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破除论文“SCI至上”:用基金来作为指标?

已有 4193 次阅读 2020-3-1 15:33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破除, 论文, SCI至上, 基金, 指标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破除论文“SCI至上”:用基金来作为指标?

        

   在我国,用各类“基金”项目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应该可以。

          

   但是,欧美等地区就不同了:他们那里基金评审的同行评议体系十分无效且不公平。

   (1)Enago英论阁,2020-01-08,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机构高层说得中肯:获得奖助就像中乐透,却没有乐透盲选省时省力公平的好处。

   目前适合的审查人越来越难求,成为同行审查制度的重大限制。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2)张章,中国科学报,2017-04-18,荷兰试点经费分配新体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58.shtm

   Scheffer和Bollen表示,目前经费竞争日益激烈,对青年学者尤为如此,而现有的同行评议体系十分无效且不公平,因为一些科学家得到大量经费,而一些人什么也没有。

   Jop de VriezeApr. With this new system, scientists never have to write a grant application again. [EB/OL], 13, 2017 , 3:00 P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4/new-system-scientists-never-have-write-grant-application-again

           

   (3)李江,2017-12-19,如果科研经费改为平均分配......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90437.html

   Vaesen, K., & Katzav, J. (2017). How much wouldeach researcher receive if competitive government research funding weredistributed equally among researchers?. PloS one, 12(9), e0183967.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83967

   近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同行评议制度表示不满。同行评议花销巨大,评议结果极不稳定,


   可怜的欧美学者!

   想想看,可怜的《山中伸弥抱怨经费不足 为发薪跑马拉松》,Brian Kobilka “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能保证funding(科研资助)每年都能顺利renew(更新)。虽然Brian现在每年都还在担心funding的问题(估计是被那几年搞怕了)”。更悲惨的是Jeffrey Hall“研究的是生物钟工作机理,他在200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几年后却因为经费短缺而被迫关闭实验室。”

参考资料:

[1] 科学网,2012-10-18,山中伸弥抱怨经费不足 为发薪跑马拉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630.shtm

[2] 杜洋,012-10-11,记我的博士后导师Brian Kobilka:当之无愧的科学英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902-621443.html

[3] 贾伟,2017-10-11,诺奖获得者的吐槽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1080133.html

[4] 刘进平,2017-10-12,2017诺奖得主 Jeffrey Hall因经费短缺关闭实验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080271.html

   对。

[5] Shinya Yamanaka,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2/yamanaka/facts/

[6] Brian K. Kobilka,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2/kobilka/facts/

[7] Jeffrey C. Hall,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7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7/hall/facts/

[8] 刘庆生,2020-03-01,学者自律是科学评价的基石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221134.html

   难的是评审专家学者的公正公平心。

推荐阅读:

[1] 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计红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2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6406.shtm

   对于追求突破性、颠覆性发现和发明的那批科学家而言,意义会更大,可以让他们从“不断追求SCI论文数量”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将取得一流的成果作为努力的方向。

   就评审的可行性而言,我建议大幅减少评审数目,通过同行评议将最杰出的一部分人区分出来就可以了。

相关链接:

[1] 2020-02-29,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03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破除“SCI至上”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214.html

上一篇: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破除论文“SCI至上”:破除“数数”量化评价是核心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6 刘炜 郑永军 许培扬 范振英 舒红 张勇斌 梁洪泽 王从彦 郁志勇 邱嘉文 孙志鸿 晏成和 宁利中 王庆浩 蔡宁 汪晓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