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科学与艺术会合的现实案例

已有 4908 次阅读 2010-9-30 17:12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某报读到转自《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一位女作家讲述了新近碰到的一段经历:母亲查出乳腺癌后,她和医生讨论手术的必要性,结果,两位医生持有不同的治疗见解。一位医生认为,生命高于一切,乳房对于老人已经失去意义,因此,切除乳房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另一位则认为,在乳腺癌早期,局部清扫一下淋巴癌细胞即可,完全不必切除乳房,因为人不仅仅要活着,更要注重生命的质量。

 

这两位医生都是女作家的朋友,他们都是想尽心尽职地为她母亲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可是所提出来的医疗方案却让她迷惑——到底该赞同哪位医生的治疗方案。不用多说,两位医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诚如该文作者所分析的那样,也许这就是医学的特殊性。任何一个医疗决策,既要考虑客观因素,又要考虑主观因素。医学的特征就是这样。通常认为,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因而可以把其研究服务对象——人体视作复杂的“机器”——是可以认识的。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个体差异”,可这种差异相对机器运转的规律而言微不足道,所以只要通过仪器对病症进行客观的检查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或采取根治手术,符合科学的要求。

 

然而,人不是机器,任何人患了重病并不意味着只能任凭医生摆布。因为许多前期征兆精密仪器不一定查得出来,病人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将直接关系到预后,更何况病者的精神状态如何对身体的康复至为关键。所以,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不幸患上顽疾即便根据检查指标非动手术不可,但是医生的权力不能大到对他们的合理诉求和主观愿望可以全然不顾。比如,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就应当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宁愿有尊严地活半年,也不愿意痛苦地躺十年;有的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多活一天是一天。在这里,病人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们都是一个个“有情感的文化人”,都希望身体尽快康复、生活幸福。

 

这么说,是否让医生为难:我是治疗疾病还是人文关怀使者?其实,二者无法截然分开。疾病生在人的身上,医生不可能只顾治病而无视病者的痛苦。医学的特殊性要求医生既要关注病情、科学诊治,还要关注病人的感受、满腔热情。诚如该文所指出的,现有三种医患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虽然目前我国的医患模式正处于第一种向第二种转变的时期,离第三种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介绍这个现实案例,倒是能让我们获得有意义的启示:当今这个时代,科学不能独断独行!

 

有人或许会说,这一案例不具普遍性。医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门类主旨是治愈疾病,医生根除乳腺癌时顾及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不务正业。此话值得商洽。任何病理变化反映的虽然只是细胞组织等机体物质的异常状况,可它毕竟发生在人的身上,是正常的生理演变来的,而其中病人的情绪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医生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曾说过:“科学家更多地诉诸理智,艺术家更多地倾注感情,而医生则要把热烈的感情和冷静的理智集于一身。”

 

无可置疑,这是科学与艺术会合的现实案例。当然,应该承认,医学活动有其特殊性:它的研究服务对象是人,治病要有精湛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当仁不让;还要与弱势病人沟通,情感关怀不可少,其他科学门类未必如此。但是,笔者以为,这个案例在科学与艺术会合方面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社会上的其他活动领域,由于无例外地都涉及到物与人的因素——尽管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所以,科学和艺术总是结伴同行,不可分离。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368551.html

上一篇:再谈“科学与艺术为何要会合?”
下一篇:“钱学森之问”有解吗?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赫英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