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国际信息哲学进入中国的头十年回顾(七)

已有 2186 次阅读 2018-7-29 11:35 |个人分类:信息哲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根据协议Luciano2008930日离境。我的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国际动态我基本摸清楚了,他的基本思路也有了个大概了解。他来中国时是副教授,我当时也是副研究员。因此,我们都还要继续奋斗。他那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牛津大学依然还是个副教授。从中国回去后,德国的巴伐利亚科学院又请他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但最终还要走一条“曲线救己”的道路,我在社科院哲学所已经熬了这么多年,但岁数却比Luciano10岁,已经没有机会给我一条像他那样的道路可走,我只能继续呆在哲学所。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个是他主编的书还没完成,一个是我在哲学所申请的6万元课题的工作尚未结项。现在该继续我自己的工作了。

 

一、

 

我没有读过高中、没有读过大学、没有读过硕士,基本都是靠自学走过来的。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和家父学习英语,当“武漂”的时候,就靠英语吃饭了,教过中学和大学的英语。后来又自学了德文、法文和西班牙文(长期不用都忘记了)。所以自学能力还是有一些。我从1975年就与人合作出版过医学方面的论文,后来又翻译出版过《术语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科学推理的逻辑》(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火药部分出版了)。来到社科院读博期间又翻译《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以及《驯服偶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等书籍。从那以后便不再做为翻译而翻译的工作了。而是做为科研而翻译工作了,将信息哲学引进中国就是一个典型。外语成为我做研究的工具,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大的转变。

 

在中科院数学物理所工作,曾自学了一些数理逻辑,由于做《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的编辑,出于工作需要也要对数学有了一点儿知识。同时对语言学理论、科学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这也是自学的好处,能多掌握点儿知识,总是用处的,艺不压身嘛。所有这些对我的哲学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不是搞理工科的料,搞人文社科更适合我。

 

写学术文章我也不憷。我没有读过硕士,但我在翻译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写过一篇“佛郎机火铳初传中国的时间考”。完全是一篇科学史的考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又对查阅和引用文献有了一定的历练。那篇文章可以说不是硕士论文,但胜过硕士论文。该文是与当时《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的商榷性文章。我将其寄到科学史所的两位朋友处请他们过目,他们一致要让我投给《自然科学史研究》。听人劝,饱一半吧。我就投了。可稿件却石沉大海,我做编辑工作,自然知道其中的妙道。既然扣住不发,连个回音都没有,原因是自明的。后来我从科学出版社的朋友那里得知,该主编曾打听过我是干什么工作的。看来他并非不在乎我那篇文章。我来北京后,见到过该主编。他连忙说你那篇文章还是要发的,要发的。我已经不搞科学史了,还发那种不招人待见的文章干什么,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没必要发了。

 

二、

 

我读博士的时候,跟导师干的课题是“信息高速公路对社会的影响”。结项后的成果一方面是为政策服务,一方面是写了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我为该书写了一章“电子出版”,当时还想就在电子出版这个方面走下去呢。毕竟我在中科院干了10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我毕业的最后半年,导师却告诉我,你的博士论文题目不能从他的课题里选。当时我还真吃了一惊,看来我果真要告别“出版”了。导师的话不无道理,我来是帮他干课题的,顺便跟他读个博士。自然不应在他的课题中选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这样也好,对我的更上一级台阶的学习能力也是个检验。

 

不能从导师的题目中选题,只有另起炉灶。时间太紧了,离毕业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要写出哲学的博士论文,对我而言还真还有点儿考验。“佛郎机”的那篇文章的成功,给了我一个启示,一定要小题大做。当年我写那篇文章时,就是个时间的考据。而我这次写博士论文,时间紧,任务重,更要小题大做了。我的那篇论文就是写information一个词,将这个词掰开揉碎了写。论文前前后后的铺垫相对容易。就这个词构成了我博士论文的主干。由于我有翻译工作的底子,有很多语种的词典和百科全书,查字典总会吧。这样还真就在不那么长的时间里将博士论文写了出来。题目是“信息化的哲学基础”,有哲学味道。估计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未必会照我这个路子走,过于繁琐。我的博士答辩顺利通过。又让我尝到小题大做的好处。

 

对我而言,来京读书是希望有个正式的学历文凭。在中国,读书主要就是为了就业,养家糊口,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所李泽厚先生讲的“吃饭哲学”,我还是赞同的。毕业后我和导师商量,我们师徒一场,我就回中科院去了。我当年来北京读书,除了历史给了我的这个机会外,还有就是我没正规的学历。现在有了,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回中科院。可导师却说,你留在社科院也不错嘛。这话意味着什么?我要把武汉的根彻底拔掉!来北京固然好,可是还是那个话,“穷搬家,富修坟”。破家值万贯,我在武汉工作生活了20多年,夫人孩子都要过来,夫人的工作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都是摆在我面前的大问题。可是考虑到导师的意见,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又进行了评估,还是认为北京比武汉好。社科院比中科院更适合我。那就咬牙跺脚将武汉的根彻底拔掉。下半生就献给社科院了。我来武汉之前,已经交给数学物理所5千元买房,参加了工资改革。可是来北京,这些都打水漂了,一切从头开始。那年我44岁。

 

博士论文毕竟是为毕业,戴帽子用的,依然粗糙得很。有许多人很快就将博士论文出书了。可我没有,要继续打磨。写那么多书谁看呢。于是闲暇时就将论文拿出来修改,来来回回差不多有10年的样子。写书挺不容易,出版商成为企业,有钱就能出书,容易得很。可问题是我没钱。那我就不去出版了,等到评职称时再出,拿来当代表作用吧。哲学所是个老单位,想拿到正高职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熬年头,年头不够,再怎么弄都是瞎折腾。而且还必须每年拿出自己的成果去“晾晒”,每到评职称的时节,明明知道自己戏,还是要去“晒成果”。万一哪年没去,就会给学术委员会留下印象。成果越来越多,年头越来越久,学术委员会成员越来越熟悉,最后根据正高的名额,才有可能评上。我记得有一年,哲学所一下子退休了7个正研,那这些指标要是留在哲学所,我早就能上正研了。其他人也认为,我没问题,因为哲学所独独就我们室没有正研。我是室主任,理应给个正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院里一下子调剂走了5个指标,哲学所就剩下2个。自己掂量一下,继续熬吧。

 

三、

 

我的身体不好,尽量不去做大的折腾。老老实实做学问,也是不错的选择。数学家一张纸一支笔就能做研究,哲学家也同样。哲学所没必要朝九晚五上班,更给我创造了做学问的条件。我就在2007年将这部书在金城出版社出版了,用在职称评定上。哲学所2003年给我的6万元课题费,有4万元花在了出书上!最终这本修改了10年博士论文于2007年出版,书名是《信息哲学探源》。大概哲学所看到我这么大年纪还没有个正研身份,现在有了部像样的专著,我于2008年被评上正研。从那以后,我就不再为职称的事情困扰了。Luciano在牛津大学当正教授难,毕竟他年轻采取了“曲线救己”。而我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年龄大,只能熬了,现在终于熬到头了。

 

哲学所下属的科研处和哲学系是一个办公室两块牌子,在哲学所称科研处,对研究生院则叫哲学系。外面人想报考社科院的硕士或博士(以前不招本科生,现在可以了),就到研究生院哲学系报名。我们研究室有博士点,要想保住博士点,至少有两名博士生导师。我是学位委员会委员,对博士点有发言权。当我评上正研后,就面临评博导的问题。此前由于我室的博导都退休了,博导也就“外包”给其他研究室,譬如说,以前我室老主任的一位学生,留在伦理室,那么就“外包”给她一个。还有一个就一直空着。我评上正研,按理说也该上博导了。可研究生院突然下个文,19549月以后出生的可以当博导,以前的不行。我恰恰是19547月的,不能当博导。说实在的,我对是否能当博导真是不在乎。太难了,尤其是现在的博士那么多。你带博士,一没课题,二无资源,招个博士不是坑人嘛。

 

但作为研究室主任,我还是要对保住我室博士点儿负责啊。正好伦理室的另一位同事找到我,希望我为他上博导说句话。于是,我在会上就说,一个博士点儿要两个博导。我们室一直就一个,上面没查下来,敷衍着还行。万一查下来,把我们室的博士点取消了,那可就是我们所的责任了。我说完这话,学位委员会的人都没吭声。最后投票,全票投给了伦理室的那位同事。保住我室博士点成功了。到了换届,竞聘上岗。我没有参加竞聘。所领导还怕我想不通,来做我的思想工作。我说我没什么想不通,让年富力强的同志干,总比我这个“维持会长”强吧。我能够善始善终,也就可以了。最后所里又给了我6万元,让我继续研究信息哲学,这不挺好?从2002年接手哲学所科技室的工作,到2009年我退出室主任的岗位。我把信息哲学引入中国,难道还不满足?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我当室主任是由于人才青黄不接。否则轮不到我,比我能力强的人太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126481.html

上一篇:国际信息哲学进入中国的头十年回顾(六)
下一篇:国际信息哲学进入中国的头十年回顾(八)
收藏 IP: 221.216.126.*| 热度|

3 宁利中 武夷山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