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l

博文

地震前有宏观异常 ??? 地震哨兵 (上)

已有 3317 次阅读 2013-9-2 23: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08年5.12之后我们走访了龙门山地震带及云、贵等地区寻找在地震前是否有地震前兆或明显的异常物理变化事件及数据。

转转经人介绍见到了地震哨兵潘正权,笫一次见到他时,给我感觉就是个标准的四川汉子,个子不高,直爽好客,我当时就有些好奇就问他为什么你的网名叫哨兵,潘正权是位非常热爱地震防灾事业的好同志,就是要为当地地震事业站好每一天岗,放好每一天哨。我拿着国家的工资要对得起国家及人民。以下这些是他收集到的地震前的宏观异常资料。

 广汉高拱桥村村民用井水洗茶杯后,水竟变成蓝色 四川新闻网 2008-2-15 12:52:32

广汉市高坪镇高拱桥村村民卢玉友家中意外发现用井水洗茶杯后,水竟变成蓝色,或加一滴茶水,井水顿时变成深蓝色。附近又没有化工、造纸一类污染企业。该村20多户人家的钢管井水,作同样“加茶水”试验,井水均变成深蓝或黑褐色。为避开污染层,不少村民将井打到8到12米深,但滴点茶水,井水仍马上变色。

 井水沾茶变色 新津县文井乡张场社区不少居民利用茶叶对自家井水进行“检测”后,惊恐地发现“井水出了问题”;实验:摆上两个干净碗,一碗放入自家的井水,一碗倒入桶装纯净水,将等量的茶叶分别放入两碗水。过程:一分钟后,放入茶叶的井水逐渐开始变黑,颜色越来越深,放入茶叶的纯净水一直没有变化。

 

 关于什邡市马井镇万春社区居民家中井水变色变味的考察

      2008 318日接什邡市防震减灾局电话报告:什邡市马井镇万春社区部份居民家中井深5米左右的压水井自去 12 份后,井水味道出现有青霉素味(将井水烧开后味更浓)。

  什邡市隐丰镇湔江村村民家中井水变色变味的考察

2008321日上午又接到什邡市防震减灾局电话报告:什邡市隐丰镇湔江2组、(东经104°06',北纬(31°04'6组部份村民家中井水出现有青霉素味。

 

现场考察情况:

 

考察组在什邡市马井镇万春社区(东经104°07‘,北纬(31°03’),现场看了五口压水井,在什邡市隐丰镇湔江村2组(东经104°06‘,北纬(31°04’),到村民钟思民、张叶秀、肖义贵、雷国清、雷国华察看,家中共看了三口井深5米左右的压水井。现场压出的水无色但稍等一会水色略带黑黄色,水面上有较明显的漂浮物,加入后变成深咖啡色。

 

 

 

通过分析认为是:

   什邡—新场隐伏断裂带通过该区域,什邡—新场隐伏断裂带始于彭县罗万,经什邡隐丰、两路口、德阳新场,止于绵竹观鱼附近。断裂带走向北55°东,倾向北西,上盘向南东逆冲。此次出现的异常水井均分布在该断裂带附近。该断裂带自 2007年9月以来小震活动有所增加。2008年1月在该断裂带连续发生了1.5—2.0小震5次。

 

      我们认为是隐伏断裂活动引起地下物质上逸,致使井水变色变味,属于地震宏观异常,将继续跟踪监测。

2008年3月22日什邡市防震减灾局又接到马井镇助理员报告,该场镇原老菜市居民家的压水井出现相同现象。

     汶川地震后,潘正权作为特邀代表。他的调查与众不同,走路,从汶川走到北川,每天走几个县,他们收集了上千个宏观异常及数据.

  这才发现有大量的宏观异常,而且是必震信息,但震前报不上来,当时没有人重视。“震前牦牛不上山。山上野鸡满山飞,震前鸭子不下河。震前鸡跑到树上睡。”有个绵竹人雷新和,99年经历过地震,地震前几分钟,鱼拼命往外跳,跳了二百多斤出来落到稻子上,忙着去逮,就在那同样的地方,三十九号径,又出现这种情况,汶川地震十二号当天下午二点多,地震前几分钟,雷兴和他就喊,鱼又跳了,要地震罗,他们八十多口人全跑出来。房子倒完,一个人没死。汉旺林业局木材管理站站长,他在李县干了八年地震监测。发现地震前几天蚂蚁搬家,黄蚂蚁一股一股往前冲。第二,是当天上午,看到一条大蛇,平时是看不到的。陪客人喝酒,打麻将,说狗是怎么回事,狗老是刨坑坑,乡村说狗刨坑坑就要死人。这个同志想到了,他说以前地震也经历过,他想会不会是地震喔,他想给地震办报告,可是我报了,没震咋负责任,迟疑了,地震了,把他从屋里摔出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3667-721850.html

上一篇:福建省是中国地震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可能性
下一篇:今早福建莆田仙游县4.8级地震 这次平安龙监测仪没能成功预警
收藏 IP: 116.77.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