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集群化: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路径
热度 8 李侠 2022-11-17 14:11
集群化 :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路径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摘要 : 根据基础研究投入与 GDP 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基础研究的产出严重不足,整体基础研究能力孱弱。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快速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个 ...
7084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8
借导师心机巧用 露马脚答辩翻车
热度 5 王海燕 2022-11-15 21:37
(虚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青年人才计划申请时间就要截止了,叶瑠子还在发愁,找谁写推荐信呢? 叶瑠子回国有半年多了。她后悔没在回国前提交申请,回来后再申,显然是有点被动。但是没办法,时间真是不凑巧。在乌斯特理工大学的时间就那么两年。要延长也不太可能,老板说钱没有了,要等他另一个项目下来,需 ...
402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学习观浅思
热度 1 杨光 2022-10-24 12:36
01 学习观 什么是学习? 通俗理解:学习就是获得新知识,提升新能力。 新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用于描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世界的样子,通常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比如: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千字文》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千字文》 另一类知识 ...
8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杂说“科”
热度 3 冯大诚 2022-10-21 08:22
杂说“科” 在科学网上说科似乎有点“小儿科”。不过科学是要追根问底的,就拿小儿“科”来说,为什么称科?推而广之,这内科、外科、学科之类的为什么称“科”?这些科与庄稼(禾)和量具(斗)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好像值得说几句。 科字,从禾从斗。这是一个会意字,禾表示谷物,量具斗表示量,谷物得到量度, ...
7959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研究的多样性很重要
热度 4 俞立平 2022-10-18 11:03
大凡研究,肯定有热点,在人文社科领域,热点的地位更加重要,如果过分强调热点,就会导致研究的多样性不够,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第一,热点的产生,许多也是研究多样性的结果,当初不是热点,后来慢慢成了热点。 第二,任何热点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样性的思维,多样性的研究,为热点而热点,为问题而问 ...
6694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蕾切尔.卡逊对M. C. 埃歇尔的影响
热度 3 武夷山 2022-10-12 07:30
蕾切尔.卡逊对M. C. 埃歇尔的影响 武夷山 蕾切尔.卡逊(1907-1964)是名著《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唤醒了人类生态意识的美国思想家;M. C. 埃歇尔(1898-1972)是荷兰著名画家,是很多科学家欣赏的画家。前者对后者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保加利亚裔女学者Maria Popova在其个人网站The Marginalian上撰文: M. ...
4974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从话剧“年青一代”到“大地之光” ——看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文化传承
刘庆生 2022-10-10 07:28
从话剧“年青一代”到“大地之光” ——看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文化传承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最近为了配合学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我完成了一篇回忆文章《大学校长楷模—我敬佩的高元贵院长》,文章依据我收集采访一些学校老教师回忆与高元贵院长交往的相关素材, ...
66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文社科硕士如何顺利毕业
俞立平 2022-10-9 16:56
每年都有一定比例人文社科硕士生不能顺利毕业,这个问题需要关注,学生不能毕业,学生麻烦、老师麻烦,学校麻烦,没人开心。 从毕业的最低要求来讲,这已经是难以高大上的问题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往往是学习不努力,平时分心过多,主要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但也有少数情况下是“好孩子”不能按时毕业,这 ...
52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杂说“感”和“冒”
热度 4 冯大诚 2022-10-9 08:28
杂说“感”和“冒” 大概所有的成年人都不止一次地感冒过。感冒的时候,如果不吃抗组胺药一类的药,总是会有两天眼泪哗哗,鼻涕滴答,很是一番狼狈相。吃了药,也还是会有些症状,不过减轻一点。 感冒分成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虽然都称感冒,都是却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所引起的。 引起普通 ...
50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艺术史一撇
吕乃基 2022-9-30 09:26
吕乃基 笔者已经上传了 知识 之 树( 1) 、 知识之树( 2) 相对而言较为抽象,此文既可作为一个案例,也可以反过来加深对知识之树的理解。 沿长江、黄河溯流而上,追寻它们的源头,越往前行,发现它们原是潺潺溪水,涓涓细流,以至于滴滴水珠。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著名的《伏尔塔瓦 ...
4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