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晴朗了一天的华北大地,傍晚十分,突然狂风骤起,黑云压城,从北到南,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席卷了京城以及周边一些地方,仿佛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了灾难即将来临的年代。老天的心思真的不太好琢磨,也许它是想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40年前的灾难,为了纪念那24万无法让人忘却的亡灵,老天也为之动容。
如今70后、80后、90后的人,对于40年前那场灾难,也许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7••28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作为唐山的近邻,面对那样一场灾难,经历过的首都人民,同样在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76年,我刚过16岁,度过了初三年级的上半学期(那时还是寒假升学),刚刚放暑假。像今天的北京一样,天气闷热难耐,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风扇,反正大家习惯了,在街上乘凉聊天到很晚,回家很快进入梦香。
家住距东四十字路口最近的一个小院的外侧,接近凌晨四点,剧烈的晃动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本能让我们顾不上穿好衣服,迅速冲向室外,冲向十字路口马路中央那块远离房子的地方躲避。
身后,是院子横梁上方滚落的砖块,我们居住房子上方的阁楼也开始塌陷,不时有砖块掉落。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匆忙。马路中央,人越聚越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知道这突发的灾难来自何方......恐慌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脸上。稍微平静一些,大家以很快的速度回家穿好衣服,拿了必须的生活用品,不敢久留,又回到街上。
直到天亮以后听收音机,才知道河北唐山附近发生了很严重的地震灾害,具体情况不清。首都还好,似乎没有严重的伤亡,只是街上偶或看到受轻伤的人。
很快,我们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抗震救灾生涯,由于传言近期还将有更大的地震,多数人都不敢回到室内睡觉,当然,也有少数胆大的。期间,我们还睡过床铺下面,那滋味,太难过了。
首都有首都的优势,物资充足,大家很快通过工作单位或街道等渠道,有秩序地领到了木头、油毡等抗震物资,开始在路边空地搭建简易抗震棚。记得头两天,我们是几家人合住在一个地震棚,中间就用塑料布简单隔一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混居,非常时期,大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简单的棚子挡不住风雨, 外边下大雨,棚子里下小雨, 衣被全是湿的,长夜难眠。
震后,信息不确定,谣言漫天飞,口口相传,记得有传言说29日晚上八点左右有大震,恰逢天降大雨,大家谁也不敢进屋,就站在大雨中,等着,浑身湿透......有点惨.
很快,各家各户都在马路边搭起了地震棚, 有简单有复杂, 从地震棚搭建的状况, 大致可以看出各家的实力。平时孤儿寡母的我们,原本生活很艰难,幸好地震时赶上家里唯一的男孩大哥从陕西回京探亲,加上大哥同学的帮助,总算搭起了能遮风挡雨的抗震棚。
渐渐地,我们逐渐习惯了在抗震棚里的生活。16岁的年龄,已经过了疯跑玩耍的年纪,开始认真读书,思考人生。我们在地震棚里,抄写了当时还视作大毒草的曹禺的名作《雷雨》,被主人公们的命运所深深震撼;1976年,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工具就是收音机,在地震棚里,我甚至跟着收音机学起了日语。1976年,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那么大的灾难,心中仍然充满着希望,感觉天就要亮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准备面对光明的未来。
经历了一个多月住抗震棚的生活,开学了,我们听说了高一学兄姐们在唐山陡河电站学工劳动期间,经历大地震,大难不死,并勇敢参与救灾的英雄壮举;想想我们一个月前,刚从那里回京,没有赶上大地震,有多么幸运。40年过去了,同学每每出差路过唐山,都要专门去陡河电站去看一眼,回首往事,恍若昨日。
40年前的7••28,无法忘却的记忆,不应忘记的灾难。我们生活在这个行星,可以上天入海,整出很多惊天动地之事,至今却无法掌握地壳活动的确切规律,地震灾害,基本处于不可预测的状况。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我们只有在心中默默祈祷,让灾难来得少一些,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学习更多应对灾难的能力。
庆幸我们平安地活着,应该珍惜每一天的时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