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按:本文作者为李永泰先生(图书馆学家李小缘先生长子),写于2002年5月。
(一)
某日,一位图书馆学教授对我讲,现在一些学者说:“令尊大人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理论仍很先进,并没有过时。”这一句话,使我想了多日,是这样的情况吗?为什么?
我回想起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我国一批图书馆学界的先驱,他们包括李小缘、袁同礼、洪范五、戴志骞、杜定友、刘国钧等,为了改变中国教育事业的落后,从一个新的侧面----图书馆事业加以推动发展,掀起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图书馆运动,这对于落后的旧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霖,其影响也非常深远。其中,李小缘先生的才华、学识及远见展现的最为完整。
从宣传图书馆学的新理论和新观念,到开办图书馆学系培育人才; 从全国图书馆计划的制订和推动,到图书馆以及相关的出版、检索、保存、交流的法规的建立; 从样版图书馆的建设到掀起读书月活动等方方面面,慎思励行,气势非凡,连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刊物都惊呼“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会迎头赶上美国”。这个“图书馆运动”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份,而其活动的中心就在南京。时隔七十年,我们再看看当时提出的一些认识和考虑,仍感新鲜。如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好书,图书馆目的是“启民智、伸民权、利民生”,“图书馆不是藏书楼”,“图书馆是民众终生教育的场所”,“图书馆即是教育”,“图书馆是信息(Information)的总机关”和“获得知识唯一可靠源泉”……。
(二)
尽管目前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送更为大量而快捷,但图书馆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而这些原理,应在新的情况下,再加以提倡发扬,才能使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从而配合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才能使我泱泱大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席地位。其实目前经济大发展,其中就应包涵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图书馆事业,实是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我无意于在此大谈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因为这应该是早有定论的。
我有幸也参加到图书馆事业的行列中来,在东南大学办了一个“国鼎图书室”,以配合经济学研究,此期间,我接触到校内外、本地外地许多图书馆界人士,也参观了许多图书馆,但我从所得到的情况中,感到的确有一丝悲哀。
据报载,南京六合区某乡村的干部,“集资建土地庙”,而没有想到把钱用来盖图书馆(1934年李小缘就曾呼吁,盖图书馆以取代土地庙),一些干部仍处于知识愚昧阶段; 一些市县,拿不出一两个像样的图书馆来,区级图书馆更不用谈(有的只是文化馆阅览室又渐渐变的没有了),有的市级图书馆连找个扩建的地方都没有办法(李小缘力主,图书馆应设在城市或社区交通方便处,借书还书应如妇女上街买菜一样方便); 报载有一图书馆,系捐赠而建立,但缺乏经费,管理不善,后来便不了了之,把书分送出去或论斤卖“纸”(李小缘讲过,图书馆是民众获得知识的最可靠源泉,但一定要管理好。他又说过,一个图书馆的经费,购书费只占一部份,甚至是很小的一部份,而维持费往往会占很大比重)。
再从图书馆内部管理来看。常见到图书馆内声音噪杂,原来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大声喧哗或交谈,全然不理会这里是个求知的殿堂。若问何谓采访部,答曰采购书籍的部门,并不知“访”为何意(要知道,有许多好书的线索要通过访问才知道,才能购到);寄来的小册子,不知作何用?对赠书一律不登记,不入帐册!我们常向一些机关赠书,但机关里一般最多只有资料室,很难保存使用,以致于我们不太愿意向机关赠书。
大学图书馆在条例中定义为“学术性机关”,这是李小缘先生一再坚持提出的(他做馆长,实际上是在做“咨询馆长”,要为学者们提供高级的咨询服务),但现在有多少人能理解大学图书馆是学术性机关的意义?我还见到一些大学,并不着力加强图书馆总馆的建设,而是把总馆的图书化整为零,每个院系各办一个图书馆,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份利用。我有一次在图书馆买旧书,发现一本《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献,该馆认为该校不研究历史,因而断然处理掉,他们没想到这种图书资源应转送相关图书馆保存。小缘先生还提倡大图书馆概念,它应含情报、档案、博物等综合功能,但现时的大图书馆,有几个能有这样的气派和作为,他们或分而治之,或不能兼容共享,资源流失。
图书馆应按功能分类,不同的图书馆应有不同的功能和重点,如市级图书馆,应有搜集保存本市文献的重大责任,这种责任要靠长期不懈地积累,而非一日之功,急功近利者是不愿下此功夫的,以至许多文献失落,李小缘先生一再告诫“文献不足征”这一现象,即已出现过的文献,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必须对有关历史文献高度重视,而现在有的城市图书馆,热衷于上网挣钱拼老本,若有两本,便拆掉一本录制,若只有一本呢?命运岌岌可危。
对于读者来说,是否人人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许多大学已开设文献利用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在查找方法方面颇有长进。但如何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引导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仍是一个社会课题。
还有,金陵图书馆将迁至江边,远离市中心,这种决策,是成心不让读者去吧!太没有眼光了。
(三)
且例举以上各种现象,也许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不如人意的现象,可谓一言难尽,我不得不呼吁,不能正确认识图书馆是一个民族很大的失落,希望引起国人的重视。
我以为:
1、应重新认识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图书馆的启民智功能具有永恒性,是一项没有终结的事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它是一项经济的文化事业。要发展经济,应同步发展文化事业,而发展文化事业,就少不了发展图书馆事业。另一层意思是图书馆是最经济的文化事业,一本书可多人多次利用,是最经济不过的了,图书馆学的本意之一就是图书经济学。这些观念应该大力提倡推广,是否在新的世纪再掀起一场新的图书馆运动,把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推向一个更高层次,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它的意义决不下于建设体育设施、文娱设施、交通设施,特别在城市建设中和社区建设中,它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
2、重视图书馆不单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同时应十分重视管理。没有良好的管理就等于毁了它的自身。国家有关部门曾提出全国每个县(应当包括每个市的区)都应有个图书馆,除硬件建设要有计划地进行外,软件建设也应有计划,如配以经过专门训练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长期经常经费怎样落实,内部管理应如何要求等等,似应有一个《图书馆法》来作指导,图书馆应有法律上的保证,并纳入法制轨道之下。
3、图书馆事业的群众参与,这应分几个层次来说。一个层次是读者群,我国有亿万群众,包括少年儿童到老人,应培养读书爱书的习惯,以读书为终生之需、之乐、之业。爱书,还要讲读书之道德,拒坏书,爱惜书,还应包括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不要剽窃别作品等。另一个层次是捐书、赠书,支持图书馆事业,捐书赠书应首先捐赠给图书馆,常有这样的捐赠图书活动,即到一个地方,发给参与者每人一本或一套,这种做法实有哗众取宠之嫌,应当是捐赠给图书馆,让更多的人去利用才是应倡之风,应行之道。再一个层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提倡服务贡献精神,图书馆人员应把读者作为上帝,图书馆人员也要学习,但学习首先是为了读者的学习,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他们是能否办好图书馆的关键角色。(写于2002/5/1,录自李永泰: 《八十回眸》,2015年自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