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LIGO即使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波它也决不是引力波

已有 5230 次阅读 2016-2-12 13:27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IGO即使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波它也决不是引力波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2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宣布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那么,是否确实存在引力波?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波是否引力波?能否在提高探测灵敏度就能观测到?

这就须从各种波的实质、性质、及其产生的机理来分析。

本文具体分析:即使LIGO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波,它也决不是引力波。

关键词:黑洞合并产生的波,引力波

1.什么是“波”?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学”,已具体证明:实际上,一切的波都只是大量粒子的两种表现:

(1)  大量粒子的集体震荡,例如:各种物体分子的集体震荡。水波就是实例。

(2)  大量粒子的时空统计结果,例如:各种大量微观粒子的时空相宇统计结果。

特别是,静止质量m0=0,的两类粒子,即大量光子和声子的时空相宇

统计结果,就是,也才是,光波和声波。

   这种静止质量m0=0,的粒子,只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粒子有不同的能级时,才会产生。

当电中性粒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例如:各种原子、分子以及各种电中

性的基本粒子,在弹性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能级的跃迁,而相应发出的声子;

当带电粒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例如:各种原子的各外层电子,在相应

电磁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能级的跃迁,以及各种电子,中微子,介子、超子、核子,在强力或弱力作用下,由激发态向非激发态的转变,引起由静止质量表达的结合能改变,而相应发出的光子。

当物体吸收声子,相应的中性粒子就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当物体吸收光子,相应的带电粒子就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2.引力作用下,彼此围绕运动的物体,不能同时存在不同能态,不能产生引力子、引力波

引力却不能形成,同时存在的不同能态,例如:

各行星主要受其恒星引力作用下,所谓“双中子星”,也主要由2星相互的引力作用下的运动,它们即使因摩擦产生热能损耗,运动轨道发生变化,也不会同时存在不同能态。

即使,探月的人造卫星,在主要受地球引力作用,围绕地球运动时,和因其所带火箭附加的动能,而转变为主要受月球引力作用,围绕月运动时,乃至因其所带火箭附加的反向动能而逐渐降落月面,的所有过程,也都是始终保持其动能(包括其所带火箭附加的动能,和行进过程中与太空粒子摩擦产生的热能)加位能不变的轨道运动。都不能同时存在不同能态。

因而,以上各种情况,引力都不可能产生静止质量m0=0,的任何粒子,不可能产生所谓“引力子”,也就是不可能有由大量引力子时空相宇统计结果的“引力波”。

 

3.黑洞合并产生的波也也决不是引力波。

  黑洞会因其巨大质量间的强大引力,而发生“接近”。

如果仅是引力的作用,也只能是引起“带有热能的碰撞”,而不可能同时存在不同能态,和产生静止质量m0=0,的任何粒子。不可能产生所谓“引力子”,也就是不可能有由大量引力子时空相宇统计结果的“引力波”。

但是,黑洞碰撞后,它们的各种基本粒子,就会强力对撞,而在强力和弱力的作用下,造成大量基本粒子的演变形成由激发态向非激发态的转变,引起由静止质量表达的结合能改变,而相应发出大量光子,而由大量光子时空相宇统计结果的“光波”。

它们当然也不是所谓“引力波”。

4.参考文献:

[1]《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吴中祥博士菀出版社 200411

[2]http://www.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955750.html

上一篇:创新纠正、弥补现有物理、数学理论的错误、不足(14)
下一篇:根本不可能有引力波,LIGO声称探测到,却引来一阵疯狂
收藏 IP: 123.123.248.*| 热度|

5 邱嘉文 吕洪波 biofans xiangming57 N2N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