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事实、噱头,还是另有所图?

已有 5275 次阅读 2016-1-26 09:48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德国, 美国, 第四次工业革命

吕乃基

其一。

有人认为,德国提出“工业4.0”,并将其等同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于高端与美国抗衡,于低端打压中国(中国现已与德国合作),最终在于由德国制定标准。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29170.html#attach_image

眼下,CPU、操作系统、软件以及云计算等网络平台几乎都由美国掌控霸权。美国利用互联网优势,在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等口号下全面进军、渗透、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近年来,谷歌进军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亚马逊进入手机终端,实施无人机配送商品……美国互联网巨头正在从“信息”领域进入“物理”领域,对传统制造业的“破坏”只是时间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强调信息物理网络CPS,通过传感器物联网连接物理世界,将网络世界的高级计算能力运用于现实世界,实现智能工厂,以在生产制造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都经由传感器采集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以阻止谷歌等由虚驭实造成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制造业将不再是制造业。所以,工业4.0希望“以实用虚”,以CPS升级智能工厂中的生产设备,使之获得智能,使工厂成为实现自律分散型系统的智能工厂,而云计算不过是制造业的使用工具,不会成为掌控生产制造的中枢。

默克尔认为,德国可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这些标准。毫无疑问,谷歌研发自动驾驶,与传统车企研发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会大不相同。虚实双方,一旦一方成功,另一方也就只能被动按先行者的标准执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再看低端。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Reinhold Festge2014年6月24日在日本东京称,日本和德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为确保长期发展和经济上的成功进行深入合作,尤其在有交叉的一些产品领域,两国应该携手面对中国的挑战。

眼下,中国已经与德国联手,这无疑将有助于德国实现其战略设想,不知是否同时也能够助推中国制造2025?

其二。

不少资料仅仅把“工业4.0”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认为后者还包括生物技术、材料技术、新能源、航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以及把“绿色”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称之为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污染排放,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进而与生态资本(生态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总量、环境质量与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以及能为未来产出使用价值的潜力等内容)相关要素的“全面脱钩”,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等。第二步则是尽早达到各类资源使用的“峰值”,接着就能促进其出现下降,从而实现生态资本要素的“盈余”。

这里所说到的技术,眼下没有一项取得突破;而所谓“绿色”,与其说是“工业革命”,不如说是观念的革命,属于新发展观,不是新的技术,而是对新技术的期盼。

其三。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都有其标志性的突破技术,分别是蒸汽机、电力与电机,以及IT。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相应的“标志性”技术吗?当下的状况更像是IT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各种传统技术的结合,继而全面渗透到制造企业的运行及其商业模式,以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施瓦布本人在一次谈话中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理解为基于技术组合的创新。当然,“组合”、“集成”也是创新,但毕竟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企业、社会和公众的种种影响,在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可以说几乎施瓦布所说的所有这些影响都已经分别有人说过,而且或许说的更细更深更具体。

眼下所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一二三次工业革命,集中于单项或某类技术突破,还是广泛展开的集成创新?这一点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

如果是前者,那就很可能确实如博主在“三问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所引申之观点,中国大致沿由下而上的路径,跟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后面在金字塔上攀登。然而,如果是多点广泛展开,中国也会发现或酝酿既适合国情,又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或其中之一的点、线,甚至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走出自己的路,并在这条路上制定规则。或许,更大的可能是上述二者的结合,在跟随之时不忘创新,随时发现新的机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952534.html

上一篇:三问“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
下一篇:“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收藏 IP: 101.229.130.*| 热度|

4 吕喆 陈楷翰 武夷山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