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水火沙的物流世界

已有 5568 次阅读 2016-1-1 00:0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物流

1 引言

简单来看,消防体系就是一个专用的灭火剂物流体系,同时对速度和数量都有急迫的要求,综合体现为效率,如果实际应用中还有不太给力的情况,则说明这个体系运转的效率还有改善空间,假如站在物流运输的角度来审视整个消防救援流程,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2 物流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2.1被运送的物资选择

选用什么样的灭火剂,将直接影响输送效率,因为灭火剂会牵涉到仓储、容器、包装、管道、动力、信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极大地制约速度,因此,灭火剂的综合物理特性决定了运输过程中的难易程度,也就决定了灭火效率,如果每次都要进行长距离运输,毫无疑问将面临许多变数,所以最好是提前运送至目的地附近储存备用。

2.2启动及投送方式

     灭火剂分为固、液、气三种形态,运抵现场之后,与起火点毕竟还有一段距离,要靠动力进行投送和释放,例如水压或是靠气体自身压力驱动,除了灭火效能,投放灭火剂的“力”是灭火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3 消防用水过程分析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长期对技术选择的结果,水依然是当下用得最多的一类灭火剂,但随着火灾形态及发展速度的不断演化,使用水的短板也开始逐渐显现:

a.固定及流动供水系统

      建筑内的消防水系统由若干子系统和操作环节构成,要想让附近管网和蓄水池里的水招之即来,关键时候就得确保每一个机械部件或电器元件都能顺利启动,对操控人员的准确响应也有相应要求,然而面对一个尘封多年的水系统及动力系统,每次都能做到快速启用的比例不甚乐观,相当部分的场所尚不具备这样的系统。

流动运送水,需要大容量的水罐(消防车),到达现场需要临时架设管道(水带),整个过程都要耗费一定时间和体力,如遇道路堵塞或是距离起火点较远,这一时间还会延长,也就意味着火灾损失持续扩大。

对于高层建筑及地下工程,在紧急混沌、瞬息万变的火场中,临时向上向下进行供水更是困难重重。

b.天寒地冻,呵气成冰的气候条件下,或导致水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情形下,由于可燃物禁忌(油、高压电器、特殊化学品),又不能用水。

c.实际操作中,不可能保证精确喷洒,为了防止蔓延和复燃,往往会用水将相关区域也进行覆盖,火虽然是灭掉了,但这样的结果实际比火烧过也好不了多少。

由于输送过程和具体环节的阻碍,导致供水效率不稳定,对于减少总体火灾损失的实际效果比预想的至少打了八折,也就形成了目前所看到参差不齐的火灾格局和态势,关键问题也许不在于水自身,而在于整个输送流程:输送环节耗时越多,火燃得越大;火燃得越大,就需要输送更多的灭火剂,形成恶性循环

4 影响灭火效率的根本原因

几乎任何一种灭火剂都有其独特的灭火优势,差别则在于仓储、物流、投送环节中的表现,扑救效果最终不理想,这既是灭火剂的原因,又不是灭火剂的原因。

在工程实践中,灭火剂的选用,除了考虑其灭火效能,还必须充分兼顾其在物流诸环节中的便利性,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综合平衡,以实现投送效率最大化,否则,即使灭火性能再好,置身于分秒必争的大背景下,仍然只如同画饼充饥。

5 提高输送效率的讨论

当然除了水之外,还会有一部分灭火剂,单项指标看起来的确比较优越,然而相应带来的其它问题,如经济性、长效性、便利性、安全性等等,也许其中一项就会被市场否定,至少是难以广泛应用。

水之所以被大规模沿用至今,无以替代,在于其天然原始,简单原始的技术受到的内因和外因干扰更少,因而更快捷可靠,作为安全装置和器具来讲,特别是针对需要广泛应用的灭火技术,尤其需要这种“原始性”,因为复杂所附带的哪怕一丁点儿的不可靠和操作麻烦,都意味着时间的延迟并付出相应代价。

把同样古老的沙子放入这个特殊的物流体系中来看,以塑料膜为包装提前存储备用,则完全绕开了关于仓储管理、物流运输和投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不便,在其它灭火剂未运抵现场之前迅速构建起第一道屏障,最简化及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加快了投送频率,因而使得这一体系效率大增,在面对火灾时,通过沙与水携手,互为补充,足以构筑起一道更为强大稳固的安全防线,水、火、沙在特定场景下的有序流动也将由此构成一个特殊的物流世界。

表1 沙袋提升物流效率解析:

环节

具体表现

实际效果

仓储

占地空间少,管理简洁明了,化整为零、隐于无形,关键时积沙成塔、快速汇集,成本低廉,数量得到保障,永不失效。

避免带压力存储,杜绝了跑、冒、滴、漏,真正零维护,避免误启动及危害,彻底摆脱了对动力系统的依赖。

运输

缩短灭火剂与起火点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无需借助承载工具、容器或管道。

节省出大量时间和人力,第一现场有限的时间人力资源效益发挥最大化,简化火场信息传递并发挥出个人主观能动性,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来确保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

投送

包装重量几乎为零,借助于火焰“撕开”,仅需反复抛投,灭火剂一步到位,应用场所几乎不受限制。

54秒视频:关于火灾,你能接受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947250.html

上一篇:登上高坡看大海,请上科学网
下一篇:中国古代安全科学缺什么
收藏 IP: 110.184.241.*| 热度|

7 葛维亚 赵建民 麻庭光 王秉 杨正瓴 dulizhi95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