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heli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helijian

博文

行走在制度的边缘 精选

已有 7212 次阅读 2015-10-17 09:56 |个人分类:教学相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回复《教学改革的视角》一文中的评论时,起了写本文的念头。结合自己的体会,有多少老师改革中受挫受伤,又有多少人因此而选择了不去主动改革。

  我的工作经历主要是在一线教师岗位上,不长的行政管理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普通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制度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太好。或者说,这直接决定了一些改革不能顺利进行。我逃离管理岗位回到一线,并且回归之日就是想将作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改革做得比做教学管理干部更犀利,并且,我隐约觉得自己的经历,能让自己处理好与制度的关系了。

  我思考问题的方式中,总是向谁说话,就说谁的问题。所以,下面的文字中,只说老师的问题,不说制度的问题。这不是说制度没有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可能更大,还要加上有些执行制度的人的问题。所以,本文的读者如果是来求安慰的,视而不见好了。如果想找到自己改革受挫原因,以及寻找怎样能将事情做好的,继续看下去,并给出批评指正。不要求所有老师都这样,愿者自来。

  制度是现代组织机构赖以顺畅运作的基础。这一点必须坚持,无论现行的制度是否合理。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教学规定、纪律是制度,各专业的教学大纲也是制度。制度不合理,有约定好的修订机制,要按制度要求修订制度。改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引领,也有自下而上的推动。我着眼的是后者。

  改革实际上就是对于制度的否定。否定不是说对错,不必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层面。让一件事情变得更好,就是要合理掌握维持制度和否定制度的关系。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制度起的作用不一样。作为管理者,看到的是制度使如此众多的个体能够有序的开展各项活动,而作为教师,一方面享受制度带来的有序,另一方面,也会面临想突破制度的愿望——改革就是这样发生的。

  行走在制度的边缘,意味着制度中最核心的、底线一级的不可动摇,例如教师旷课等。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制度(同行们对于阅读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大多不认真),才能用好制度,让其成了为自己的服务的工具。制度是死的,于是制度外,全是我们工作的空间,制度说得不清楚的,可以放手做,这也是我放弃管理岗位而回归一线的原因之一。制度对管理人员(准确地说是自觉按制度要求做事的管理者)的约束更大。制度是人定的,是由人执行的,所以也是活的。面临制度制约时,提前沟通很重要,走制度规定的正常程序,与制度不符合的事情也可以做。说实话,有些一刀切的制度我没有执行,但能说出个道道,死皮赖脸地活着,能交待了自己,知道对得起这份薪水、这个岗位了,反倒是坚决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出了特色。

  下面,举我近几年做过的几件事当作案例。

  案例1:课外加机时

  2011年,转教《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以充足的实践获得真正的自知,障碍是上机时间太少。为学生写出了详尽的指导,要落实每周课外投入学习4小时。这是教学制度、大纲外的内容,自由做。但发现课外机时不能落实,找学校、找学院,几经努力,学院的机房答应为我的学生定点开放,但要保证上机的秩序和纪律,最好是有辅导。我作辅导算本份,却更多是义务付出,同时指定了当时与我一起组织学生专业学习社团的高年级学生帮忙,我也不必紧张到每时每刻都得盯着。

  案例2:科技文献博览课程的灵活考核

  在《科技文献博览》课程的教学任务时,确定学生能够完成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即达到目标,最后没有考核环节,就以平时的课堂记录,以及课程进展中学生写的报告、做过的演示作为依据。这件事没有和任何领导打过招呼,但我留存了教学记录、学生报告、个别学生主导的课堂活动录像备查。这样处理,细对《关于考试工作的若干规定》,有些不合规定的地方,但也不突出,如果有领导来质疑,我可以将之转为教学经验介绍。

  案例3:C++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改革

  2014年末,我接受了翻转课堂的思想,开始做落地式的探索。课时条件合适,每周一次上课,一次上机,我自己就做起来了。改变教学模式,这是教师自主决定的事,教学规程中没有禁止而且鼓励。我的课堂是最乱的,但没有规定说上课时学生一定是安静地坐着听讲的。学生和我一起投入比传统课堂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同案例2一样的心态,我多么希望领导来过问,我好得到汇报工作的机会。

  案例4:数据结构的翻转课堂改革

  用过翻转课堂,再不想传统课堂的满堂讲了。承担《数据结构》课的教学任务,也想翻转却直接遇到教学大纲不合适。一学期56学时上课太多了,16学时上机太少了。我私自改动,这就是违反制度教学大纲,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我做管理工作时,处理过类似的事情,教学大纲的地位不保证,在现代大学规模如此大的状况下,教学会进入混乱)。正常的途径,就是请示、审批。递报告前先沟通,报告中写清必要性,关键要对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且将工作基础、关键问题的处理写清楚(思路和写科研项目申报书一致)。这个书写过程,是支持审批的必要,这样写下来,也是自己的改革方案的提炼过程,是重大改变前的论证环节,是质量的保证。如今其他老师还在用老大纲,我用新安排。如今这项改革已经在执行,教务处排课、学院记工作量,都给了支持。将重大的、成熟的改变,通过审批程序,得到“官方”的认可,这也是使工作更好做的一个途径。本文后将附我打的报告,作为老师们写好这类申请书的参考。

  案例5:上课学生不能用手机

  这是学校最近发的通知,并说要是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严重,要查老师的责任。上课低头族我们是忍无可忍了,但我仍认为这不是要禁就可以解决的,我要探索让学生在课堂能将手机用起来的方式。我不执行学校要求收手机之类的规定,而是在课堂上讲课中间偶尔会提醒:“没听说过“XX”?你现在可以百度一下。”现在用上了移动学习平台,课堂玩手机更多了。

  案例6:发表科研论文

  这是我的痛点。这几年所有的心思都在教学里了,没有发表科研论文,也没有申报科研项目。我不排斥科研,认同高校教师不能不事科研,且认同高校研究水平的提高仍是现在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于我自己,定位在了专业基础教学上,且将研究方向调整到了计算机教育研究,我的工作生活里,研究并未断。于是,发表文章、申报课题的要求在那儿放着,我心有余力不足,死皮赖脸地让领导指责“不务正业”。丰厚的科研奖励不要了,能不能评上教授我不管了,我知道自己在干着很有特色的有意义的事,足矣。制度之间是有制约的,我知道还不至被赶走。况且,我求真务实中修得的功夫,有的是下家要我。

  这是我对“走在制度边缘”的看法。制度是很好的,让事情有序,让我们得到保护;制度又是不好的,让事情僵化,让自由受限。搞好与制度的关系,是我们每个职业人该做好的事情。如果处于低位,我们唯有选择智慧地看待事情,该做的事还要做,不要轻言放弃。该有的幸福还要追求,换位到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度看一看,换来的是平和的心态,换来的好事就一定要做好做成的毅力。


附:关于《数据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请示(【】中加点评)

院领导、教务处领导:

  近年来,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的形式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热潮给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带了新的思路。我在目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开展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拟计划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数据结构》课程中,继续探索和深化这方面的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场所安排方面作些调整,为此提出请示,并希望得到支持。【说清事情】


一、课程情况

  课名:数据结构

  课程号:582115281

  学时:讲课56,上机16

  学分:4

  授课班级:计146-1,计146-2

  在现行模式下,知识传授依靠课堂传播,学生课后主要通过做作业开展学习,上机学时少,不能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实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介绍基本情况。越是高层的领导,越不可能了解具体情况。你有务让他很快知道事情。】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知识点的传授通过教师录制的视频结合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学生在课前需要自主完成视频教学并自测,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测情况,强化重点、难点,并主要采用案例、讨论等方式,着力解决知识应用的问题,以及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让领导知道“要怎么做”。】

  可行性:相关的模式,任课老师已经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顺利实施,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需要的资源,随课程进展同步建设,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力问题,在课堂、课外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解决,这也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附加收益。【让领导相信你对这件事情是准备充分的。】


三、课程安排上的调整及建议方案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56学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冗余,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学时,却远远不足。需要压缩课堂时间,并增加学生的在学习中自主支配的时间。《数据结构》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培养方案中规定的4学分,以及56+16的课时安排,总体是合适的,但由于想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作一些调整。给出两种建议的方案:

  方案1:以4学分课程的要求为基准。其中2学分安排课堂教学,折合32课时;2学分安排上机(学生用于利用视频和自测的自主学习,以及完成实践),折合64机时。这样,在16周的教学时间内,每周安排一次2学时的课堂教学,安排两次共4机时的上机教学。

  方案2:以现行56+16共72学时的安排为基准。保留每周一次2学时的课堂教学时间,共32课时在教室完成,其余24学时改为在机房安排,加上原16机时,共在机房安排40机时。

  在这两种方案中,推荐采纳方案1。对于方案1,首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便于学生形成固定的学习节奏,利于实施,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第三,每周两次的上机,也方便机房安排。

  【领导接受了这件事情可以做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落实。你要提出方案。要是有多种方案让领导拍板,他会采用你的建议的。】


四、其他

  1、实施混合式教学,尤其是在资源建设期,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在课时费方面,任课教师不提出任何的主张,学校、学院按照原课时,或者按调整后的实际时数分配,均可接受;

  2、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保证教学效果。为此,也承诺在任何时候,接受院、校领导的检查和指导,为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手段而努力。

  【相关的问题,需要交待一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000-928744.html

上一篇:教学改革的视角
下一篇:莫让“点名”成为工作目标
收藏 IP: 112.6.213.*| 热度|

11 陈敬朴 陈南晖 文峰 黄永义 彭真明 罗汉江 王安良 黄仁勇 王林平 biofans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