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uhy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tuhyg

博文

疏勒河中下游故道与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已有 6436 次阅读 2015-6-20 08:5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 罗布泊, 黄旗海, 风电光电

疏勒河中下游故道与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丰富的沙尘源、强风和极不稳定的大气,是引发沙尘暴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后两者主要与气象条件有关。”——陆海统筹,海水西调可以加快渤海水体循环交换的速度,降解水污染。将渤海水填充到西北沙漠干涸的盐湖中,既可以镇压沙尘源(裸露的盐湖湖床)遏制沙尘暴,又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种植业,湿润局地气候……

关键词:陆海统筹,海水西调,罗布泊,黄旗海,风电光电,海水农业

 

  疏勒河是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全长670公里,流域面积41300平方公里。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脉西段疏勒南山和托来南山之间,西北流经玉门、瓜州等绿洲,注入哈拉湖。其中河源至昌马峡为上游,长346千米;昌马峡至双塔堡水库坝址处为中游,长124千米;双塔堡水库哈拉湖下游,长195千米

  疏勒河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来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的疏勒脑,西北流经肃北县的高山草地,穿大雪山—托来南山间峡谷,过昌马盆地。出昌马峡以前为上游(昌马堡至玉门镇段,当地称昌马大河),水丰流急,昌马堡站平水年年均流量2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81亿立方米。

  出昌马峡至走廊平地为中游,向北分流于大坝冲积扇面,有十道沟河之名。干流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海拔1100-2010米,年降水量37.63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间3033-3246小时,属大陆荒漠干旱型气候。谷地宽15~20千米,河道分散、曲折。河流向北流经托来南山,将山地切割成数百米深的疏勒峡谷,两岸山峰高峻,谷地长65千米,平均宽7千米。经昌马、玉门镇、饮马场后,折向西流,接纳踏实河、党河后,入敦煌市西北的哈拉湖,尾闾为间歇性河道、消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边境的盐沼(罗布泊)

  疏勒河历史上曾流入哈拉湖西侧131公里处的哈拉齐,哈拉齐早已成为盐碱地。哈拉齐向西是库姆塔格沙漠,再向西流程210公里便是1946年还存在的罗布泊东边缘。哈拉齐——罗布泊流程234公里。

  在蒙古语中,疏勒是“水草丰茂”的意思。在我国内陆河中,疏勒河是为数不多向西流淌的河流。从祁连山出昌马峡谷后,甩头向西,穿越瓜州到达敦煌,渡玉门关继续西去,进入库姆塔格沙漠。古代洪水暴涨季节,这条河就能流入罗布泊

  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上,傍水而行才能活命,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丝绸之路西出嘉峪关后总会缠绕在疏勒河两岸。

  在千里疏勒河古道边,有星罗棋布的古代绿洲,昌马、渊泉、锁阳城、石包城、瓜州、广至、敦煌、阳关、多坝沟以及古玉门关等等,而阳关道、玉门关道、吐谷浑道、莫贺延碛道等则是古丝绸之路的几条重要通道,全部在疏勒河两岸穿行,玉门关和阳关更是“出塞”和“入关”的必经之路。假如没有疏勒河,古丝绸之路又将改道何方?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疏勒河不断变脸。伴随着疏勒河的几番改道、几次断流,流域也几度繁荣、数度凋零。它的每一次改道和断流,都让繁华都市变成废墟,大片绿洲变成荒漠,文明链条骤然断裂,留下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如今库姆塔格沙漠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敦煌集结,沙尘暴频发。

  疏勒河,谜一样的河。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流域内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今日疏勒河自双塔堡水库以下并无常年径流,仅有部分灌溉用水可沿渠道流至瓜州县城西68千米的西湖乡,哈拉湖也于20世纪60年代干涸。过去疏勒河干流可以流至下游的哈拉湖,上世纪60年代双塔水库将疏勒河拦腰截断。现在从敦煌至罗布泊数百公里的古疏勒河道,再也找不到一点水的痕迹。

  疏勒河水系自东向西由白杨河、石油河、疏勒河干流、榆林河、党河、敦煌南湖4条泉水沟以及安南坝河等组成。“建国以来,分别于1960年、1974年、1973年修建了双塔水库、党河水库和榆林河水库

  随着几个水库的修建,疏勒河各支流水流出山口后部分渗入地下,部分被引入水库灌溉,流入疏勒河干流的水已所剩无几,疏勒河及其支流组成的统一的内陆水系解体。

  1997年,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开始建设,拉开了疏勒河项目建设的序幕。昌马水库的兴建运行,使流域调蓄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上下游三座水库的联合调度调水,水资源实现了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改变了流域空间的用水不平衡,发挥了调节天然径流、拦洪调蓄、工业供水、农业灌溉、生态用水以及梯级电站发电的综合效益。

  2000年,国家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在此情况下,甘肃省和世界银行重新审视了疏勒河项目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迁入的20万移民、开垦81.9万亩荒地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适时调整了项目建设规模,将总灌溉面积由原设计的147.3万亩调减为106.22万亩,其中新垦荒地总面积由原设计的81.9万亩调减为40.82万亩;移民规模由原规划的20万人调减为7.5万人,项目中期计划调整后核定工程总投资19.71亿元。

敦煌的最后底线

  记者了解到,疏勒河项目在实施的10余年中,共计完成土地开垦29 .9万亩。通过项目建设,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设施配套程度显著提高,目前承担着玉门市、瓜州县两市县22个乡镇及农垦6个国营农场共计134.42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和甘肃矿区等单位的工业供水、生态供水等任务。疏勒河已形成以三大水库调蓄为主,干、支、斗等渠系配套的灌溉体系,成为甘肃最大的自流灌区。

  不难看出,疏勒河水资源早已被中游绿洲经济吃光喝净,剩下了一条通往罗布泊的、干涸千年的天然古河道,它恰恰能为海水西调、恢复罗布泊大型生态工程所利用。

   ——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逆向工程”:该工程既能大大提高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又能为企业带来理想的投资项目、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大的推力。工程思路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过管道分级提升到海拔1280余米(1立方米水,每升高200米,需1度电;升高1400米,耗电7度),登上我国第二个地理台阶,进入黄旗海(海拔1264~1266米),形成2000平方公里的湖泊。然后修建管道或防渗渠道,采用若干小提扬(10~20米)工程+长距离自流的办法,穿越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西走廊戈壁(可将沙漠中干涸的盐湖串联起来,形成串珠状人造海,即:→○→○→○→○),由天津至疏勒河全长1900公里,然后利用疏勒河(阿奇克谷地)自流入罗布泊。整个调水线路始终与东西走向的山脉平行(没有隧道或穿插工程),施工地形非常平坦,并且不是传统的草原或农耕区。

  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的目的是:(1)以海水作为生态水填充沙漠中干涸的盐湖,大面积地镇压沙尘源,遏制沙尘暴;(2)利用沙漠丰富的太阳能,将海水蒸发为水汽,增加露水与降雨(转化为淡水),湿润塔里木盆地的气候;(3)发展海水养殖业与海水种植业(嗜盐作物);(4)营造多梯级的人造海,逐级浓缩盐类资源,发展盐化产业;(5)依托人造海获取淡水(如冬季采冰),发展采矿产业、热电产业、海水淡化产业(利用发电厂余热)、煤化产业、风电产业,为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安排就业人口提供强大的动力;(6)盐只有达到饱和浓度时才能够结晶,调水沿途不会出现所谓的污染问题,即便结晶,也只能沉积到盐湖里,这数十亿吨盐类资源,不过是增加了罗布泊的盐矿储量而已,可留给子孙后代发展盐化产业。

@@@@@@@@@@@@@@@@@@@@@@@@@@@@@@@@@@@@@@@@@@@@@@@@@@@@@@@@@@@@

学术争鸣有助于科学进步!

调查与思考

[0]关于恢复黄旗海改善京张(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与大气质量的建议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880443

[1]实施陆海统筹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探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738002.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XK201401002.html

[2]以色列死海旅游业与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大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740037.html
[3]消失的新疆虎与消失的罗布泊生态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740609.html
[4]罗布泊特大型钾盐矿与盐湖沉积聚矿作用:罗布泊究竟是福还是祸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741172.html
[5]斯文•赫定、陈宗器考察罗布泊与新疆大头鱼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741716.html

[6]海水西调发展海水灌溉农业与绿化北方沙漠

http://blog.gmw.cn/blog-5777-108676.html

[7]郑绵平院士提出的盐湖农业与海水西调

http://blog.gmw.cn/blog-5777-571557.html

[8]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与气象、生态作用探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433609

[9]罗布泊地区的风向与“引渤入疆”增雨作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92121.html

[10]走近罗布泊(导语)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81151.html

[11]走近罗布泊(“导语”续补)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83787.html

[12]关于张学文先生《引海水入新疆有必要吗》一文的若干质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38328

[13]“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工程建设之对策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07027.html

[14]新疆、河西走廊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及海水西调

http://blog.gmw.cn/blog-5777-282485.html

[15]搁置争议:调鸭绿江水以解华北平原水危机之困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16]就“引渤入疆”答院士、专家、网友问

http://blog.gmw.cn/blog-5777-2908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406705

http://forum.home.news.cn/post/viewPost.do?ver=1&id=80835420&pg=1

[17]沙漠人造海不会像咸海消失那样带来可怕的生态灾难

http://blog.gmw.cn/blog-5777-287232.html

[18]海水西调与绿化沙漠之“去盐碱化作用”

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5777-do-blog-id-335676.html

[19]海水西调“内线”与“外线”两种方案的工程利弊分析

http://blog.gmw.cn/blog-5777-101103.html

[20]消失的居延海、罗布泊与当代中国沙尘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748514.html

[21]罗布泊“粘土或淤泥沉积层”与引渤入疆

http://bbs.gmw.cn/thread-194529-1-1.html

[22]罗布泊、艾比湖干涸湖区沙尘暴的成因与造成的危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749127.html

[2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http://blog.gmw.cn/blog-5777-745141.html

[24]贺兰山地区的山盆地貌与“高山冷凝系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892892

http://blog.gmw.cn/blog-5777-74543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899326.html

上一篇: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下一篇:阿奇克谷地的水资源保护与陆海统筹、恢复罗布泊
收藏 IP: 61.185.1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