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汪晓军老师发表博文《读博士的将来出路》,文中观点我完全赞同,现在从博士就业出路来说,选择企业要相对优于高校,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博士生应该好好读一读汪老师的这篇文章,好好想一想未来的路。
我们还是从我们这个系列特点的角度来谈一谈就业的话题。我们经常会问,成功有什么秘诀啊?一些书籍也会给你展示,比如勤奋和专注的重要性,也有的职场参考书会大谈技巧,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就秘诀而言,你说它存在,那它就存在,你要是坚持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因为不管是求职就业也好,追求成功也好,这些都是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事情,光说是没什么用的,关键是怎么做。
从找工作上说,先是写简历,然后是投简历,然后是面试,最后是决定。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细节,比如写简历就是,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什么是一份好简历?简单清楚明了。我建议不管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找工作最好做一纸简历,就一张纸,内容多的正反打印。有的人会说,我是博士,我的内容多啊,两页肯定不够,那你就要压缩,使劲地压缩,反复问自己,你要是招聘的,你最关注应聘者哪些特质?仔细揣摩对方的心理,然后再相应的修改。
有的老师会建议我们针对一个公司做一份特定的简历,这非常好,但是实际上我们跑招聘会,有的时候是海投的,在投之前,我们是不太了解这家公司的。我的做法是,我事先准备两份简历,一个是一张纸的,一个是非常具体非常详细的,一般我投一个,我就用智能手机拍下来这个公司的展位(以免投太多,最后自己搞糊涂了)。我如果碰到特别感兴趣的单位,我会跟他们招聘人员多聊几句,然后给一份较为详细的简历。
在实际投简历中,自己要主动一点,多多益善,但是不可太滥,有不确定的地方,也应该有确定的地方。举例来说,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要么我们确定工作地点,要么我们确定就业领域,是高校、研究所还是公司,总要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不然胡子眉毛一把抓,一方面是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顾全;另一方面是有的放矢,不要做无用功。比如说我想回家乡所在的城市,以后离父母近一点,房价也不高,那好,那我就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在这个城市立足下来,然后再想怎么好好发展,这是比较务实的思路。再比如,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我无所谓在哪,我只想做个老师教教书,那好,那你就重点关注相应的学校。
这里推荐一个网站,高校人才网,一个非常好的找工作网站,尤其比较适合研究生。它分得很细,有省区导航,也有城市导航,还有相关的分类,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人才、海归人才、党校招聘、中小学、企业等等,非常庞大,而且有序。找工作的同学们可以上去逛逛,同时它也有微信平台,每天会给你发送新的就业信息,非常方便,我一般早上从宿舍到实验室路上,我就浏览一下,看看有什么单位可以投简历。
第三个方面就是面试,面试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招聘者要了一个应聘者,不管这人有没有什么来头,面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关。我觉得个人水平能力不同,呈现出来也不同,但是要想面试好,不管优劣,关键还是在于充分地准备,准备好了,自然表现好,没准备好,一般也可能表现平平。首先,自从接到面试电话以后开始准备,应该针对这个单位做一份特定的简历带上,衣着搭配,谈吐仪态都要做好,要对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做好调研,比如说企业文化是什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往这些字眼上靠,HR一听就知道你是有备而来,表现出你的重视和对于对方的认同。面试之前要准备好简短的自我介绍(中英文),也要对自己的特点和单位做一些联系,比如要仔细思考为什么选择这家单位(Reasons You Want the Job),而不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也要准备一些问题问HR,比如贵公司该职位最需要我的哪方面特长等等。在面试的时候,不要轻易地问工资待遇的问题,其实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蛮敏感的,这个你可以私下去问。当然,我认为面试中最应该呈现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灵活一些,不要书卷气太重,否则会给人一种幼稚不成熟的印象。如果对方问一个问题,你不知道的话,你不要一味的说自己不知道,你应该灵活处理,有自己的看法。一般你可以回答,这是一个好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我之前还没想过,现在想想,我可能不好一下子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根据我的……人家肯定想听听你的分析,你如果一下子就回答,我不知道,这就使得交流中断了,问问题的人旁边如果还有其他人,他会觉得有点尴尬,所以在和面试官交流的时候要灵活一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可以适当地幽默。
我这里提供一个案例,可能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男主角就有一场面试,他前一天在家刷墙,然后被警察抓,晚上拘留在看守所,第二天面试,他也没时间换衣服,单就面试这个环节来说,主人公表现出诚实、能干、幽默等特质,确实值得我们毕业生学习。面试官最后问他,如果有个人,穿得很邋遢的上衣(意思是指他并不是西装革履,并不正式)来面试,最后我们却还录用了他,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男主角幽默地说了一句,那我猜测他穿的裤子肯定不错!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
写简历,投简历,面试,最后是决定,在决定这个环节,各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不必赘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毕业生的求职行为。怎么看一个人求职行为呢,有几个指标,包括参加了多少场招聘会,投了多少份简历,获得的面试次数,以及获得的offer数等。我们对某大学2013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文中数据均来自该调查。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本科生参加1-5场招聘会的47.7%,6-10场的25.6%,硕士1-5场的37.2%,6-10场的25.5%;博士生1-5场的占86.7%,6-10场的11.1%。这个数字说明,本科和硕士实际上是类似的,但是博士明显不同。本科和硕士研究毕业生找工作的积极度都比较高,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当然也不能盲目地“广撒网”,要有选择性;而博士研究生参加的招聘普遍较少,主要是因为博士生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方向更加明确,以致其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很多博士生会选择留校担任大学老师或去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等等,因此参加的宣讲会场次较少。我这样说,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那就是投简历的数目。本科生10份以下的39.5%,11-20份的17.4%,41份以上的11.6%;硕士10份以下的19.1%,11-20份的23.4%,41份以上的31.9%;其实这都说明他们比较积极,尤其是硕士生更加积极。博士就不一样了,10份以下的64.4%,11-20份的15.6%,41份以上的4.4%;这也证明我们前面所说,本科和硕士求职行为类似,而博士略有不同。我们在这个系列的前面文章也提到了这个结论,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投递简历数与获得offer数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虽然我掌握的数据有限,但是可以看出,获得1-2家offer 的人有41.7%的人投递了10 份以内的简历数,获得3-4家offer 的人有32.8%的人投递了41 份以上的简历数,而获得5家以上offer 的人有34.3%的人投递了41 份以上的简历数。获得offer数越多的人大部分投递简历数也更多,这就提醒广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在不盲目的前提下尽量多投些简历。当然这个对比不是很明显,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知,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比较明显的是,投递大量简历(41份以上)的情况下,获得更多offer 的可能较大。
参加面试次数与获得offer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获得1-2 家offer的人有59.5% 的人参加了4家以内的面试,获得3-4 家offer的人有48.2% 的人参加了5-8家的面试,而获得5 家以上offer的人有80.0% 的人参加了9家及以上的面试。获得offer 数越多的人大部分参加面试次数也更多,这也提醒我应尽可能多的争取面试机会。这个对比比前面更加明显,这可以说明,同学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多参加面试一定对获得offer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从学生求职的角度来分析的,从用人单位来分析,其实也一样,人家是选一个积极主动的呢,还是选一个比较懒的呢?所以多投简历,多争取面试,才会有更多就业机会。以前我就说过,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争,不能一找到一个就戛然而止了,即使某公司明确给你offer了,你也应该不松懈,继续找下一家,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我投了一份简历,后来我都忘了,有一天我在学车,没接到电话,后来回来搜索了这个号码,主动拨回去,然后人家找我去面试。这就多了一次机会,如果我不回拨过去,人家也许忘了我,因为毕竟人数众多,HR打一圈电话可能累得腰酸背痛,忘记也很正常。
写到这里,你要问我,你说啥是求职中的秘境,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准备好去战斗,与各位奋战在求职之路的同学们共勉。
相关链接:
毕业生就业系列(1)脚步
毕业生就业系列(2)心传
毕业生就业系列(3)时节
毕业生就业系列(4)家常
毕业生就业系列(5)相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