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里面有一个小伙子叫陈训哲,他原先大学毕业找工作,到处碰壁,后来很不情愿地回到家操起了父亲的营生,做小吃和给人做宴席,在父亲的口耳相传下,学会了做潮汕小吃,也积极地创新着,他上面有四个姐姐,所以在之前他连一只碗都没洗过。
很多人从学生时代走向职场,这个转身也许并不华丽,但是不管碰壁也好,顺风顺水也好,这都是人生经历。在农耕社会,人们讲的是子承父业,现在也讲这个,但是大部分年轻人是不太愿意子承父业的,这里面除了潮汕的阿哲以外还有陕西挂面师傅张世新的儿孙们。
为什么?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很多新职业、新机会不断涌现,俗话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阿哲原先学的是工商管理,他也想多往外面跑一跑;一方面由于年轻人的个人选择多样化,对爷爷和父亲所做的事情并不喜欢,而且大学里面的专业分布也不会教人耕田和怎么做挂面。
最近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中山大学男硕士生自缢身亡,从其留下来的遗嘱来看,主要原因是两点:一是无法按时毕业,二是找不到工作。这只是个案,不宜过度解读,但是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毕业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事非经过不知难,你想想,毕业遥遥无期,投出去的简历杳无信息,这时候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一下子从理想派跌进现实的深渊,还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这时候有几个诱因可能都是雪上加霜:比如你原先在学校还很优秀,成绩又好,能力又强;比如你家里的条件不好,父母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比如你有一个不解风情的女朋友或者老婆,整天在你耳边叽叽喳喳,骂来骂去等等,这些或许都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面说起了就业之道,也给出了一个原则,即不要看远处模糊的,要做脚下清楚的。阿哲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诠释,他找工作的时候也迷茫,也失落,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从零开始。我找工作的时候,我也很疑惑,整晚整晚睡不着,也到处碰壁。有一个人事处的人看了我的简历,仰头看天,你这没有一区文章嘛?!直接把简历扔回给我,我只能强作欢颜,然后离开。有的人会问,你肯定投的那个是个好单位,那我告诉你,其实是一个非常差劲的学校,一点都不好。
除了建议做脚下清楚的事情以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把姿态放低一点,定位不宜过高。现在的行情是,每年都有700万以上本科生毕业,50万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5万以上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这还不算百万海龟海带,国外的经济环境不好,他们也要回国找工作。我们都身处这场洪流之中,谁也逃避不了。
对于毕业生来讲,身居象牙塔的我们将多年的工作和付出,辛勤和汗水,收获与成绩压缩为一张A4纸,在求职的路上不断奋进,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打拼。这固然是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以前就参加很多大型招聘会,HR MM们一个劲的收简历,我因为有事来晚了,结果看到招聘会都快打烊了,好几辆卡车都停在招聘会门口,只见有的HR们就往卡车上扔简历,一摞一摞,扔完HR们就走了,卡车开到废纸处理厂。我想看到那个场景的毕业生,都会像我一样,蚀骨的寒!我不想批评所谓的招聘会,或许是企业应付政府的权宜之计;也不想批评所谓的HR们,或许是工作极端不负责任;我只想说,不要去抱怨,我们只能做最好的自己。
说得再现实一点,如果你爸是李刚,那你请你爸帮帮忙,这没什么丢人的,来生的不如来熟的,不要辜负亲戚朋友的好意,这就跟相亲找对象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不愿意,你就自己找找看看吧;如果你爸不是李刚,你还是自己早做准备。找工作除了做一张简洁有力的简历以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考虑清楚我们自己,认识你自己是解决你人生道路上所有问题的钥匙!
比如说,你可以多问问自己:是回家还是留在这个城市打拼?可以先地点定下来,这样可以有的放矢;是干老本行还是跨专业?本科生其实无所谓,博士可能专注一点,硕士也是两可之间;是选工资高的还是选前景好的?这个看个人选择,有的人想趁着年轻多赚点钱,有的想以后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有时候这并不矛盾,量力而行就好。对于博士而言,也有一个经典的设问,即去高校还是进公司?这是迷惑了很多博士的难题,很多人内心想进高校,但是现实情况又不允许,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是很有实力,也不是真正喜欢科研的话,还是果断去公司比较靠谱,高校是越来越难,且不说你进不进得去,即使进去了也并不如意,所以一句话,且行且珍惜吧!
在这些设问的时候,其实我们不仅仅在思考求职,也是在谋职,不仅仅要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要规划好职业生涯。如果你问我有什么心传,我只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确实,课程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如果我们拿就业作为一个课程的话,每个人的情境都不一样,没人提醒你交作业,没有给你辅导,全靠自己,从写简历、搜索职位开始,参加招聘会,面试、笔试、实地考察等等,除了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就是竭尽所能找老师或者师兄师姐介绍和推荐,只有这样当求职机遇来的时候,才能扬帆起航。
相关链接:
毕业生就业系列(1)脚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