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pz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pzh

博文

一个半数致死量LD50能说明毒性么? 精选

已有 39372 次阅读 2014-4-7 19: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关于PX的讨论很热闹,一个很关键的讨论内容就是PX的毒性,因为PX LD50为5000mg/kg(大鼠经口),乙醇LD50为7060mg/kg,有人就因此说:PX的毒性跟乙醇(俗称酒精)差不多。


   抛开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单纯从学术上讨论,一个LD50能说明毒性么?这得从毒理学说起。


   毒理学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其常用的指标有:

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absolute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100/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 的数值越小。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 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 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 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一些文献里有每日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是指每天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最高摄入量。也有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二者概念类似,ADI主要用于一般物质或无害物质,TDI则用于有害物质。

   半数致死量能够评价出物质的急性毒性,但并不能反映物质的慢性毒性、致癌性等等,因此仅靠LD50就肯定或者否定某种化学物并不科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评价物质毒性的指标。例如三聚氰胺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3248毫克,大鼠口服食盐的半数致死量是3g/kg,但FDA评估的三聚氰胺的TDI只有0.63毫克/公斤体重每天(成人),而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最大为6g,以60公斤体重计算,那TDI为0.1g/公斤体重每天,也就是说三聚氰胺的毒性应该为食盐的16倍左右。(这么计算对否?)

   PX的LD50为5000mg/kg(大鼠经口),但是其口服TDI为180 μg kg-1 day-1,吸入TDI为60 μg kg-1 day-1[1],但是根据文献[2]乙醇的ADI为7 g per day,如果是60公斤的成年人,ADI为0.11g kg-1 day-1。二者是60ug和110mg的差别,相差了千倍,谁敢说二者毒性差不多?


   因此仅仅从LD50上来说两种物质的毒性大小,是不完善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1]Xylene Incident management.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http://www.hpa.org.uk/webc/hpawebfile/hpaweb_c/1279889251151

[2]The toxicity of ethanol. A tentative risk evaluation. Adv Exp Med Biol. 1977;85B:403-19.


(毒理学相关定义来源于网络,有计算方法错误的,请专业人士多多指教)

 



 






PX“是”与“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99746-782834.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读书无用?---也谈百无一用是书生
下一篇:谁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买单?---观《农业合作社异变》有感
收藏 IP: 221.122.124.*| 热度|

21 尤明庆 曾荣昌 李健 唐凌峰 王树松 韦玉程 陈安 李旸 张珑 郑小康 陈楷翰 何宏 汪晓军 郑永军 何金华 yunmu jimiyg biofans wndmy bridgeneer clara51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