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引言
教了几年本科生的数理逻辑,从上课的互动中,学生的作业中,感觉到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性差,差在哪里一直说不清。最近把期末的杂事告一段落,慢慢地将它们琢磨出来,分成六大类。我不知道这些逻辑特色是不是够全面、够深刻、够universal,先写出来再说,请大方之家批评。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李斌 gothere@126.com)
六大类缺陷
(1)随意修改概念的内涵:这个在教学中最为明显,上节课刚讲完“概念”与“事物”的重要区别,学生下次课照旧说“脑子里有各种事物”,“事物”和“概念”是差不多的东西。在社会上,充斥着“一切社会问题都是体制问题”、“一切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一切社会问题都是道德问题”、“一切社会问题都是XX问题”之类的说法,甚而还有“一切问题都是XX问题”的说法。把XX的内涵无限度地抽象,把XX能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以自圆其说。反之,也有人不断地缩小概念的内涵,比如“职责”,相互踢皮球。内涵的扩大和缩小甚至偷换,本身问题不大,但中国人习惯性地将它们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狡辩、脱责,实在令人生厌。
我们所见的“老油条”就是玩弄内涵的高手,他所说的话永远没有错误,永不把话说死,永远能圆起来。
(2)因为A所以A:这个在学术界多见于论文的引言,因为要写XX方面的文章,所以就说XX很重要,至于为什么重要,并没有像样的论证。当然这是个变种“因为要做A,所以A重要”。在社会上,因为XX要上马,就找出XX很重要的理由作为前提,再说XX必须做。
(3)个案归纳:凭一件事就给别人扣帽子。
(4)无视矛盾,超强辨证。在学术研究中,这个很明显,在研讨某一问题时,国内外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理论观点,相互之间差异很大。不少学生读了,觉得都有道理,然后写一篇论文,就从N种理论的N种视角对某一具体问题做出辨证地分析,然后觉得通晓了各理论,又解决了具体问题,很是喜悦。可这样的研究有什么用?同时承认N种理论,而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怎么能算学术研究呢?如果此时国外又出了一种新理论,此同学一定再发一文,从N+1的角度重新审视具体问题。没错,科研可以从多角度出发,但全然不顾多角度之间的相容和差异性,无视矛盾的存在,难以有新的理论总结和认识。科学理论的进步,往往就是靠理论与数据的矛盾。
(5)无视真理和原则,追求个人舒服。
“你为什么迟到?”——答:“还有几个同学没来,你怎么不管?”
“你垃圾怎么乱扔?”——答:“垃圾箱满了,大家都随便扔”
“人类从哪里来?”——答:“你是不是吃饱撑的,交给欧美去研究行啦,我们先填饱肚子吧”
(6)杂类:“阿Q精神”、“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窝里斗”、“婆婆心理”等等。
我试图把分类体系搞得好点,结果越发觉得中国人(包括我自己)思维混乱的不是一般二般,最后还是乱七八糟的枚举。
看看前人研究
这个没有系统调研,查了宋怀常《中国人的思维危机》,里面将缺陷归纳为“四化”——表面化、片面化、简单化、情绪化。然后分六大逻辑缺陷——概念模糊、非集合概念、类比推理、二元思维、以偏概全、错误推理。进而批判了九大劣根性——面子第一、窝里斗、容不得批评、敏感自卑、奴性、不知反省、好骂、神圣化与妖魔化、盲目崇古。该书的批判性很强,用的是传统逻辑的概念,理论也谈不上,但脉络比较清晰,催人反思。
十年前读列维的《原始思维》,觉得自己的思维颇具原始特性,也许这是人类的基本思维特性,具象的推理,语境推知符号的意义,都具备一定的普世性。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可以说明,“概念模糊”、“集合性质”的中国人的思维也是正常的人类思维。
最近重读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人类思维的基础模式是隐喻,所以“类比推理”并不能算是中国人的缺陷。
回到原点
既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人类思维没什么不同,那么,中国人的思维缺陷到底在哪儿呢?想了一圈又一圈,绕出一个诡异的结论“中国人不愿意遵照逻辑进行思维去寻找什么真理,生存利益最大化驱使着中国人的思维,实用主义排斥逻辑,为自身利益找手段,为自身行为找借口,为自身错误找掩护,为攻击对手找武器”,“为啥要逻辑啊,逻辑对生存没有好处”。棋艺再高,手艺再好,“逻辑止于技艺,无关生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到底是什么国度的什么民众的什么思维,只用简单的思维,而无求真求善的心情,是群体意识还是个人意识,一个人能逃脱这种群体思维模式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群体意识?为什么“两小儿问日”的精神无法贯穿于古今?那“两小儿”后来怎么样了?他们的问题久久得不到回答,久久又没有自己思考,久久地被同化为群体意识。
感谢古希腊的先贤,你们在寻求真知的道路上走了那么远,思想传播到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造就璀璨的富于理性精神的文化。从古希腊到罗马的希腊化,再到阿拉伯世界译介后的大繁荣,而后回传至欧洲造就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再至中国五四的两位先生。愿古希腊的求真之心,在中国也能扎下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