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研究生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精选

已有 14352 次阅读 2013-12-29 09:54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本文主要根据《科学》年度最佳故事1216日的Improve Your Productivity in Graduate School整理,请参看原文

研究生是时间长任务重的人生阶段,尽管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但如何把研究生阶段经营好,确实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科研生命。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些如何提高研究效率的建议。因为作者是美国的科学类研究生,和国内的情况有所不同,不同专业也不一样,但这个文章仍有参考价值,对希望了解国外研究生生活情况的老师和同学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物色老板

好的实验室和好的PI是研究生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找到好的老板十分重要。好老板什么样?这可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情。首先,对研究生而言,好老板的标准之一是你的科研兴趣。就是老板所在的实验室是不是你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十分有道理,所以选老板前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人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是否是你的兴趣点(这个当然很有道理,但恐怕国内许多研究生并不容易实现)。其次、实验室的文化和老板的工作作风。这个要看工作环境和老板作风是非和自己的个性相符和。理想的PI是一个好的导师,这样的人可以给你挑战、激励你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理想的环境是可以支持你开展探索性研究和学术追求的条件保障,可以给你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机会多多,要早点下手,甚至在实验轮转期间就开始这个工作。了解一个实验室最好的办法是了解里面的人,因此要争取和PI以及其他成员进行面谈的机会。

如果你有了意中的老板或实验室,如何保证对方能接受你也是一个问题。这就要依靠你主动表现了,例如显示你勤奋、感兴趣、有激情。PI一般都喜欢那些要求少但想法多的学生。

二、人际关系

好不容易挑选到导师和实验室,并成功被录取,但这不能保证将来一定可融洽相处。因为PI一般都没有经过管理和指导方面的正规训练(这些能力都靠自学的)。尽量降低你的预期是建立理想关系的最好方法。这似乎有点难度,不过建立好理想的师徒关系是你研究生工作期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所以必须重视。首先必须建立喜欢交流的习惯。因为请教问题、汇报实验进展、提出新思路等这些最常见的工作方式都必须进行交流。你会发现,你和PI交流越充分,他对你的兴趣和愿望越理解。另外要多了解PI的动向,工作安排表、兴趣爱好、动机、职业习惯等等,这样你会发现你可以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你要留心那些交流方式可以获得最理想的建议。当然,每个人都不同,找到对双方都理想的方式就好。

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个难相处的主儿,尽量减少被PI的个人行为影响。尽量不要正面冲突,转移注意力减少不愉快,或干脆离开瘟神。理想健康的师徒关系可以让你获得一些额外收获,例如可以获得那些委员会成员(一般都是他们的朋友)、博士后和师兄们的帮助。

   三、学术培养

   从学业角度考虑,研究生开始阶段相对比较容易。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如何全面了解你的学术领域,不仅是了解最新进展,一定要好好了解该领域的过去发展历史,好好了解发展到现在的路线图。新鲜出炉的学术论文都是围绕发展前沿或热点。这些论文对一个新手而言绝对不是什么最好的阅读材料。一定要设法对过去的经典论文、著作和综述好好学习思考几遍。另外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学术领域,一个好的办法是随时阅读最新的《自然》、《科学》和《科学美国人》,一些非本领域的研究可以启发你的研究思路。

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年轻科学家必须清楚,任何有效的阅读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知识背景,看学术文献不是看小说,不了解背景就等于断章取义。阅读新文献时一定要克服一个错误的印象,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只要阅读就必须思考,只要阅读就要提出新思路新看法,不要简单接受信息。

一旦你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你需要提出项目思路,这就是你取得成功的开始。但要知道,许多项目并不会取得成功,或者不那么成功,因此如何提高自己判断研究思路可行的直觉非常重要。开始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同行的作用,特别是那些比自己资历稍高的同侪,比如实验室的博士后师兄之类,把他们作为你的决策智囊团,这对于你迅速将头脑中或电脑内的设计投入实验十分重要。好的研究计划需要理想的设计,但研究生比较容易浮躁,总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研究数据并获得回报方面。避免这种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问自己一个问题: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回到这个问题意味着你随时准备可以承受的风险有多大。长痛不如短痛,如果失败可以预见,最理想的方法是最早获得失败的证据,以免让自己陷入绝境。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次数往往决定你成功的速度。

四、研究方向

早日获得成功或独立获得成果最有效的方法是从事你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充分利用研究生期间导师的保护伞条件下的时间,尽量扩展你的研究视野。那些具有明确预期结果的无风险课题虽然容易出结果出论文,理想的项目是可以讲个有意思的新故事,这些项目也往往更有意思,更能吸引人。

当你的期望和PI的期望不一致时,你应该把你的建议详细说出来,并给出具体实施方案,不要过于压制表现自己的实力(国内学生要慎重)。找到一个可以同时让你自己和导师满意的课题方向十分困难,不过如果你通过这些付出,可培养自己独立提出并实施研究项目的能力。一般来说,熟悉导师的个人目标很重要,尽量将自己的研究项目符合导师研究的总体目标,如果达到这样的效果,将会对你个人的工作十分有利。

假如导师不给你充分自由,给你指定研究项目,也没有关系,你仍要尽力完成任务,因为这也是你学习研究套路和研究技术的好机会。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随时纪录你的思路,为你将来独立工作做准备。

五、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往往充满不确定性,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以作为指导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参考。将研究目标和进展情况随时和导师进行沟通,千万不要等到最终成功或失败明确时再和导师交流(我们的学生往往容易有这样的问题,经常到最后才说不成功或很不错,培养研究生日常过程其实更重要)。另外一个好习惯是将计划中的文章提纲写好,这样可以随时提醒自己那些研究内容是重要和关键的,研究数据经常会出现贫富不均的情况,需要的数据没有完成,已有的数据用不全。

不过要注意一些不能直接使用的意外数据或者能提示新的方向和假说(最好的思路其实大多来自意外)。一般情况下,理解和解释科学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好像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如果研究结果不符合预期,重新审视你的结果,甚至从反面来分析,或者原始的假说就真的很假。或者对思路进行重新包装,研究数据理论上都可以发表,关键是怎么解释。

不过如果遇到一个研究项目经过认真全面分析后确实不能获得好的结果,也要懂得不要恋战,因及时放弃。重新回头评估研究过程和设计,必要时借助外力协助指导,常言说旁观者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六、维持热度

在整个攻读学位期间保持热情确实很难,因为难免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

科学上的成功往往需要反复尝试,反复的失败很容易导致人的心情沮丧。但是,要想成功就必须克服别人不能克服的困难,勇于承担失败带来的打击。

不过,科研工作中预期管理是很重要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希望大多数假说都具有可行性,或者没有必要把阳性结果作为研究的必然预期结果。尽量把研究生期间的工作作为教育经历,而不是工作经历,这样就可以降低预期,减少压力(我们的研究生是有成果要求的,这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完全背离)。享受这个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七、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科学活动就是交流,读学位的过程就是要培养自己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交流应该贯穿始终。特别是博士学位课题,要求具有独立性,因此具有和他人交流的基础和条件。

周围的同事是最重要的交流对象,头脑风暴、评价思路、新技术新知识学习,甚至合作研究。另外研究生院其他同学也是一个交流的理想目标。

最理想的环境是所有的研究生都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在分享思路、研究数据和讨论问题过程中相互竞争和学习。研究生一定要争取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例如在组会和系里的学术会议。

另外也要尝试和外行甚至非科学人员进行交流,因为学者有义务给公众介绍科学进展和知识,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了解公众对那些内容更有兴趣。这对将来做好研究,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十分重要。

最后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任何建议都不可能适合所有人。这些建议更适合那些将来走学术路线的学生,肯定不是每个研究生都会走学术道路,在读研究生期间,考虑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也是必要和重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53834.html

上一篇:针对耐药菌疫苗的新策略
下一篇:氢气可对抗植物铝毒性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45 张亚南 许培扬 苏光松 张南希 孙爱军 林中祥 王杰 唐凌峰 韩威 任翔 任磊 李宇斌 李明烜 王振鹏 刘军胜 秦承志 尤明庆 梁洪泽 褚昭明 张波 解海卿 张聪聪 李斌 萧先锋 李久煊 叶水送 赖龙泉 彭真明 张忆文 高配科 亓国栋 柳艺博 王静 杨连新 陈志刚 李广勇 王威 田野 蔡正才 唐小卿 卢江 zhangling abang tashanshi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0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