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慕课在将来会是什么样

已有 5890 次阅读 2013-11-14 16: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慕课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已经开始流行了。它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对于人们来说,慕课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它确实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那些资源欠缺,相对落后的地区,通过慕课,人们可以在线学习原来几乎没有可能学到的课程,了解原来很少可能了解到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慕课可谓功德无量。

看来,慕课首先解决的是对资源不足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帮助。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方面,慕课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这个领域还正在发酵,估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走更长的路。对于慕课的未来,也是再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

只是,我们也要看到,慕课的作用再大也是有限的。虽然它开拓了很多地方人们的眼界,但对于要通过慕课,能与在校学习取得同样的效果,这可能不一定能达到人们的预期。在线教育,如果不是师与生一对一的教学,如果没有双向的反馈,那么慕课再火爆,也仍然只是知识获取的一种方式,与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与运动能力的培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通过慕课,不是不能达到与在校学习同样的效果,但这需要学习者本人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除了收听在线课程之外,在线下还要读更多的书,要做大量的读书笔记,也要做相关的练习与作业。如果可能,还要找到老师或者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人给你批阅作业。另外,学习者也需要找到能给自己答疑解惑的老师来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看起来是在通过慕课学习,其实,越到后来,慕课的作用就越不明显,而学习者自身自学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忘了是哪一年,大约也是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前了,有一位学生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但没过多少日子,他提出了退学,说要在家里自学大学的课程。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媒体没有报道,也许他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是如果考虑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来看,这种退学再自学的选择怎么说也是不够明智的。大学里学习的条件与社会上自学的条件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放弃大学而选择自学,无疑是让自己放弃一条较为宽阔的公路而专门去爬崎岖的山路。固然,走崎岖的山路会让你得到很多锻炼,获取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毕竟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要更多一些。如果你是天才,通过走上崎岖的山路也一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地。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天分,你也许付出了很多,也未必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如果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慕课,也许这位退学者就会幸运得多。只是那时肯定还没有这种东西,这位退学者后来到底能走多远就很难说了。

慕课的作用其实并不只限于学习在线课程,它还有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意义。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并不一定都要把这些新知识去换一张证书或文凭。在浏览慕课的时候,人们会受到很多启发,开拓出新的视野,这对生活的意义比只是用来拿一张证书或文凭更有意思。

慕课虽然提供的是在线课程,但它实际给予人们的又不仅仅限于课程。随着将来的发展,慕课提供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多到我们在今天恐怕很难预料得到。至少对于课程这个概念的定义,也许在将来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什么领域都可以编制成课程放在线上,各种课程都可以涉及到很多领域。特别是那种跨学科、各领域相互间的交集,都可以编成课程放在线上。现在的慕课还只是单向的,将来也有可能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比如,学习者会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帮助修订在线课程,使之更加完善,更加能够与时俱进。而且不同的学习者也可以在线上就课程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途径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通畅。

当然,这种美好的前景所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在线学习者需要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他们获得这种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来源是他们对在线课程的兴趣。所以课程本身是不是足够有趣,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学习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在的课程在这个方面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的。将来,那些较为枯燥的课程可能会被淘汰掉。或者将来线上自动筛选的功能会把那些无趣的课程拦截掉,使它根本无法上线。

让我们伸出双手,迎接慕课这个新客人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41697.html

上一篇:中国语文的学习
下一篇:文学是怎么回事
收藏 IP: 114.250.85.*| 热度|

3 曹聪 张骥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