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父亲学英语、教英语

已有 4543 次阅读 2013-7-13 12:4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学英语, 父亲, 教英语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看到父亲很喜欢学习英语。按说,父亲年轻时也是学过英语的,可是他总觉得他的英语不是太好,于是要不断地提高。不过,据我后来看到的,他提高的程度是有限的。当然,在我们小的时候,感觉父亲的英语还是很好的,至少他能够教给我们。在我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用一本当时大学生用的英语课本教我们学英语,课本的前边是语音,我印象深的,是第一课讲了四个单词,pen, bed, need, me。这不过是讲授字母e在不同词汇中的语音现象,主要是[e][i:]。但是大学课本的进度非常快,那时的课文,多有到人民公社劳动,还有纪念五一节的游行等。不过,那时的我,对这些课文根本就不懂,父亲讲的可能很清楚,但是我听的就是稀里糊涂。

可能父亲对我们的期望过高,在上初中的时候,父亲买了好几本英语小说简易本,以为我们能有多高的水平。其实我们那时差得远了。父亲买了这些书,自己也没时间看,因为都是长篇小说,即使是缩写,也有上万字。只有一本小册子,是《伊索寓言》,父亲下了点功夫。又是在小本子上抄单词,又是查字典,把单词的意思记在小本子上。有时间再给我们讲。“蚂蚁”(ant)这个词就是在这个时候记住的。

父亲自己学,也教我和弟弟学。我属于逆来顺受型,弟弟属于调皮捣蛋型,所以我挨打的时候不多。但弟弟因为学英语却没受挨父亲的打。父亲经常在早上带着弟弟在院子里念外语。邻居们看见多很奇怪。弟弟也受不了邻居们那些奇怪的眼神。后来打个机会,初中没有读完,就离家工作去了。

我一直不太明白父亲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的使命好像就是不停地学。1976年底,北京外语广播讲座开始播讲法语学习,父亲也很兴奋,终于有机会学法语了。但没过多少时间,他也学不下去了,还是回到英语上来。

父亲退休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英语学习上,各种广播、电视教学英语的书,他几乎没有不买的。就连后来忘了是哪个电台播送什么“工程师英语”,父亲也都要跟着学。每天早上六点,父亲准时打开收音机,调到英语学习的频段,就跟着学起来。他一边听,一边记。他记的东西都是在一张张我们看来是没有用的废纸上。时间一长,这些废纸就钉成一个一个小本子。钉得很整齐,让人看了,感觉确实是下了大功夫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留下很多他学英语时抄写文章和单词的这样的很多小本子,让要看了,不禁止感慨不已。

我的孩子和弟弟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放在我父母那里,父亲也很热心地教他们学英语。孩子们说不上有多大的兴趣,但反正跟着念,多少总能耳濡目染,受点熏陶。要说不管用,那不是实话,要说多管用,也不是事实。

70年代,还在文革时期,当时外文书店开始出售灵格风英语学习唱片,就是老式的胶木的那种。父亲让我在北京给他买一套。我买了唱片之后,还要给他买一台电唱机。结果没有电动力的,就买了一台手摇式的。放唱片前,先攥住摇把摇几圈,就跟给钟表上发条一样,给出一定的势能,然后唱片放上去,就播放出声音来了。放得差不多了,再把摇把摇上几下。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那套灵格风的教材是上海外语学院出的。其中有一段对话,是那段扁担的故事。这事最初的段子是董祥昆唱的京东大鼓,是说一个父亲送女儿去上大学,当然那时是工农兵上大学的时候。英语课本里有,后来法语广播讲座里也有这一段。只不过形式略有变化而已。

到了80年代,磁带录音机也被引进到中国来了。最初的录音机是板砖式。父亲花了四百元买了一台。这价码放在现在,也是很贵的。但是父亲为了学英语,不在乎这点本钱。只是这块板砖没用多长时间,不知是坏了,还是不好用了,反正后来我再也没见到过。后来用的双卡录音机。但父亲只把它作为听英语广播讲座的收音机使用,录放音的功能基本被省略掉了。

父亲过80岁生日的时候,我送他一套微型音响。其中功能较多,除了收音、录放音之外,在广播中还有短波频道,能收BBC International的广播。另外也能放CD。但父亲对这台微型音响似乎极不感兴趣,还是坚持用他那台极老的双卡录放机。

多年来,父亲一直是听英语广播讲座,或者观看电视中的英语讲座。他到底提高了多少,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他也不怎么搭理外国人,不跟外国人搭腔。所以我们就一直弄不懂他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到底是想干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07720.html

上一篇:大学到了儿是干什么的?
下一篇:读《鬼吹灯》
收藏 IP: 114.246.169.*| 热度|

4 曹聪 朱晓刚 王浩 qqlist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