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与师生漫谈科研2:我该做科研吗? 精选

已有 14310 次阅读 2013-6-26 15:1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我觉得您总结的这些东西的最大受益者,在科研上不说是做出了大成就,至少应该是中等以上水平的。

李:这种人才更会有共鸣。你是不是想说,对科研新手意义不大?

学:也不是,我觉得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看完这个之后立志不做科研了。

李:这是坏事吗?

学:有可能是好事,因为这个东西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适合做科研的,一类是不适合做科研的。

李:当然也不一定,如果他没看过,做科研也许还行,这么一看,就不做了。我老是在强调兴趣。做科研需要大力以赴甚至全力以赴, 如果不是乐在其中,何必自讨苦吃、折磨自己!如果不能从中取乐, 何苦从事科研! 做科研就得与之成亲,好比与一位名门之女结婚,名声虽好,期望却高,如果缺乏爱情,这种结合只会是痛苦,甚至苦不堪言。不感兴趣、图报酬而做科研肯定得不偿失,因为付出得太多,得到得太少。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没做过就比较朦胧,不能肯定兴趣的大小。把做科研说得太玄,他就不踏实,有顾虑:李老师说兴趣最重要,我好像没那么大。其实,科研兴趣是慢慢增强的。少年胸怀大志的人不少,但像孔子那样15岁就有志于学的不多。我有志于学是在读研期间才开始逐渐加强的,那时曾为此写过一首七律,其中有四句:“逗思事物时时见,极目峰途渐渐清。傲骨虚怀融一体,宗师报国争再生。”我自认为适合于做原创科研,是在博士临毕业前才逐渐明朗起来。注意,我读博士费时颇久:从1985年开始,直到1992年才拿到,一开始在国内做直流输电中的高电压技术,出国后经过电力电缆绝缘材料,最后落脚于控制与系统,中间还在加拿大访问一年。所以,我是有相当经历之后才比较肯定。有些人更容易被环境、约束左右,相对来说我更独立一些,天性比较喜欢做感兴趣的事,逐渐觉得这对从事科研不错。

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所谈的各种方法策略,不少是努力方向,包括我本人也不能始终都按这些方法策略去做,时不时有些偏离也在所难免

总的来说,只要不太愚笨或厌恶科研,很多人都有能力从事科研,只要勤奋努力,都会有所成就,差别只在于成就有多大。而成就的大小,还有赖于机遇。在不懂不会的人看来,科研似乎很神。其实,科研没有什么了不起,就像骑自行车一样,经过适当练习就会了。正如苏轼《观潮》一诗所阐述的道理一样:“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啊,庐山烟雨和钱江潮不过如此,但也正是如此。有些从事科学方法论的人自己不骑自行车,却在研究自行车和怎么骑车,甚至把每个动作都分解开来研究。当真套用这些研究成果,肯定会翻车、摔下车来。骑自行车确实很“玄妙”——只有两轮,居然不倒!

学:如果决定投身做科研,应该怎么办?

李:我们的座谈不都是在说怎么办吗?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倡“境界说”,他多次得意地说:古今成大学业者,必经三种境界。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借用晏殊《蝶恋花》的句子,大概是指登高望远,一览无余,把握学术方向。这是关键的起步,不可掉以轻心。这不容易,连王国维本人也一样,他一开始有志于哲学,多年后才转的。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蝶恋花》中的名句,指痴心于此,呕心沥血,不懈努力,百折不饶。痴迷就会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思维敏锐,探幽索隐,发现深藏不现的关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如果为治学茶不思、饭不想,“衣带渐宽”(逐渐消瘦)“人憔悴”,还是“终不悔”,必能成功。马克思也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我更喜欢王国维的说法,它强调痴心,而马克思的名言则有“苦”意。做科研要以此为乐,不以为苦,至少应该是“爱挑的担子不嫌沉”。越痴迷,精力就越集中,就越深入,对周围事物的感悟就越迟钝。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半夜突有所悟,穿着单衣捧书而读,隆冬严寒竟不知寒冷,直到清晨被佣人发现,因而必定大病一场。但他“终不悔”,屡屡再犯。第三境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王国维一再错记为“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句子,用在这里应该是指踏破铁鞋,四处寻觅,由第二境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登上绝顶,一览众山小。而这只有在避俗离群的“灯火阑珊处”才能达到。

教:有人说,科研有四个阶段:准备、探索、豁朗、验证,而不是三个阶段。说王国维忽略了第四阶段。

李:早先说过,庞加莱也许是提出准备、酝酿、顿悟、验证这科研四阶段的第一人。不过,这是指做科研的阶段,而王国维说的是成为学者的三阶段,它们有所不同,都颇有道理。与此类似,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在《思维术》中说思想有五个阶段:感觉疑难,指定问题,拟设解答,引申解之含义,实地证实。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有四个阶段: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反思回顾。还有人总结成IDEAL的五个阶段:鉴别问题(Identify the problem),定义并表达问题(Define and represent the problem),探索可能策略(Explore possible strategies),执行策略(Act on the strategies),回顾和评估效果(Look back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ctivities)。这些提法都大同小异,也与我所说的科研四要素(问题、描述、解法、评估)相通。

学:如果决定投身做科研,但最终没做出什么成就,那不惨了?

李:我强调享受过程,而不是最终成就。西方线式思维重视本原和终点,而中国传统环式思维注重过程。所以,我的这个观点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如果你这么在乎成功,不妨听听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对于科研来说,即便是天分极高之人,取得确有价值之成就的几率也很小……对此,只有一策解围:投身于一个与你本性相符的实际工作,业余用于科研学习。这样,即使没有缪斯的青睐,你的生活也能正常和谐。(In striving to do scientific work, the chance—even for very gifted persons—to achieve something of real value is very small…. There is only one way out: devote most of your time to some practical work… that agrees with your nature, and spend the rest of it in study. So you will be able…to lead a normal and harmonious life even without the special blessings of the Muses.)当然,他所说的“确有价值”,在旁人眼里,恐怕是“极高价值”。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2:发展必好无疑?


与师生漫谈科研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门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塔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702602.html

上一篇:与师生漫谈科研1:我有科研之才吗?
下一篇:与师生漫谈科研3:逻辑推理的作用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5 许培扬 曹建军 曹裕波 于向前 陆泽橼 李伟钢 马宏宾 唐常杰 杨贵军 李宇斌 沈小梅 fsdw monodrama ccgoodluck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