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地震异常:超常的高温、干旱、龙卷风
杨学祥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根据热红外气温监测,地震前一段时期,四川震区的气温比常年高出了9℃”,高建国说,地震蕴育是一个很长的时期,积聚了巨大的能量,是否正是在这样一个地下热量释放的过程中,地表温度的偏高吸引了台风的到来呢?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耿庆国也提出,有研究表明,大地震发生前,由于积累的巨大能量,可能改变台风的走向,引导台风推进。例如唐山地震前,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一次台风,一直北上至华北。而汶川8级地震前,强大飓风也有可能是受到8级地震的引导,而转向登陆缅甸。
http://www.ahnw.gov.cn/other/2009323/Content.asp?ContentGUID={B56A3E8C-0483-4031-8CC5-F5F0860C1A8F}
科学家研究发现飓风或可引发地震。这项新研究并非分析飓风与地震活动之间潜在联系的首个工作。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地震学家Shimon Wdowinski表示,他曾发现在袭击中国台湾的极其潮湿的热带气旋与3年后发生的大地震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烈的相关性。Wdowinski认为,这样一场风暴余波中的滑坡残骸的侵蚀引发了断层载荷的一次改变,并最终形成了一场地震。这些研究工作尚未发表。但2009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另一项由美国和中国台湾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已经找到了慢地震——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中发生的地震——与中国台湾热带气旋之间的一种类似联系。
http://discovery.163.com/13/0422/10/8T2DOIRN000125LI.html
从2011年开始,美国相继经历了干旱、高温、强龙卷风和暴雨的袭击,这是灾害链的自然发展过程,形成典型的强震异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关报道:
美俄克拉荷马州再遭龙卷风死亡人数升至14人
2013-06-02 16:36:11 人民网记者:摄影:我要评论
字号:T|T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晨报、重庆晨网稿件外,本文为网站转载稿件,内容与重庆晨报见报稿件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俄克拉荷马城5月31日又遭超猛龙卷风袭击
·绕城经济带高峰论坛·五大同心工程有奖征文·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第四届重庆读书月活动·2011晨报盛夏生活季·生态珍品中秋送礼佳品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2日报道,继5月20日龙卷风重大灾害后,31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府俄克拉荷马城再次遭到超强龙卷风袭击,伴随而来的还有暴雨、洪水和冰雹,截止本文发稿之前,死亡人数至少达到14人。
俄克拉荷马法医办公室已公布了9名俄州遇难者,并称还有5名遇难者未被确认身份。其中包括密苏里州公布的3名在洪水中死去的遇难者,以及在洲际公路上被困车中遇难的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
据统计,美国每年平均遭遇1200次龙卷风,多发生在中央大平原地区,包括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及得克萨斯州等。5月20日,破坏力达顶级的龙卷风已在俄城摩尔市夺去24条生命,受灾人数达33000人。美国国家气象服务局警告,美国已进入飓风多发时节,一个携带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的风暴系统还将继续威胁美国中部地区,预计将于2日下午抵达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
编辑:CBNEWS
http://www.cqcb.com/world/2013-06-02/3000816.html
||| 推荐到群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