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博文“通识教育”发表后,收到了很多支持意见,也收到一些反对意见。对于给予正面评价的博友们,我深表谢意,你们的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我也感谢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人,一方面,你们让我保持头脑清醒,另一方面,你们的意见促进了我更加深入和完善的思考。我对反对意见都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会去删帖。我在一个有2万注册会员的专业论坛做版主已达7年,我从来没有因为不同的声音动用自己的“权力”去删除任何帖子。抱着这样一个思想,我在所管理的版块的长期置顶帖中提出了本版的“理念”:“让大家在本版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论是管理员还是普通网友、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在这里平等地交流和辩论;对于有些乍看“荒谬”的言论,鼓励大家用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它们,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种声音,我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多样化的环境毕竟是美好的。”
上篇博文的回复中,有位博友(outlookiiiii)这样批评:“博主的文章毫无新意,对大学教育的现状只是臆想。现在根本不是通识教育缺失,而是专业知识太少,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失业。” 如果你要学专业技术,那可以去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应当是崇高的,一个人要接受“大学”教育,就要有接受那些职业技术学院没有的教育。这就是“大学”的一个本质问题:是不是一个学校有教室、学生、教师、图书馆,就是大学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参加社团、没有去学校的音乐厅或文体馆,不看看《老友记》等美剧、不看一些经典电影,天天抱着专业课,这算是大学生活吗?谈到就业,我们不要仅仅盯着自己专业,到头来担心找不着工作。有多少人是因为专业知识不足找不到工作的?本科学到的那点专业知识,将来有多大的用? 如果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是需要到研究生阶段的。
博友的不同声音,等同于另一个问题,对于一个理工科生,为什么要读文史哲等“闲书”?有什么用?总的来说,阅读闲书,有助于锻炼表达能力,因为你有了“谈资”,阅读有助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还可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但是,如果我们光把这些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告诉一个在疑惑是否要阅读闲书的学生,是无法说服他们去阅读的。我们需要提供一些身边实实在在的阅读者的经历,让犹豫者自行选择。
以我接触过的几个人的案例来说明,他们4个都是我在那个专业论坛认识的。
A君:我们专业论坛多个版的版主,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北大历史系硕士,中科院植物所的植物学博士。照我的一个师兄的评价:A君天资高,又非常勤奋,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每次出差坐火车等闲杂时间都用来阅读,现在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科普作家。
B君:跟我共同做同一版的版主多年,北师大生态学博士。他和我都是2007年从外地来到北京读博,是我阅读方面的学习榜样。那时,我仅读过50来本闲书,他已经读过200多本。六年过去了,我的阅读量已有200本,而他现在已阅读的书籍差不多有我的两倍,为365本(豆瓣记录)。去年他成了杨澜主持的一期栏目的嘉宾(后附照片),近两年有很多媒体采访过他。这是因为他是“拖延症”互助组织“战拖会”创始人,“拖延症”一词定义者,管理国内最大的“拖延症”社区兼词汇发源地数年(会员共有16万)。这应该得益于他在进化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课外“知识,以及他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就是我在“通识教育”中提到的,大学教育,除了教给人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培养未来各领域的“领袖”。
C君:清华大学生物学本科,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他是我的豆瓣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也是我过去几年的学习榜样。他2008年就已经阅读了150余本书,我经常会关注他的阅读书目,如果自己也感兴趣,都会买来或借来读。他硕士毕业后,被美国好几所大学录取,最后他选择了斯坦福大学。他当初婉拒了一个老太太亲自给他的offer,后来,老太太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如C君在《尘暴》的书评中所写“Worster(作者)既不是一个生态学家,也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或许正是由于他只关注于历史的循环演替,而没有陷入现代技术的沼泽,才得以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富穿透力的目光来跨越狭隘的所谓“专业”的藩篱,从历史中来探询现实问题的根源。”试想,如果作者仅有历史学知识,或生态学或经济学知识,能从生态的角度对我们的历史,以至我们的未来做出这样的解释吗?
D 女士是我在读硕士期间结识的好友,她那时在北大生态系读大四,我在中科院华南植物所攻读硕士。她跟我聊了很多人文方面的东西,聊到在北大上演的某歌剧时,她几乎是给我唱出来那些著名片段,对我触动很大。那时,还送我一本好书,《醒来的森林》(译者是李总理的夫人)。她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本科毕业后去欧洲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
质疑“读那些闲书有什么用的”,以及未能回答该问题的,常常是没有大量阅读经历的人。我通过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经历告诉大家,读这些闲书很有用。我们有时候不要太功利了,该给自己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呼吸空间”,多汲取不同学科的知识,获得不同的视角,融会贯通,再以科学的统一思维方法,来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注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