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藏发展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之一。近期,笔者采取一定的方法程序对9所不同类型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图书馆纸质馆藏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印象为:纸质馆藏量年年增长,借阅量年年下降,利用率年年下降。有的学校还很不协调,亟待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笔者拟选取某省属地方本科院校(简称H校)作为一个“个案”进行剖析。
关于文献利用率,有许多种表述,比如图书利用率、藏书利用率、馆藏利用率等等,定义繁多,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指的文献利用率是指某一年,该年全部馆藏地的借阅量(同一册书或刊,当借阅次数多于一次时,仍计为一册)除以截至该年12月31日拥有的可借文献馆藏量所得的百分数。
H校可借文献馆藏量(也就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所有纸质馆藏)2003年至2012年这10年的情况是:2003年为41.5万册,2012年为137.7万册,2012年为2003年的3.32倍。H校图书种数为31.1万种,平均复本4.42册。2004-2012年的各年环比增长率:45.3%、23.0%、29.2%、21.8%、2.3%、3.2%、3.9%、3.9%、3.5%。2006-2012年各年借阅量为150695、170475、160776、126360、105567、97221、81539。2006-2012年文献利用率分别为:15.71%、14.59%、13.45%、10.25%、8.24%、7.30%、5.92%。所有年份借阅量为507053,利用率为36.8%。(一所985高校2012年可借文献馆藏321.2万册,借阅量50.1万册,利用率15.62%。一所师范类省属本科高校:馆藏量242.3万册,借阅量127.7万册,利用率52.72%。)2006年至2012年被利用图书平均每册被借阅次数:2.92;2.92;2.44;1.92;1.72;1.72;1.59。2007年为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年,其时折合在校生人数约为1.6万人。H校2003-2012年,有效读者人数约2.2万人。“有效读者”人年均借书最高年份为2007年,22.6册次;最低为2012年,5.9册次。
H校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为什么那么低?除了网络化数字化大环境的影响,可能的影响因素还有:本科评估;“新书借阅中心”的建与撤;多校区(校区功能不断调整);馆藏地设置(藏书结构);书目数据质量;图书馆环境等等影响因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最主要的。据文献报道,其时,图书数量盲目增加,打乱了图书馆藏书长远规划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图书馆想尽办法来增加馆藏。“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购书量大,无暇顾及书的质量,只为完成评估指标, 不管是否符合本校专业和各学科需要,盲目购买。 更有甚者,为了凑数量,有的图书馆大量购买大打折扣过时的特价书, 有的盲目增加小说、人物传记的副本量,结果造成该买的没买,不该买的却在书架上堆成排, 不但占用了图书馆的有效空间,还给图书管理带来了不便,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其次是从教材科调拨多年剩余下来的过时的旧教材,这些教材数量多、复本量大,虽然摆在书架上整整齐齐但却无人问津, 占用了图书馆大量的空间,最终也只能成为‘死书’。 再次是动员全校广大师生捐书。 众所周知,这种形式所捐之书大多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多数没有利用价值。 如学生捐的公共外语教材,同一种书的副本就有上百本,而且有的书已经被画的乱七八糟, 还有的书要么只有上册,要么只有下册,大多无法编目利用,但为了凑数也只好给个财产号入室上架。”,“突击加工新书,质量无法保证”,“新书加工任务, 不得不委托书商进行加工编目。 有些书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磁条、条码和书标,给图书馆今后的管理留下了隐患。”,“一个专业、一个学科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图书馆藏书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也应该是同步的, 高校只有对图书馆有计划地、连续地逐年投入购书经费,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然而有的图书馆为了达到评估标准提前预支了以后几年的图书购置费,今后几年的所谓‘时髦书’、‘畅销书’却无力购买,到那时广大师生也只好是望书兴叹了,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图书馆未来资源的短缺, 无法跟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同时也阻碍了图书馆持续有序发展。”。还有一重要影响是,H校图书馆多年来,中止了(或者说不敢)开展馆藏剔旧工作,馆藏快速增长,馆藏空间紧张,馆藏利用环境每况愈下。以上种种,可以说本科评估给H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留下了后遗症。
如何提高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关研究与实践探讨,1980年代比较多,不少理念与对策其实并没有过时,比如三线馆藏制、图书宣传、阅读推广等。当务之急是:1、针对低利用率文献采取必要对策,该集中存储集中存储,该剔旧剔旧;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图书流通岗位队伍建设;3、重视阅读推广,数字阅读值得关注,纸本阅读时下尤其有必要关注。
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的“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图书、为最多的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选择的准则,宜作为馆藏建设的指导思想。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数字馆藏(或许更准确的表达为数字资源)的发展对纸质馆藏的发展已然形成强烈的冲击,然而,纸质馆藏的建设与服务,在较长时期内仍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
以上思考,尚待进一步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学者先进,不吝教正。
延伸阅读:
王启云.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状况的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7059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