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听学术报告与做科研相似,仍然是四要素:问题,描述,解法,评估”。先搞清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目的用途何在?意义多大?是否值得?是否清楚?接着审查描述:是否妥当?有否缺陷?可否改进?应否另起炉灶?然后再看解法:为何如此?何以可行?与它法异同何在?主要利弊及其根源?可否另辟蹊径?最后看评估:是否令人信服、公允?效果有多好?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办?这个问题像哪个问题?可以用上哪种方法?应不断自问自答,积极主动猜测、预期下文。带着批判的眼光,不轻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和结论。多想想这些问题,就不至于被演讲者牵着鼻子,走得晕头转向。有重要的疑难,不妨提问,国内听众往往比欧美听众的提问少。
学:不少报告,我们往往听不太懂,所以不敢问。
李:应该问,除非你是听众中特殊的另类,或者完全茫然不知所云,毫无希望听懂。如果照理应能听懂而听不懂,比如你是一位典型听众,那更该问,特别是一开始讲报告的主题时。既然你是典型的听众,听不懂,错不在你,而在演讲者,你不懂,其他人恐怕也不懂,也许很希望有人问。比如,我常常为了搞清问题和描述而提问:感兴趣的到底是个什么问题?目的何在?打算如何用最终结果?为什么这么描述问题?等等。我在美国读博时,有位教授说,每次听报告,最好至少问一个问题。他也确实是这么实践的。我觉得,最好改为:每次听报告,力争问一个好问题,这有助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要牢记报告的主题:报告的标题大都能提纲挈领,记牢它,才能纲举目张,它为思考、质疑提供航标。
学:不少报告听不懂,也许是基础不够。
李:一方面,如果你提问,有水平的报告人发觉你基础不够,就可能降低对基础的要求,或者当场简要补充一些关键知识。另一方面,听报告之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做些准备:粗略了解报告的背景,简要复习相关内容,特别是基础知识。如果能想想有关背景的一些基本问题,那再好不过了。如果学过相关的知识,那最好翻翻,刷新记忆。这些准备办法,我年轻时试过,主要是在读博时。一旦这么准备过,效果大不一样,时间不用多,往往十来分钟就够了。听报告应大处着眼,力争领会思想,抓住上述四要素,有些细节没听懂没关系。多听报告,便于开阔视野,受到启发,拓展知识的朦胧边缘。
学:与此类似,课前预习好不好?
李:预习比上面说的这些准备工作更有针对性,当然也就更有好处。预习也应着眼于全局,抓住重点,多注意问题的本质,其意义如何,难点何在,等等,不要太拘小节细处。临上课前最好花一两分钟回想一下预习的内容。有了预习,听课时就易于宏观把握,留心费解之处,巩固已懂之处,大大改善听课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匀出时间预习后面的内容,达到良性循环。不过,对于上课讨论较多的课程,预习并不一定好,因为“正确答案”会束缚思想。
学:上课做笔记好不好呢?有人说要做,有人说不要做。
李:这因人而异,你不妨试试不同的办法。课堂笔记对于集中注意力,记牢公式内容,增长知识,特别是针对考试的学习,确实大有好处。但是,做笔记会抢走思考的时间,所以做笔记不大适合于想要真正学好、成为学者的学生,尤其是当老师所讲的跟课本差不多时。听课时往往是首次接触该内容,“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有志向的学生应该特别珍惜这个机会,积极思考,尤其着眼于基本问题,而不应把注意力花在记笔记上,特别是大段抄写课本中能找到的内容。要记笔记,最好着重记自己听课时的疑问、感悟和老师所说的看穿、点破的“大话”。只可惜老师大多不会不愿或不敢说这类“大话”。注意,我们整个座谈所说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做科研、当学者的学习,而不是怎么才能多快好省地拿到学位。如果只是为了拿学位,那我说的这些就会“误人子弟”。总之,简单地说,成绩不好或不爱动脑的学生得做笔记,中不溜秋的学生做笔记利大于弊,有抱负的学生不宜做通常意义的课堂笔记。注意,与课堂笔记不同,做读书和科研笔记大有好处,既能帮助记忆,又会刺激思考,还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掌握,尤其是知识的明确化和精确化。古今中外,有不少著作其实都是基于读书笔记。
话说回来,不要把我说的这些太当一回事。它们对你未必有多好,因为你我情况差别不小。比如,我们当学生时,课本一般要读几遍,往往是课前预习快速读一遍,课后仔细读一遍,做习题时有针对性地读,考前复习时再认真读一遍。此外,不仅读参考书和其他书,而且还可能超前学习个别特别感兴趣的课程。现在有几个学生这么干?不仅如此,我听说有一门课很难学,为了锻炼和测试自学能力,还故意在假期中自学它,后来竟因此通过测试而免修了。话说回来,这样做虽然锻炼了自学能力,其实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不好,因为是集中学习,而且做的习题不够多,印象不深,容易忘。
学:你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用于学习呢?
李:那时没有互联网。互联网嗜“时”成性——最会吞噬时间(big time sucker)。人们明明知道,却欲罢不能,还是要源源不断喂给它大量时间。互联网带来的革命,在便利芸芸众生之时,也将摧毁不少有望成为精英之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老是漂浮在网络海洋之上,自然难免慢性脑子进水。所以,如果说电视催生了大批消极被动懒惰的电视迷(couch potato),网络则促成了海量网民的浮躁短视肤浅。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