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云南4年连旱几成定局:长期抗旱准备的建议被忽视

已有 3486 次阅读 2013-2-26 14:5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象干旱, 构造干旱, 云南干旱, 长期准备

云南4年连旱几成定局:长期抗旱准备的建议被忽视
      杨学祥
    2013年的云南,4年连旱已成定局。干旱的再次来临,不仅影响到了生产生活,也让自然环境再次遭遇了重创,人们再次深受干旱之痛。
    我在2010年3月26日指出,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这不是空穴来风。
云南严重干旱:异龙湖出现31年最严重枯水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2-26  内容来源: 央视新闻频道<!--enpproperty http://v.china.com.cn/news/2013-02/26/content_28059993.htmv.china.com.cn关注2013-02-26 08:05:39.0tianmai云南严重干旱:异龙湖出现31年最严重枯水期云南 干旱 异龙湖 水位 枯水期 石屏县云南异龙湖现31年最严重枯水http://vdl.china.com.cn/test_tianmai/CCTVNEWS/2013/02/26/CCTVNEWS_1500000_20130226_1206849_0_42.mp410007119363国内新闻</nodename>/enpproperty-->

  云南:连续四年遭遇严重干旱·异龙湖——水位大降 出现31年最严重枯水期  

  晒干的螺壳裸露在龟裂的泥土缝隙中,打鱼的小船躺在干涸的湖底,几个村民背着割草机在里面忙碌着。水位下降3米,蓄水量也只有寻常时期的四分之一,连续四年的干旱,让石屏县异龙湖自1982年彻底干涸以来,进入了最为严重的枯水期。

  异龙湖:蓄水量只有常年四分之一

  异龙湖是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之一,进入盛夏,湖内荷花争奇斗艳,已经成为石屏县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旅游资源。但现在,荷花看不见了,原来生长荷花的地方,已经长满了比成年人还高的杂草,湖面大幅缩减,随处可见龟裂的湖床。

  罗色湾地处异龙湖中段,湖对岸是大水村,以前两个村子来往除了绕湖走陆路之外,只能靠小船来回摆渡。现在连接两地被当地人称为稀泥埂的湖底已经裸露,“如果再有20天不下雨,稀泥埂上就可以走人了。”异龙湖管理局的罗少阳局长说。

  异龙湖水位正常应维持在1414米左右,而现在只有1410.89米,水位下降了三米。该湖蓄水量最多的时候是1.16亿立方米,正常时期蓄水量基本维持在9000万立方米,最近几天测量的结果只有2292万立方米,只有正常时期的四分之一。“异龙湖自1982年枯竭以来,再次进入严重的枯水期。”罗局长说。

云南社科院专家:云南4年连旱几成定局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09:42  作者:  来源:云南网
郑晓云。
    2013年的云南,4年连旱已成定局。干旱的再次来临,不仅影响到了生产生活,也让自然环境再次遭遇了重创,人们再次深受干旱之痛。
    现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国家水利部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社科院院长助理的郑晓云研究员,在旱困云南的2010年年初,带领专家组成员赶赴云南各旱区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云南3年旱情的详实调研报告。
    他认为,今年旱情依然严峻,连续4年干旱已成定局。治理干旱若依旧采取因旱治旱的短期行为是不行的,“必须做好长期准备,通过建立应对旱灾长效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云南干旱治理及修复工程规划等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之道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干旱治理规划
    2012年底,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干旱研究专家组在云南调研时对郑晓云领导的干旱课题组从多角度综合研究干旱影响及治理给予了较高评价。
    省社科院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干旱的成因是综合性的、长期的,应从多角度来研究干旱,4年连旱凸显出了几方面的主要问题,解决之道则是制定出有效的治旱长效机制。郑晓云提出,治理云南干旱需要有新的思维,而不是因干旱而治干旱,要建立长效机制。
找出短板
用水结构不合理 用水效率低
   云南省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2010年水资源利用率仅为7.6,其中农业的用水效率仅为48.99元GDP/立方米。相关资料显示,自干旱以来,许多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采用滴灌技术,2009年大旱时,全省大力推进五小水利建设,仅水窖就已经修了300万个。但是,郑晓云认为,在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方面和建设五小水利设施方面我省仍有欠缺。
    郑晓云说,国外家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非常先进。云南农村收集雨水的方法单一,效果不好。今后要推广雨水收集的技术,提高利用效率。“300万个小水窖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我们不仅要把水窖建进每个农户家中,还要建进田间地头,建1000万个小水窖是云南解决干旱问题的重要目标。同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节水技术。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从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2010年云南省因旱灾用水总量下降了3.4%,其中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减少了71.3%和11.3%,但是工业用水却增加了15.3%。保持工业持续发展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但工业发展对水的刚性需求,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也加剧了干旱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因此,如果不改变当前的发展方式和技术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还将进一步加剧,旱灾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旱灾也将存在一定的长期性。
缺乏防灾减灾准备和应对能力
   “缺乏防旱减灾准备和应对旱灾的能力是旱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关键。我们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抗旱胜利。”郑晓云认为,干旱是一种难以把握、缓慢发作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国际经验显示,正确认识干旱的长期性,改变当前的干旱管理,树立长期防旱减灾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预防性的风险管理,能有效抵御旱灾风险和降低危害,这是云南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271.html

上一篇:2013-2015年是流感爆发强度增强的敏感时期
下一篇:云南四年连旱的科学悲剧:17年前的警告被“雪埋”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钟炳 oxygen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