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章﹕万圣节
2001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三
今天是万圣节,是孩子们穿戴上花花绿绿的服装和面具,化装成妖魔鬼怪、或者是天使、公主之类的童话人物,挨家挨户讨糖果取乐的日子。
据说万圣节起源于罗马人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人们将南瓜雕空当灯笼,雕出一个笑嘻嘻的、大眼睛、大嘴巴、圆圆胖胖、憨态可掬的笑脸,来表达丰收和欢庆。同时,人们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各种动物鬼怪,要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更积极、喜庆、和快乐。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也从传统的鬼怪、巫婆、黑猫等,延伸成五花八门的任何角色。
万圣节在孩子们的眼中,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一降临,‘鬼怪’便出动了。记得以前我刚到美国来时,也跟着姐姐及她的同学们一起出去讨糖。一大伙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结伴跑出去,满街乱逛。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Trick or treat!Trick or treat!”,意思是问:“你要恶作剧?还是给我款待?”。每家人都会开门笑脸相迎,赶快给每个孩子的篮子里放上糖果。据说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孩子们就会干点小坏事。当然,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只是去讨糖果,从来没有搞过恶作剧。
可是,今年的万圣节不太一般了。纽约911恐怖攻击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接下来的炭疽热、东南亚观光景点的爆炸事件等等。家长们再也不敢对孩子们放任自流,孩子们似乎也不太敢夜里到处乱疯。
不过,我仍然准备了一些糖果。下班一回家,就拿出来,在家里等待着‘野鬼’上门。萨沙呢,照例地一如既往:不到半夜不会见人影。
天快黑时,倒也还是零零星星地有几群“鬼”来敲门。
第一次是三个已经像是高中生个头的人。其中两个扮成海盗,另外一个则扮成巫婆。
有一次,来了一大伙,估计是几家人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们。大人和小孩都戴着面具,穿着化装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看见十几个动物的头:有兔子,有老虎,有狮子,还有北极熊,……像是到了动物园似的。不过,动物当然不会齐声吼叫:“Trick or Treat!”,然后,大把大把地从我的用塑料做成的南瓜形状的蓝子里抓糖。一蓝子糖顿时被抓去了一半。
就住在我的公寓楼上的爱尔兰人约翰也带着他的小女儿来了。女孩还不到两岁,也扮成了一个小白雪公主的模样,羞答答地站在门口咕噜了一句“Trick ”,然后拿了两块糖,就急忙奔回身后爸爸的怀里去了。一个洋娃娃,真是有趣又可爱之极。
之后,“鬼”的声音越来越少,大概都回家去了。看看表,已经过了九点,该差不多了。
这时,却又响起了门铃声:叮铛,叮铛。
呵,门口站着一个“歌剧魅影”中的蒙面人,一个灰姑娘故事中的美丽女巫,一个小小的彼洛克。三个人只靠服装装扮,未带面具。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这是马可、麦克和“笑阿姨”。
“嗨,你们好!肖阿姨,你倒是童心未泯啊。妆化得好漂亮。”
我倒不是故意客套地恭维肖阿姨,她今晚看起来起码年轻了十岁。身披一件淡兰色的薄纱披风,头上戴着嵌满了闪亮闪亮东西的皇冠式的帽子,脸上画得白白粉粉的,手上还拿着一根也是闪亮闪亮的魔仗,显得庄重,高雅。哪像平时常见她时的那种老太太模样?
肖阿姨听后大笑:“我就是喜欢美国人这种童心不老、永远天真的性格。今天也来尝试一次。”
将他们三个‘鬼’让进屋里。马可和麦克玩扑克牌。我和肖阿姨聊天。
“好久不见了!你不是已经回中国去了吗?”我问。
“对呀,我一直都在北京,是昨天才飞来美国的啊。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来接麦克,只在这儿呆三天,明天我就和麦克一起回北京去了。”
“麦克的妈妈呢?有消息了吗?”
“没有确切的消息啊!” 肖阿姨眉头一皱,叹了口气。
“唉,这婷婷从小就是一个奇怪的孩子,性格完全不像我。脑瓜子里不知道想些什么,也不早点提出和马可离婚的事。她也不太和我通消息。”
我从未见过马可的妻子,也就是肖阿姨口中的‘婷婷’。我只从马可那儿得知她很能干,马可过去提到她时是一脸骄傲的表情。
肖阿姨又说:“不过,婷婷和她妹妹媛媛倒是有点来往。媛媛有次来电话说,有时候在纽约市里见到她姐姐,打扮得非常时髦,还经常出入高级名牌首饰店。媛媛也不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只说她看起来很富有,也不知道从哪儿赚了不少的钱。”
“她怎么在纽约?我听马可说,她原来不是在这边的一个公司当经理吗?”我感到很奇怪。
“是呀,好好的日子不过,也看不上马可。马可有一次和她通上了电话。她对马可说,她已辞去了这边的工作,现在在东海岸闯天下。还说,过几个月会来解决与马可的问题。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啊,原来是这样。我和马可在公司虽然天天见面,却从来没有好意思去过问他的私事。倒是这次从肖阿姨这里知道了个大概。
肖阿姨又兴高彩烈地谈起了她在中国的事:“萨沙没有告诉你吗?他们公司,哦,也就是我们公司,筹到了一大笔钱。我这次回去,也起了一些作用。不过主要还是靠马教授 …… ”
“哪个马教授?”
“就是马片之,他不是伯克利的教授吗?所以大家都叫他马教授。”
我觉得很奇怪,据萨沙说,马片之在伯克利连博士还没有读完,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伯克利的教授呢?不过,我不露声色,只是说:
“听说马片之外交能力特强。”
“对对对,他居然有本事搞到了XX部的部长的签字。最后XX部就投资了这个项目。说是说投资,但却不占股份,无利息,也不用偿还,只是名义上挂上XX部几个成员的名字就行了。多好呀,这投资中的第一批,五千万人民币,都已经打进公司的帐号里来了。”
哦,原来如此。难怪前几天萨沙提到他的中国公司,显得挺得意的。
麦克在那边吵着要吃讨来的颗颗糖,马可不让吃。我问为什么。马可说:“这种糖没有包装纸,既不干净,又有危险。现在啊,可不比我们小时候过万圣节的那个年代,那时候多安全呀,万圣节的晚上小孩子们多快活呀……现在呢,又是生化武器,又是碳疽粉末什么的,新闻里面也天天在说,过万圣节时要特别小心啊,不要随便去敲不知底细的人家的们,没有包装纸的糖不要随便给孩子们吃……”
马可感叹了半天今不如昔,不过又摸摸儿子的脑袋说,反正还好,麦克马上就要随外婆去中国喽,中国好,中国没有恐怖攻击,中国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枪击案……
唉,这 恐怖分子太可怕了。至于中国,是不是安全些呢,我也不知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