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0:迷雾中的灯塔 精选

已有 12904 次阅读 2012-11-30 14:2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道逢岔路迷茫处,何去何从?满天星斗眼花夜,救星安在?


李:下面讨论另一个话题。先提一个问题:在求解一个难题时,即使已经弄清问题,还是会有岔路口,有多条路、多个方向可选择,怎么办?是这种办法好,还是那种办法好?这在做研究时经常碰到。更一般地说,不限于学术,可以是其他问题,有多个选择而迷茫时,怎么办?如何定夺?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选择。比如我的一些毕业生,有时会有不止一个就业机会,问我哪个最合适。

教:一般都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这对你更自然一点,你更喜欢一点。

教:有选择是件幸福的事,很多情况下你没得选择。但是选择太多也是件痛苦的事。我觉得这得凭感觉了。

学:这有点评估的思想在里头。判断自己各方面的得失也是个评估的过程,一般只能定性地分析,很难定量。

李:关于选择,关键在于到底想干什么,目的是什么。迷茫时就该找这个东西,只可惜有的人连目标也不清楚。说到底,我的建议是,

牢记目标——目标是迷雾中的灯塔。

关键在于: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解要派什么用场。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其名著《Leviathan》(《利维坦》)中说:在所有行动中,要经常把想要的作为追求途中全部思想的指南。(In all your actions, look often upon what you would have, as the thingthat directs all your thoughts in the way to attain it.)目的在哪儿,就往哪儿走。目的明确,会指引方向,帮你穿过迷雾。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其实人们经常因迷茫而茫然失措,就是因为不会用它。这与前面所说的“首先搞清问题到底是什么”相通:搞清问题就是搞清目标。目标启示手段。(Theend suggests the means.)比如一个假设、方法好不好,要看对目的好不好。另一方面,不少问题没有对各种用途都效果良好的通解。但如果求解目的明确,解的用途清晰,一般都能得到良解。与此相反,不少问题有多种解法,利弊很难一般地公平评价。但给定一个特定的目标和用途,评估和定夺就不难。举例来说,时不时有人问我,最小二乘估计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哪个更好。我说这要看情况。前者优化拟合误差,后者优化平均估计误差。关键是:拟合误差在数据(或量测)空间中度量,估计误差在参数(或状态)空间中度量。所以,如果估计的应用是在数据空间中,那么最小二乘指标更好;如果是在参数空间中,那么最小均方误差指标更好;如果是在其他空间中,那么最小均方误差指标往往更好,因为估计误差往往比拟合误差更本质、更直接。再如,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极小化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极大化估计值命中真值的概率。它们的优劣视应用而定。对于多数应用,估计值离真值越远越差,所以前者较好。但对诸如导弹拦截等应用,并非如此,一旦脱靶,离得多远毫无区别,关键是命中率——中与不中,所以后者更合适。总之,目标是迷雾中的灯塔,是救星,是指南,凡是迷茫时,需要抉择时,要牢记目标何在。这不限于做研究,比如就业机会,想去企业、研究所、还是高校?关键是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不必很明确,只要有强烈愿望,这就是目标。做一件事,最后要实现什么,这就是灯塔。不见得很清楚路怎么走,但知道往哪去。我比较自然地注重目标、大局和本质,而不大会陷于枝节。比如,我的家人遇到难以抉择之事、颇费踌躇之时,我往往能从大局目的出发,剖析清楚。当然,如果不被环境左右,凭着感觉走往往不错。

学:您说的是单目标的情况,如果有多个目标,就会牵涉到多目标分配的问题。

教:这类目标不能多,只能有一个,多个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因为到达不了目的地

李:精彩!是啊,如果有多个最终的目的地,无论如何是达不到的。坚持一个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善于放弃是一种不受重视却十分重要的智慧,正如常人总是急功近利,放不下当前的蝇头小利。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说得更绝:智慧之术即明了何者可忽略之术。(The art of being wise is the art of knowingwhat to overlook.)瞄准一个最终目标,意味着放弃其他最终目标。当前的状况很复杂,很多人深陷其中,它就是“迷雾”,使人糊涂。当前可能有多个目标,但最终只应有一个最本质的,当前的目标都为它服务,它就是“灯塔”。以就业机会为例,分析各方面的众多利弊,这边工资高点,那边环境好点,诸如此类想不清楚,这就是“迷雾”。关键是到底想做什么,到底哪个方面比较强,爱好或抱负是什么。这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却是一种指引,帮你走出迷宫。再如,听报告时,一开始就先把报告的标题强记住,它像灯塔,对后面听报告很有好处,比如对问题有自己的判断,不被牵着鼻子转。

教:我有一个硕士同班同学说,做实验、编程不能发挥他的优势,他的长处在于写高水平理论性文章。研一的时候就这么给自己定位,后来果真做得很不错,去了香港工作。

李:一旦误入歧途,牢记目标还能帮你迷途知返、返回正道。更进一步,最好牢记研究课题、研究领域的目标,以免偏航、兜圈。人们往往陷于枝节而偏航、兜圈,长期深陷于克服各种技术困难,而忘了最终目的是什么。最好养成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宏观审视,看课题的大方向是否正确,以免在枝节上徘徊,即使这些枝节很“美妙”、光彩夺目。好比从杭州去昆仑山,大方向应该是西北,不该流连于洞庭的春水绿波,或者湘西的奇峰异岭。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门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塔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37814.html

上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4:增加深度的窍门3
下一篇: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2:驾驭时间之术1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4 曹裕波 孙学军 杨建军 赵长伟 褚昭明 刘桂秋 武夷山 陆泽橼 翟自洋 Editage意得辑 卢江 张海权 happyspoon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