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辽宁去年冬季为“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已有 5903 次阅读 2012-4-8 08:19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冷冬, 地震, 低温, 拉马德雷, 冷位相

辽宁去年冬季为“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杨冬红1,杨德彬2,杨学祥3

 

1.吉林大学 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 长春 130026

2.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3.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摘要: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200911月至2010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2000-2010年气候的自然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60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所以,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和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关系。

关键词:地震,厄尔尼诺,拉尼娜,潮汐,太平洋十年涛动,低温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辽宁省平均气温创下自2001年冬季以来的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2011年冬季辽宁省平均气温为-9.6,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偏低1.9。辽宁省已经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自辽宁省有完整气象资料的1951年以来的61年中,有18年为“暖冬”,32年为“冷冬”,11年冬季为正常。这18个“暖冬”中有12个出现在1986年之后,32个“冷冬”中有25个出现在1986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前,“暖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后。http://news.lnd.com.cn/htm/2012-04/06/content_2244782.htm

 

1.       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1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这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滞后8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都会导致低温和冷冬的发生,以1984年为界。辽宁省“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前,“暖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后,是一个典型的证据。

1952-2008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

            1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据丁一汇,2008))

 

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1 中还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1957年、1964年、1969年、1972年、19771984年、2008年,与PDO冷位相时期对应,有8年的滞后期。

 

1947-1976年为PDO冷位相时期(历时29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1955年到1984年(历时也29年)后延了8年;1977-1999年为PDO暖位相时期(历时22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1985-2007年期间(历时也22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PDO冷位相滞后8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2000-2030年为PDO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2008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8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8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30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在中国气象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气象专家表示,冬季以来全国气温持续偏低,平均气温-4.4,为近27年来最低。其中北京偏低1.2,已经确定今年北京是“冷冬”,此前连续的暖冬中断。气象专家说,气象学中的“暖冬”或“冷冬”是指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或偏低0.5以上。监测对象是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平均气温数据。北京今年偏低1.2显然已经达标,能确定是“冷冬”。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北京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连续“暖冬”,而到20042005年冬季“暖冬”中断,2005年后又继续“暖冬”。

http://bj.people.com.cn/n/2012/0313/c233354-16835261.html

本报北京312 (记者刘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年—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在最近的5个冬季中,有3个是较明显的冷冬。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0731/17364078.html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介绍,武汉从1986年来持续20多个暖冬,只有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出现过冷冬,2011/2012冬季气温为28年最低。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说,我市今冬出现罕见的“强冷冬”,和2007/2008年冬季气候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http://hb.sina.com.cn/news/m/2012-03-03/51852.html

大量低温数据表明,我国冷冬和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的极大值集中在1955-1984年和2008-2012年,滞后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8年左右,2008-2038年我国冷冬和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的极大值继续频繁发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低温强度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强度成正比。

 

2.       冷冬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原因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5-6]PDO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 South Oscillation,缩写为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7-8]

PDO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PDO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气候的温暖期对应暖位相,寒冷期对应冷位相。

2006年以来,我们研究了潮汐和地震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暖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研究为2010年初的低温暴雪提供了一个可能自然机制[9-12]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16]。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它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冷源。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17],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年查尔斯·季林(Keeling)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18]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2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10]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1868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1868年和1877年间的智利两个Mt9.0级大地震有关。1900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1906年厄瓜多尔Mw8.8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Ms8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1952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1960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1952195719601964年的4Mw9.0~9.5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为Mw9.5级,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Mw9.2级,所以1960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1833年苏门答腊9级地震、1837年智利瓦尔的维西9.25级地震和1841年堪察加9级地震组成一个9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1833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数据分析和机制论证表明,强潮汐和强震所造成的海洋振荡是导致气候变冷的重要原因,海洋底部低温层的存在是其“冷能”调温的客观基础。潮汐、地震和气候是相互影响的,这对地震和低温的预测研究有重要意义。在2000-2030PDO冷位相强震和低温事件可能频发。

 

 

3.       讨论和结论

   

PDO指数和Nino3指数进行离散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 5.6 a50 a显著周期是月亮赤纬角、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在PDO中的重要表现。PDO51-56年周期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季林的潮汐调温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地震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地壳均衡,是强震集中在PDO冷位相并使之变冷的原因;其二,季风可以激发大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导致地震的季节性集中爆发并影响气候变化;其三,PDO冷位相、强震、低温冷害是一个时空有序的因果系列,对预测灾害链有重要意义。郭增建的海震调温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2004年、2005年、2007年苏门答腊三次8.5级以上强震和2009930南大洋萨摩亚群岛8级地震海啸,200912月至20102月强潮汐组合,是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前兆和成因,是我们准确预测20091月至20101月低温冻害事件的两个根据

195219571960196449级大震发生在1947年进入PDO冷位相时期后的第5年,2004年的9级大震发生在2000年进入PDO冷位相时期后的第4年,3-4年后分别发生了19552008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的高峰值。两组数据再现了PDO冷位相、9级大震和低温事件相互关系的可重复性。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3.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4.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 146~158

5.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7.       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8.        杨修群, 朱益民, ,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4, 28(6): 979-992.

9.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10.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J].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11.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12.     杨学祥, 杨冬红, 安刚, 沈柏竹.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5, 35(增刊): 137-140

13.     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 乔琪源.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14.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15.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16.     张家诚。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7.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18.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J].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9.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M].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146-158.

20.     E. 布赖恩特. 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M]. 刘东生, 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1.

21.     丁一汇。透视“大雪灾”。日期:2008-02-24 来源:文汇报。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相关新闻:

 

辽宁去年冬季为“冷冬”

2012-04-06 14:24 北国网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辽宁省平均气温创下自2001年冬季以来的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2011年冬季辽宁省平均气温为-9.6,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偏低1.9

 

   辽宁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冷冬”和“暖冬”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规定,如果冬季一个区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辽宁省已经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自辽宁省有完整气象资料的1951年以来的61年中,有18年为“暖冬”,32年为“冷冬”,11年冬季为正常。这18个“暖冬”中有12个出现在1986年之后,32个“冷冬”中有25个出现在1986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前,“暖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后。今年冷冬的主要原因是

2011年冬季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北极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致使气温偏低。除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之外,拉尼娜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同时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从而东亚冬季风偏强,影响气温偏低。

 

  气候仍处在变暖的状态之下

 

    虽然去年冬季较冷,但局地的某个时段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全球气候变暖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年际(年与年之间)、年代际(十年至数十年周期)甚至更长的波动。从目前的监测来看,气候仍处在变暖的状态之下。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现有的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付晓玉 记者王德坤)

 

编辑: 王德坤

http://news.lnd.com.cn/htm/2012-04/06/content_2244782.htm

 

2011年的冬天是近十年最冷的

2012-04-07 16:50   来源:沈阳晚报  

   

  清明都过完了,天儿咋还这么冷?家里暖气停了,在家天天捂着羽绒服!这两天,不少市民抱怨天气寒冷。昨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2011年的冬天是名副其实的“冷冬”,而且从气象意义上说,这个“冷冬”目前还没离开,我们至少要等到420之后,才可能感受到真正的春天。

  3月份降水多、气温低

  据了解,3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2毫米,比常年(15.4毫米)偏多四成。除了雨雪交加,还有狂风大作。3月全省大气降尘总量为221.3万吨,比2月多了67.2万吨,比去年同期多42.5万吨。这与3月风力较大、天气干燥有直接关系。 雨雪天气自然会带来降温,所以,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0.1,比常年(1.3)偏低1.4

  “冷冬”,绝对当之无愧!

  老天善变,极端天气频现。3月省气象台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42次,包括暴雪、寒潮、大风、大雾、道路结冰。

  盼春天,盼天暖的心情由来已久,但天不遂人愿。截至目前,沈阳仍未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季。据了解,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的第一天为春季的开始日,某市辖区内超过70%的县进入春季,定为该市进入春季,常年全省入春时间417,预计今年比常年晚36天,约在420之后。

  春季未到,冬季未走,如果冬季一个区域平均气温比常年(1981-2010) 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定为“冷冬”;高于0.5以上为“暖冬”。2011年冬季,我省平均气温为-9.6,较常年同期偏低1.9,是2001年冬季以来的最低值,所以,它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冷冬”。

  我省连仨冷冬 全球仍变暖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大均表示,辽宁省已经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自从有完整气象资料的1951年以来的61年中,有18年为“暖冬”,32年为“冷冬”,11年冬季为正常。在18个“暖冬”中有12个出现在1986年之后,32个“冷冬”中有25个出现在1986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前,“暖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后。

  说到今年冷冬原因,王大均说:“主要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北极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致使气温偏低。另外,拉尼娜影响也是一大因素。但他同时强调,尽管近几年我省遭遇冷冬,但局地某个时段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全球气候总趋势仍是越来越暖。 本报记者 吕佳

责编:李玲燕

http://www.cnr.cn/newscenter/bzjh/wbzd/201204/t20120407_509398903.shtml

 

广州今冬为21世纪以来“最冷”的冬天

 

2012032820: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328(郭军 李建基)据广州五羊天象馆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广州今年冬季(201112月至20122)最冷,比历年同期偏低1.4,十分罕见。至此,广州去冬是冷冬,广州今冬也是冷冬,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来,广州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冷冬。

  专家表示,当某地冬季(12月至翌年2)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同期0.5以上时,可定为冷冬。广州今年冬季气温,月月都低于常年同期平均气温,这也是21世纪以来的首次出现。

  有关专家介绍,在全球气温持续变暖的趋势下,中国冷冬连续两年出现了,广州冷冬也连续两年发生了,这究竟是天文因素、地理因素、还是其它因素引起呢?值得有关方面探讨。

http://roll.sohu.com/20120328/n339194215.shtml

 

武汉近6年来最长冬季结束   23日入春,较常年推迟一周

汉网 www.cnhan.com     2012-03-26     稿件来源: 武汉晨报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赵昭炘

 

    东风吹来满眼春。昨天,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说,近6年来最漫长的冬季已经结束, 2012年的春天终于开始了。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入春的标准。我市自323后,气温节节上升,全天平均气温一直稳定在10以上,其中昨天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2.7

    “这意味着近6年来最长冬季结束。”武汉中心气象台专家说,去年1130日到今年322日,武汉一直处在冬季,长达114天,为2006年来最长。不仅如此,这个冬季武汉的平均气温为3.8,比常年偏低1.8,为近28年最冷。

    据悉,武汉近30年来,平均入春的时间为316。今年入春时间比常年偏晚一周,仅次于去年324日,排在近13年来倒数第二。

http://news.cnhan.com/content/2012-03/26/content_1390740.htm

 

大连冷冬连3 今冬均温-4.6

海力网  来源: 半岛晨报  2012-03-24 10:51:24

 

昨天是世界气象日,市气象台向前来参观的民众发布了去冬今春的气候特点。市气象台气象决策服务中心主任尹文昱说,2011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辽宁省各地平均气温普遍比常年偏低0.93.9。从2009年冬季开始,本市连续3年出现冷冬。

 

■去冬今春本市气候呈现六大特点

 

 1 气温持续偏低 连续3年现冷冬

 

何为冷冬?尹文昱解释,“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值0.5以上时,则该年该区域为冷冬”。

2011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为-4.6,与常年值相比低1.3,比上年低0.2,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五低值。从2009年至今,本市连续3年出现冷冬。受持续低温影响,2011年冬季黄渤海域海冰冰情较重,海冰面积比2010年冬季略大,但比2009年冬季偏小。 3月份以来全市平均气温为-0.3,与常年值相比低2.0,比去年低1.3

http://www.hilizi.com/newsnew/2012-03/24/content_473607.htm

 

阜阳经历了一个名副其实冷冬

2012-3-24 09:11| 发布者: 董全喜

 

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我市经历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冷冬”。按照气象学的标准,如果冬季(12 月、1月、2)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5以上,就可以算作是“冷冬”了。根据市气象台的统计,2012年冬季(2011 12月~20122)全市平均气温为2.0,较常年偏低1.4,较去年同期偏低0.9。其中,2011 12月、20121月、2月气温分别为2.11.12.6,分别较常年偏低1.90.71.9

   

见习记者张丽通讯员郭新才王海东

http://www.fynews.net/article-36343-1.html

 

我省确遇冷冬 但今夏不一定炎热

2012032402:10  新文化报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我省是冷冬。”昨日是第52个世界气象日,在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学会组织的“纪念2012年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专家明确表态。

  过去的冬天是冷冬吗?

  专家:是冷冬 但不非常典型

  近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气候中心专家表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

  那么过去的这个冬天,我省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省气温居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低温第11位。”吉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刘玉英说,20111212012229,我省的平均气温为-14.8,比常年同期偏低1.7。所以也算是一个冷冬,但不是非常典型的冷冬。

  本报记者 田玲玲来源新文化报)

http://roll.sohu.com/20120324/n338730205.shtml

 

80天日照仅40余小时 南宁今春不知“晴为何物”

——异常气候频现警示人类关注气象

www.gx.xinhuanet.com  20120323 17:06:37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新华社记者张莺 张捷

   

    覃志年认为,造成今年广西天气异常主要有多个原因,包括环流作用使得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冷暖气流在广西上空区域交汇,造成广西持续阴雨寡照;广西大部地区的相对湿度比常年偏大5%—10%;去年秋季开始的“拉尼那现象”,造成冬季风加强,使得广西今年数月来低温。

    他说,从气候背景来看,“拉尼那现象”是造成今年广西极端异常天气现象的间接原因。“拉尼那现象”从2011年秋季开始,到今年1月达到顶峰,2月开始减弱。从目前看,“拉尼那现象”将在今年春季逐渐减弱并趋于结束,但对陆地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数月。

    “拉尼那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

 

    覃志年说,1956年、1974年、1998年、2007年、2010年、2011年广西都出现过“拉尼娜现象”。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广西几乎每隔5至6年会发生一次。

 

    “2008年冬天、2011年冬天、2012年冬天,广西都很冷,2009年广西的干旱,这都与‘拉尼娜现象’有一定关系。但影响气候的因素十分复杂,我们还需对大气、海洋等做大量分析才能做出准确预测。”覃志年称,很难说“拉尼那现象”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但异常气候的出现,可以警醒人们关注气象、保护地球。(完)

 

责任编辑: 周敏

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03/23/content_24948131.htm

 

鞍山还得等20多天才能入春

2012-03-23 15:48   东北新闻网 

  201112月~20122月,鞍山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低1.8,是个典型的冷冬。

  气象部门的统计验证了大家的感觉。冬季的3个月里,鞍山市平均气温为-8.5,较历年同期偏低1.8,属于典型的冷冬。其中鞍山市区平均气温-6.9,比历年偏低-1.4,海城、台安、岫岩平均气温分别为-8.5-9.4-9.1,均比历年偏低1.51.9。“而且各月气温均偏低,这种情况在我市历史上比较少见。 ”鞍山气象台专家说。

 

  董秀辉 实习生 贾志强 记者 刁巧云 文并摄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76/4149876.shtml

 

  本报记者王红妮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冷冬”

 

  济南这个冬天天气冷不假,有统计数据为证。根据济南市气象台的统计,2012年冬季(201112月~20122)济南全市平均气温为-0.9,较常年偏低1.1,较去年同期偏低0.4。其中,201112月、20121月、2月气温分别为-0.7-20,分别较常年偏低1.10.41.7

 

  “今年冬天是名副其实的"冷冬"。”济南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气象学的标准,如果冬季(12月、1月、2)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5以上,就可以算作是“冷冬”了。从统计的情况来看,2012年冬季济南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了1.1,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冷冬”。

 

  作者:周青先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http://roll.sohu.com/20120322/n338519978.shtml

 

今年春天为何姗姗来迟? 

20120322 09:46:43  来源: 新华报业网 

 

    春天的脚步如此笨重,与今冬的气候特征息息相关。周学东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7,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平均气温创下27年最低值,较常年冬季偏低1.0,是一个气温异常的“冷冬”——正是强势的“冷冬”阻碍了春天的进程。

 

    “春姑娘”究竟何时到访江苏?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经过短暂的多云天气,从21日开始,新一轮降雨又将自北向南覆盖江苏,降水强度较强,预计沿江苏南部分地区可达大雨,沿江淮北地区则以中雨为主,这对缓解当地旱情大有裨益。不过,由于受到冷空气作用,预计届时气温将下降5-7,这对各地入春冲刺将带来影响。“因此,开启春之大幕,估计须待本月底或4月初了。”

 

    本报记者 吴红梅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2-03/22/content_24935717.htm

 

受两股弱冷空气影响 岛城本周气温像坐“过山车”

2012032012:58  舟山日报

 

  据介绍,气象学上对“暖冬”和“冷冬”的认定,要看冬季(12月~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还是偏低。如果高于常年同期气温0.5,即可认定这年是“暖冬”;如果低于常年同期气温0.5,则为“冷冬”。据市气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冬季岛城的平均气温为6.3,同比常年偏低0.5,成为继去年冬季之后,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冷冬”。“冬季平均气温较低,除了冷空气活动频繁外,也与阴雨天气较多有很大关系。”气象专家介绍说。

 

  ( 幸笑薇 范其平/文)

http://zhoushan.house.sina.com.cn/2012-03-20/125814802.shtml

 

这个冬天很冷很湿很反常

 

2012031718:07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蔡镇金 毛朝青

 

  “冷”相信是每个福建人对今年冬天的第一感受,今年我省气温比往年总体偏低0.8,是1997年以来继去年冬季后的第二个冷冬。

http://roll.sohu.com/20120317/n338061615.shtml

 

我国今冬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最低

www.anhui.cc2012-03-16 20:33来源:皖东晨刊

 

据《人民日报》消息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

 

http://www.anhui.cc/news/20120316/355352.shtml

 

这个冬季我市持续寒冷干燥

抚顺新闻网 2012-03-16 10:20:16 

 

  走出“数九”天儿,我市天气乍暖还寒。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月~20122月),人们体验过零下28摄氏度的严寒,相伴了太多无雪的日子。一组数据显示,今冬我市平均气温仅为-13.7,比常年平均气温低2.3,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0.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对于我市的这个冬季来说,冷空气是经常上门的“常客”了。三个月内,冷空气、强冷空气不断袭来,先后影响我市。“整个冬季气温持续偏低,呈现‘冷冬’的特征。”市气象台专家介绍说,201112月份全市平均气温为-12.8,比常年同期偏低2.020121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6.3,比常年同期偏低2.0,特别是1月下旬尤其偏冷,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了4.9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1.9,比常年同期偏低2.7

 ( 张昱 记者 綦君)

 

  来源:辽沈晚报抚顺版 责任编辑:孟兆君

http://fushun.nen.com.cn/74875646634885120/20120316/2594040.shtml

 

我国经历27年来最冷冬季

 

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5 8:37:47

 

本报讯(记者潘希)记者日前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 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在最近的5个冬季中,有3个是较明显的冷冬。

 

《中国科学报》 (2012-03-15 B1 综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243.shtm

 

百日寒冬问缘由 解读今冬持续低温天气

发布时间: 2012-03-15 05:5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12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麟 实习生 冯艳 谢鹏 通讯员 李傲 王铄晖

 

  今冬,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异常,气温持续偏低。从去年121日到今年39日,湖北省大部地区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1左右,其中,21至今偏低2左右,大部分地区逐日平均气温基本维持在10以下,是近50年来冬季少见的现象。故有“百日寒冬”之说。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史瑞琴工程师分析了百日寒冬的特点。

 

  一是气温明显偏低。全省平均气温在1.36.5,与历史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低0.31.6,达到冷冬标准,为21世纪以来的第三个冷冬年。

 

  二是气温变幅小。最高气温不高,极端最低气温也不低,冬季内没有出现一次明显的回暖过程。武汉市百天逐日平均气温一直维持在10以下,为近60年来罕见。

 

  三是阴雨日数多,降雪过程少。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偏少,期间仅出现一次全省性雨雪天气过程。

 

  四是降水偏少。与历史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偏少五成至七成。2月份,虽然阴雨天多,但降水量偏少尤为显著,大部分地区月降水量排历史同期倒数前10位。鄂西、鄂北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

 

  高温偏低致冷感强

 

  其实,与2004/2005年、2007/2008年冬季强冷冬相比,今冬只是个弱冷冬年,但人感觉到的寒冷程度却较为强烈。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日最高温度比历史同期偏低造成的。她说,最高温度低,气温变幅小,导致日平均气温偏低,所以,人们感觉到寒冷。其实,受全球变暖影响,与历史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还是上升的。

 

  据统计分析,这个冬季,全省最高气温偏低幅度大于最低气温的偏低幅度,全省63个气象监测站平均最高气温排历史同期倒数110位。各地极端低温均高于同期临界值。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12/201203/t2003673.shtml

 

这个冬天广州史上第6

 

20120315 04:36    叶卡斯

中国5个冬季出现3“冷冬” 去年全球气温却为第9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广州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冷年,广东也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10冷年,从全国的情况看,最近的5个冬季更出现了3个明显的“冷冬”。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却表明,2011年全球气温为有记录以来第9高。地球到底是在发冷,还是发烧?

 

拉尼娜导致广东出现低温

 

按照气象部门的一般划分,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2月是冬季。目前已经是3月中旬了,广州依然冷如冬日。广东省气候中心高工潘蔚娟告诉记者,广州上个冬季平均气温只有13.1,与1981~201030年平均的14.8相比,低了1.7,为有记录以来第6冷的冬天。根据气温数据可以判断,广州和广东都经历了一个“冷冬”。

 

在这个“冷冬”里,寒潮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潘蔚娟告诉记者,冬季的低温仍然和拉尼娜现象脱不了关系。从20119月起,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导致广东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如今已经是3月中旬,但目前的南国仍是一派春寒料峭。据记者昨天了解到的最新信息,到13日为止,广东平均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多了近1倍,气温偏低1.2

 

http://www.people.com.cn/h/2012/0315/c25408-1078066384.html

 

头两月太阳仅露脸48小时 榕城气温回升可达24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新闻网讯 13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1月和2月,榕城日照时数显著偏少,其中1月只有14小时,2月为34小时。从常年平均看,福州1月平均日照时数为97.5小时,2月为75小时。日照时数少了,气温也低。1月福州平均气温只有102月也仅仅为10.6,一二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平均低了1.21。从专业角度看,榕城今年头两月气温属于偏低的水平。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我省各地气温普遍偏低0.4℃~1.7。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我省平均气温偏低0.92月份偏低1。今年也是近15年来,福建连续第二个“冷冬”。去年冬季(201012月~20112)福建气温也是偏低。

 

http://www.fjsen.com/d/2012-03/14/content_8003016.htm

 

今冬已注定为“冷冬”

 

2012031308:59    来源: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马力)昨天在中国气象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气象专家表示,冬季以来全国气温持续偏低,平均气温-4.4,为近27年来最低。其中北京偏低1.2,已经确定今年北京是“冷冬”,此前连续的暖冬中断。

 

  气象专家说,气象学中的“暖冬”或“冷冬”是指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或偏低0.5以上。监测对象是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平均气温数据。北京今年偏低1.2显然已经达标,能确定是“冷冬”。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北京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连续“暖冬”,而到20042005年冬季“暖冬”中断,2005年后又继续“暖冬”。

 

http://bj.people.com.cn/n/2012/0313/c233354-16835261.html

 

中国今冬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最低

 

2012031305:35  刘毅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312 (记者刘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12012229),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干冷、南方湿冷,平均气温-4.8,较常年同期偏低1.0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年—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在最近的5个冬季中,有3个是较明显的冷冬。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0731/17364078.html

 

继去年后 岛城再次遭遇“冷冬” 冷空气影响达10次之多

http://zhoushan.house.sina.com.cn  2012031215:25  舟山晚报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12月~20122月),给岛城市民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除了阴雨天多之外,恐怕就是寒冷了。市气象台统计显示,继去年冬季之后,岛城再次出现了“冷冬”,这也是15年来我市出现的第二个“冷冬”。

 

   15年来第二次出现“冷冬”

 

  据气象部门统计,20112012年冬季岛城的平均气温为6.3,同比常年偏低0.5,成为继去年冬季之后,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冷冬”。

(董佩军 蔡萍/文)

http://zhoushan.house.sina.com.cn/2012-03-12/152514656.shtml

 

江苏遇 25年来罕见“冷冬”

2012-03-09 17:17来源:皖江晚报点击:1591次大

 

气象资料显示,今冬是名副其实的冷冬。而这样的寒冷在南京已是近25年来罕见的。

http://www.anhui.cc/news/20120309/345836.shtml

 

 

三十年内内蒙古赤峰市经历第十个“冷冬”

20120307 16:18   来源:红山晚报   编辑:尤琨

日前,记者在赤峰市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201111月至20122月冬季期间,赤峰市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全市各站均达到冷冬标准,这是在赤峰近30年里第10个冷冬。

从气象学上来说,暖冬和冷冬都是一个气候概念。一般来说,当某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19712000年)的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就称为暖冬,偏低0.5以上,则称为冷冬。当该时期的气温比常年偏高0℃—0.4时,气象上称为“略偏高”,当偏低0℃—0.4时称为“略偏低”。赤峰市近30年里冷冬10年,暖冬14年,略偏高和略偏低各占3年。

据了解,201111月至20122月冬季的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全市各站冬季平均气温为-10.1,比历史同期偏低1.6,全市各站均达到冷冬标准。其中去年11月全市各站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0.512月偏低1.51月偏低2.72月偏低2.6。强低温时段的1月下旬、2月上旬平均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偏低6.14.2

 

(记者 李海明 通讯员 胡桂杰 吴建华)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 关注你最关心的新闻 原文地址:

http://www.northnews.cn/2012/0307/706762.shtml

 

监测显示今冬为湖北26年以来第三个冷冬年

时间: 2012-03-03 08:40: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3月2日专电(记者沈翀)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的最新气候评价显示,今年冬季该省气温持续偏低,为弱冷冬年。这是自1986年暖冬开始后,湖北省第3次出现冷冬。

(编辑:彭湘荣)

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03/03/content_24818909.htm

 

武汉遭遇28年最冷冬季 迎春还需要20多天

2012-03-03 08:01:38 武汉晨报微博

 

  本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史瑞琴)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穿了一冬的棉袄到现在还不敢轻易脱下?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昨天发布冬季气候公报称,我市今冬气温比常年偏低1.8,成为1983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这也是本世纪来第三个“冷冬”。

 

  气象统计学上,以当年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的起止日。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武汉的平均气温为3.8,比常年同期平均值(5.6)偏低1.8,其中2月份气温偏低2.5

 

  气象部门还称,过去三个月内,江城最高温仅为13.3,最低温达-6.591天内没有一天的日平均气温超过8,为近60年冬季罕见。

 

  气象学上规定,若冬季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高出0.5即为暖冬,低于0.5则为冷冬。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介绍,武汉从1986年来持续20多个暖冬,只有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出现过冷冬,2011/2012冬季气温为28年最低。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说,我市今冬出现罕见的“强冷冬”,和2007/2008年冬季气候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首先,从去年9月份到目前,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常年偏低0.5,出现拉尼娜事件;其次,北冰洋海冰面积骤增到1970年最多,“冷涡”明显。两者相互作用,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东亚冬季风偏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从而使这个冬季偏冷。

http://hb.sina.com.cn/news/m/2012-03-03/51852.html

 

去年冬季河北既寒冷又干旱 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七成多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12-03-02 08:59:02 )        稿件来源: 燕赵晚报 

 

    昨日,省气象局发布了去年冬季我省天气气候特征: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明显偏低。其中,降水偏少程度位列1951年以来“第七”,此外,在连续多个“暖冬”之后,人们更是意外地遭遇了一个“冷冬”。     

 

  较常年气温偏低0.4   

 

    据省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郭迎春介绍,2011年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仅2.8毫米,较近30年同期平均值(10.6毫米)偏少73.6%,在1951年以来降水偏少年份中排第7位。其中秦皇岛北部、唐山北部、石家庄西南部、邢台西部、邯郸大部降水量为59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在5毫米以下。而2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0.1毫米,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未出现有效降水。

 

    全省平均气温为-3.1,较近30年同期平均值(-2.7)偏低0.4。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偏低0.81.0。特别是今年1月下旬以来,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在此期间全省平均气温为-3.0,较近30年同期平均值(-1.9)偏低1.1     

作者: 记者 冬子  编辑: 陈丽华 

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2-03/02/content_24812331.htm

 

今冬重庆平均气温6.9较常年偏低 山城各地尚未入春

来源:华龙网    字号:T|T    时间:2012

0307150008

 

经气象部门统计测算,2012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为6.9,较常年同期偏低1.0,也一举打破2011年冬季平均气温7的新纪录,成为2000年以来山城最冷的一个冬天。

责任编辑:李振兵

http://cq.cqwb.com.cn/NewsFiles/201203/07/90015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6636.html

上一篇:地球自转与特大地震和最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
下一篇:研究称大地震将使东京超高楼每秒晃1米远:关注灾前预防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钟炳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