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变冷还是变暖:中国气象界9年前的悬案待解

已有 3973 次阅读 2012-2-12 04: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科学争论, 30年周期

变冷还是变暖:中国气象界9年前的悬案待解
          杨学祥

一、30年变冷的中国版
    《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2日以《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为题,发表
如下新闻,并为各大网络广泛转载:  
  未来的5到10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
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
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
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
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
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由此引发我国南北旱涝转换的大争论。
相关记录: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2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杨学祥。中国旱涝环境变迁:谁最先发现了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规律?2004-7-21上海环境热线.绿
色论坛。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3716.htm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2010-4-2 06:53 科学网。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2004年撰文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
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
,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
都会出现暖冬现象[4]。赵振国在2003年预言,5-10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
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
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相关记录:
孙林海, 赵振国. 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 气象, 2004, 30(12): 57~60
 
二、实践检验

    2004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
绍,9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
于未来10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10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
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
、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9月1日—10月30日,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
海南4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88.1毫米,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
。据10月30日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
、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
、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14]。
    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15]。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8月3日,全国耕地受旱
面积1.66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1.47亿亩,还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
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
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44%、35%、33%,旱情尤为严重[16]。
    自2009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
受灾面积占总面积86%,其中绝收面积307.3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50%,甘蔗减产20%,经济林果受
灾面积2551千公顷,绝收600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4亿元[17]。直至2010年3月中国西南干旱至今还
在持续之中。   
    2010年低温暴雪发生后,全球变暖理论也受到质疑。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球变暖”讨论刚刚
结束,北半球就集体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极寒严冬。2009 年12月中旬开始,先是整个欧洲突现极寒天气
,多国同时遭遇暴雪低温。受暴雪、冻雨等天气影响,欧洲部分地区气温跌至零下20℃,已有六个国家打
破低温纪录,积雪厚度近1 米。在美国东部地区,北达科他州1月4 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零下46 摄氏度
。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和奥兰多气温降至零下6.7 度与零下2.8 度,双双创下新纪录。目前,美国50
个州中有46 个州遭遇暴风雪,12 个州积雪超过30 厘米,积雪最深的威斯康辛州达50厘米。在亚洲,中
国的一些地区正经历过去20 年来最寒冷的天气。中国北方在新年之初普降大雪,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
雪量,均突破1951 年以来的1 月份历史极值。韩国首都首尔市1月4 日的积雪已高达25.7 厘米,这是韩
国自1937 年开始进行积雪量观测以来的最新纪录[18]。
    据2012年2月3日新闻报道,东欧近日遭受严寒袭击,目前死亡人数升至79人,营救直升机向塞尔维亚
和波斯尼亚被雪覆盖的村庄空运供给品和撤离数十名人员。东欧一些地区温度已降至摄氏零下32.5度,电
力供应中断、交通混乱、学校也停课。严寒在乌克兰就造成43人丧生,许多死者是无家可归者。据英国《
每日邮报》报道,东欧寒流将于周末到达英国,届时英国可能比南极更冷,导致每周1500多人因酷寒天气
死亡。同样遭遇极端严寒天气的还有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因为严寒,日本已有超过50人被冻死,部分地
区积雪厚度超过3米。
    据中新网2月10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欧洲寒流已持续近两周,法新社消息称,因严寒死亡的人数已增
至460人。流经中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9成结冰,河面白茫茫一片,沿岸匈牙利、奥地利、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及塞尔维亚6国航运瘫痪。
 
三、2012年争论各方观点
    赞成派:今年北极涛动为1950年来最显著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郭艳君认为今年北极上空在这个冬季的高气压是1950
年以来最显著的。
    郭艳君表示,至今没有人知道为何北极气压会出现这种极端变化。由于北极上空的高气压,寒带喷射
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造成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极寒天气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郭艳君认为,
去年12月份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易导致我国大部冬季气温偏低。同时北太平
洋海温持续偏暖,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海陆热力差异加大,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强,带来冷空气。郭
艳君说,特别是1月中旬后期,春节前夕,大气环流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极地冷
空气向南扩散,同时高纬地区乌拉尔阻塞高压建立并维持,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而乌拉尔山
和鄂霍次克海常有阻塞高压,当它们稳定维持时,中国南方多连续阴雨,冬季多雨雪冰冻天气;当乌拉尔
阻塞高压减弱崩溃时,常引起中国的寒潮暴发。
    反对派:阶段性低温不代表变暖停滞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认为,与近几年相比,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
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差不多算最严重的。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星分析说,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冷事件”是地球气候
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首先,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
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
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也认为,全
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阶段性低温不
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
    中立派:“涛动说”、“气团说”都有道理
    关于今冬欧亚“特殊”的严寒形成原因,在相继爆出 “北极涛动减弱”说、“巴伦支海海冰减少”
说、“太阳黑子”说之后,世界气象组织又提出“西伯利亚高压气团”说。有专家指出,当前席卷欧洲的
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而
过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雪。
    此前,德国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表报告认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
极冰山缩小,无法产生积极的北极涛动,“这导致一系列后果发生,首先是强冷空气吹不到美国东海岸,
使得它无法与大西洋暖流相遇,无法将信风带强劲带入欧洲,北极的冷空气便可以长驱直入整个欧洲腹地
。”
    新加坡媒体报道也称,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
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此外,日美科学家也相继抛出 “巴伦支海海冰
减少”说、“太阳黑子”说。 
 
四、气象界主流的观点开始松动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认为,与近几年相比,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
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差不多算最严重的。
   这就承认了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寒流连年频发。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星分析说,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冷事件”是地球气候
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首先,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
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
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
    这就承认人为全球变暖无法掩盖气温波动变化自然规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也认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
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
    这就表明全球变暖直线上升理论的破产,气候自然波动依然存在。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专家张培群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2000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
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2006年以来基本每年1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12月份
也有。
    张培群:在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20—30年尺度的气候波动。
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50至70年代,就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但之后的80
年代开始,全球又进入一个变暖的时期。最近几年虽然全球气温没有逐年增加(2010年是最暖的一年,
2011年依然偏暖,但比2010年有所减弱),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承认有“相对冷期”、阶段性低温、相对的冷期、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
正常现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主流的观点开始松动。
 
五、结论
    人类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有四种结果:
    其一,远远高于气候的自然波动,使全球气温处于直线上升状态;
    其二,与气温波动属于同量级,气温变冷被掩盖,气温处于波动不降状态,即 非直线上升的递增不
减状态;
    其三, 不能掩盖自然波动规律,冷暖交替。暖期被增强,冷期被减弱;
    其四,远低于自然变化强度,可以被忽略。
    根据目前的争论结果,其一和其二被排除,冷期和阶段性低温的存在,表明其三正在得到公认。
    北大物理学院气候与海气实验室气象专家王绍武表示,按照规律,“小冰期”很快再出现一次可能性
不大,但未来可能出现“冷期”。这与我们的近期发表的观点相同。
    我们认为,小冰期的周期为1800年,400年前发生了上一次小冰期,下次小冰期大约在3107年发生,
目前不会重现小冰期,而是处于小冰期后的变暖高峰,可持续到24世纪。
    此外气候还有两个周期:其一,200年太阳黑子极小期周期,历史上已发生5-6次,目前处于变冷初期
,可持续40-70年;其二,60年拉马德雷周期,目前处于冷位相时期,气候变冷将逐步进入高潮,大约在
2020年前后。
    杨学祥2004年3月18日指出。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
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
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2005年,杨学祥等人以《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
己的观点: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
腊发生9.1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全球变暖的强度越大,冰川融化越多,海平面上升越高,地壳均衡
运动的强度就越大,地震火山活动就越猛烈,气温下降幅度就越大。这就是自然的冷暖调节机制。
    9年前赵振国的30年变冷理论正在得到实践检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6492.html

上一篇:日本迎来流感流行高峰期:流感大暴发背后隐现气候异常推手
下一篇:欧洲最活跃火山喷发:关注8-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钟炳 周少祥 吕洪波 杨文祥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