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2年的厄尔尼诺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已有 5370 次阅读 2012-1-31 08: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低温冻害, 流感爆发, 世界大战

                  2012年的厄尔尼诺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杨学祥

 

1 不能忽视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

 

1999年林振山等人提出日食造成的大气热环流机制:日食多次发生在赤道产生的大气热对流有利拉尼娜的形成,日食多次发生在两极产生的大气热对流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日食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存在12-24个月的位相差。根据天文数据,预测2000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5年和201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2]

 

1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1994-11-03     -36           南中纬       1      2      8

1995-04-29     -6            北赤道      -1

1995-10-24     10            南赤道      -1     -2      0    (拉尼娜事件)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      -2      4   (极强拉尼娜事件)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       2      0    (极强拉尼娜事件)

2000-02-05     p             极区        3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极强拉尼娜事件)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未发生)

2001-06-21   -12             低纬        -1

2001-12-14     1             赤道        -2       -3       9  (极强拉尼娜事件)

2002-06-10    35             中纬        1

2002-12-04   -40             中纬         1        2      -1   (弱厄尔尼诺)

2003-05-31    60             高纬        1.5

2003-11-23   -51             中纬        1        2.5     4.5

2004-04-19    p              极区        3

2004-10-14    p              极区        3        6      8.5

2005-04-08   -16             低纬        -1

2005-10-03    18             低纬      -1        -2      4   弱厄尔尼诺(未发生)

2006-03-29    29             中纬       1

2006-09-22   -27             中纬       1         2      0   (弱厄尔尼诺)

2007-03-19    p              极区       3

2007-09-11    p              极区       3         6      8    (拉尼娜)

2008-02-07    p              极区       3

2008-08-01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未发生)

2009-01-26   -26             中纬       1

2009-07-22    25             中纬       1         2      8     (厄尔尼诺事件)

2010-01-15    3              赤道      -1

2010-07-11   -22             中纬       1         0       2   (强拉尼娜事件)

2011-01-04    p              极区       3

2011-06-01    p              极区       3

2011-07-01   -64             高纬       1.5                      (弱拉尼娜事件)

2011-11-25    p              极区       3        10.5    10.5  厄尔尼诺(未发生)

2012-05-20   49              高纬       1.5

2012-11-13  -41              中纬        1        2.5

2013-05-10   2               赤道       -1 

2013-11-03   4               赤道       -1        -2       0     拉尼娜事件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拉尼娜事件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1948年开始。

   

统计规律表明,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小于-1将发生拉尼娜事件;大于10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林振山等人根据计算结果预测,2005年发生弱厄尔尼诺,200820112015年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2018年发生极强的厄尔尼诺,误差在1-2年。我们预测,2005201020132016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实际的情况是,2000年没有发生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02年和2006年发生了弱厄尔尼诺事件,2009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与预测年份在估计的误差范围之内。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10年和2011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在预测的误差范围之内。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增强拉尼娜事件,减弱厄尔尼诺事件,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比预测后延1-2年,强度减弱;使拉尼娜事件逐渐加强,并在当年发生,时间延长。根据这一规律,原来预测的厄尔尼诺年201120152018年可能后延到201220162019年,而20132016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当年发生。

 

2 2012年厄尔尼诺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统计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都会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如195419571964196919721976197720082010年。

频繁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将导致强震频发。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3]

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1900年和1977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上述研究表明,在1918-1919年流感爆发之前,从19111914,到1916-1917年,流感病毒已经开实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1918-1919年只是大面积爆发而已。这一爆发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营中,战争给与流感病毒以大面积流行传播的条件。

1913年是太阳黑子低值年,1917年是太阳黑子高值年,1916-1917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18-1919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暴发。

6次世界流感大流行发生在前两次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890-1924年和1947-1976年),2000-2030年全球又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已经拉开了本周期3次大流行的序幕。

2009年是出乎意料的太阳黑子低值年,2013年可能是太阳黑子峰值年,2010-2011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2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依据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的统计特征,2009年流感大流行可能是前兆,更大规模的爆发可能在2012-2013年。

2013年可能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年,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2016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5-2016年也有增强流感爆发强度的可能。

 

3 汲取历史的教训:天灾和人祸造就1918年大灾难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者一千多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1918-1919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2000万到4000万人的性命,这就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

如果在2012-2016年期间发生大规模战争,天灾与人祸相互作用,将造成比1918-1918年更悲惨的人间悲剧。

 

1918年流感世界大流行敲响了天灾与人祸的世纪警钟:战争创造了流感大流行的人为条件!

 

参考文献

1.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2.       LIN Zhen-shan. The phase relation between accumulative effect of solar eclipse and El Nino[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1999, 35 (6): 777779.

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27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2865.html

上一篇:斐济海域发生6.3级强烈地震:关注1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秘鲁太平洋沿岸发生6.3级地震:关注1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4 许培扬 钟炳 王涛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