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冬春初夏连旱60年来罕见:2011年灾害事件回顾
杨学祥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江苏省气象台公布了2011年的气候影响评价。“旱涝急转”“极端高温”“内陆看海”成了这一年江苏气候“热词”。
相关新闻:
2011冬春初夏连旱 近60年来罕见
2012年01月11日 02:30
来源:现代快报
在2011年,每当气象出现异常时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难道是2012提前到来了?”昨天,江苏省气象台公布了2011年的气候影响评价。“旱涝急转”“极端高温”“内陆看海”成了这一年江苏气候“热词”。
□快报记者 孙羽霖
关键词
1
最严重
冬春初夏气象连旱
2011年1月起至6月中旬,全省平均降水量173.6毫米,较常年同期(343.0毫米)偏少4.9成,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
“此次干旱,持续时间长,旱情重,损失大。”江苏省气候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少雨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加之长江、淮河流域来水普遍减少,淮河出现断流,导致江苏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明显减少。
截至2011年6月上旬江苏淮北地区主要湖库水位下降明显。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均低于死水位。其中,南京石臼湖水体面积(2011年5月19日)仅占前期(3月7日)5%左右。
关键词
最难测
旱涝急转 城区看海
2011年,我们见证了旱涝急转;受到超长梅雨的洗礼,我们又看到了罕见的“内陆看海”景象。
这一年中,江苏的梅雨长达38天,较常年偏长14天,为近12年以来梅雨期最长的一年,历史排名第7。
这个“超长版”的梅雨从6月14日入梅,到7月21日出梅,不仅时间长,雨量还显著偏多,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470毫米,为近60年来的次多值(仅次于1991年)。
在这期间,6月25日南京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积水最深处达1米。7月18日,南京主城区再次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南京玄武湖18日15~16时1小时的降雨量达94.8毫米,强降水过程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高速公路限行,多起航班延误。
关键词
3
最频繁
全年19次气温超极值
在气温方面,2011年全年江苏的平均气温为15.3℃,较常年偏高0.4℃。虽然平均气温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值,但是2011年单日极端气温打破纪录却并不少见。根据统计,在南京地区,一共有19次气温打破当天的单日气温极值,其中低温有3次,高温有16次。
2011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创近30年来最低纪录,为1961年来第三低值。5月8日南京、常州出现了今年首个≥35℃的高温,高温初日较常年明显偏早。5月20日南京出现37.5℃的高温,刷新了5月的南京极端最高气温纪录。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持续偏低;11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6℃,显著偏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值。
关键词
4
“梅超风”
2011年,最忽悠人的恐怕就是第9号台风梅花了。传说中“梅超风”将在“七夕情人节”到来,但就在“梅超风”杀来之际,南京却一扫持续近一周的阴霾,风平浪静,天气好得出奇。根据气候部门统计,2011年是近几年来台风影响江苏最轻的一年。
连阴雨
2011年8月,江苏大部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全省连阴雨累计天数达6~26天。阴雨过程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本月气温也显著偏低。根据气候统计,8月全省平均雨日达21天,比常年同期多10天,为近60年来同期最多。
雾霾
2011年10至11月,江苏雾霾天气多发,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尤其是11月出现9天区域性大雾天气。江苏省气象台11月内多次发布雾霾预警,创下近年来同期之最。
雷电
2011年江苏多个地区遭受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尤其以雷电天气强度最大、危害最重。
根据统计,常年全省年雷暴日数25~35天,淮河以南地区比淮北地区多6~10天,沿江、里下河及苏南南部地区为雷暴多发区。
寒潮
2011年全省共有11次强冷空气过程影响,有8次达寒潮标准。
其中,秋末冬初寒潮频率较高。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全省出现3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
阅读延伸
能否预测一下
2012年
的气候状况?
总结了过去的2011年的气候事件,那能否预测一下2012年的气候情况呢?
江苏省气候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年的气候预测,气象部门都会预测分析,但是由于预测偏差,可能与实际有较大差异。目前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以超过80%,而长期气候预测的达到60%就可以算合格了。因为气候预测的准确率不高,所以仅供政府部门参考,不对外发布。
天气预报,好比医生治疗感冒、发烧。而气候预测就好比医生遇到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人,根据病人现有的体质,医生观察病症,预测出可能出现的病情。但是医生并不能给打包票。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1]。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29]。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7885.html
上一篇: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7.3级地震:关注7-9日潮汐组合下一篇:
中国去年自然灾害致4.3亿人次受灾 1126人死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