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已有 4413 次阅读 2012-1-4 11:4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 奥巴马, 天文周期, 特大地震, 民生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杨学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45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西部的大地震的预测由来已久,孝文的以下报道值得关注。

       2010年北京时间34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俄勒冈州大学活动构造学与海床测绘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古尔德芬格表示,未来50年内,俄勒冈州南部和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高达80%,断裂的结果就是引发一场大地震。相比之下,包括华盛顿州和温哥华岛在内的北部地区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较低,同一时期内的断裂可能性为27%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学家林健(Jian Lin,音译)表示,智利地震发生在沿岸地区。1960年发生的9.5级地震——历史上记录的规模最大的地震——让这一地区的受压程度提高。类似的构造力将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发生同样灾难。这一地区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正潜入北美板块下方,在达到某一个点后,数百年内被禁锢的压力将导致板块发生滑动。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地震的发生似乎已不可避免。

       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5-2016年。

       1960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196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是9级特大地震频发的时段。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的发生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年周期相关,与拉马德雷冷位相54年周期有关。

    徐道一根据这两个周期,预测西半球特大地震将发生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是中国特大干旱和全球9级特大地震爆发几率最高的年份,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更大灾害的准备。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可能引发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使美国西部成为人间地狱,不再适于人类生存,美国将从移民接受国变为输出国。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谁能拯救美国?

    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是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欧盟在欧债危机面前自顾不暇,日本在2011311特大地震中损失巨大。相比之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只有中国有实力救助美国的特大灾害。从未来全球特大灾害变化趋势而言,奥巴马政府应该与中国和睦相处,在关键时刻获得中国最宝贵的支持,中国也是美国移民的最佳接受国。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特大灾害面前一律平等,建立世界各国的联合救助机制迫在眉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BRUCE ALBERTS博士在2005年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BRUCE ALBERTS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自然灾害难民”,以避免日本的“整个民族的毁灭”。

    我在20109月指出,鉴于日本本土的生存危机,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日本外交的根本出路和长远政策。2010 - 2018年全球强震频发,日本东海大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时日不多,美国科学家的警告值得日本三思。

    日本在震前不但不接受劝告,与邻友善;反倒以邻为壑,积极备战,结局是自食恶果。美国应该接受日本教训。

    我们和徐道一在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后,都预测日本是下一次大地震的首选位置,美国地震预测有待证实。

 

 

参考文献

 

1.       徐道一,孙文鹏。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地质力学学报。2011, 17(1)64-73.

2.       孝文。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58:38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3.       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2010-3-3 07: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4.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9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  2011-12-10 16:42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9.       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2008-6-1 10:00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10.   杨学祥。与邻为伴:日本在大震后要接受历史教训。2011-4-11 06:34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73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5404.html

上一篇:2012还是2015:为什么1960年特大灾害频发?
下一篇:巴西东南部洪灾 南部罕见大旱:关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6 毛克彪 王涛 钟炳 张骥 杨文祥 鲍海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