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名单对号入座:5次强震已经发生 杨学祥
我在2007年9月8日指出,在2007-2030年内,将要发生5次左右的8.5级以上地震。我们列出的8个名单中约有一半可能发生。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中国西部也是地震高发区域。我们必须增强抗震防灾意识,现在就应该收集情报,采取对策。 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 强震名单:中东海湾地区、洛杉矶、台湾西北部、印尼苏门答腊、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日本东京和日本东南海。 实际发生的5次强震如下: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 2005年3月29日印尼苏门答腊8.5级地震;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8.5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9级地震。 下面这篇博客已经被删掉了,现在看到的是最后一点痕迹。 相关博客: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可能发生的强震名单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7-09-08 07:00:46 光明观察
1.未来强震的总体趋势
科技日报波恩1999年12月27日电 记者顾钢报道:据德国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透露,该中心最近绘制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搜集了地球最近500年来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绘制出了这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这张彩色分布图根据不同地区地震风险的强弱分成4个等级、8种颜色。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地震风险最低的是俄罗斯、非洲大陆、加拿大和巴西。1999年土耳其、希腊、台湾等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1]。
1999年全球地震趋于强烈,原因有二:
其一是,1997-1998年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连续两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导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 -60厘米,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致使洋壳相应降升13-20厘米,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2]。
其二是,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结束,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开始,1999年处于转折点。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中太平洋海面降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太平洋海面升高。由此也会引发太平洋跷跷板运动[3]。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6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4],
2.未来强震的时间循序
我们收集1999年以来网上关于大地震的报告,按地震发生的时间循序排列,仅供研究者检验和讨论。
2.1 在未来5年内大地震将袭海湾
2006年4月17日,美国地质学家发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地质调查报告表明,在全球各大陆地板块中,目前最为脆弱的就属于中东海湾地区了,科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海湾地区将会发生1906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该份报告表明,这次地震将会超过7.9级,死亡的人数将会超过数百万,损失将达数千亿美元。地质专家警告海湾地区的居民要作好预警准备,因为这次世纪性的地震可能随时都会降临,专家还表示,引起这次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国家任意开采石油及肆意开发地下核设施[5]。
2.2 洛杉矶面临大地震 损失或高达1500亿美元
中新网2007年9月6日电 俄新网消息,洛杉矶地壳断层内部运动目前在整个观测史上达到峰值。俄罗斯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成为在未来几年内发生毁灭洛杉矶市的毁灭性地震的原因。据学者估计,这场可能发生的灾难将带来1500亿美元的损失。报道援引位于美国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组组长吉姆·奥尔辛的话说,“截止目前,断层南部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约为70%,地震强度将达到里氏8级。洛杉矶位于地震活跃地带”。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估计,这一地区的地震活跃性在整个监测期间达到最高值。在距洛杉矶以北160公里的滨海地区的平原地带,确实发现了地壳大裂缝。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实验室主任阿历克谢·扎维亚洛夫表示,除了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之外,加利福尼亚滨海地区还有几个相邻断层。其中地壳断层的内部运动甚至比这一断面更为强烈,这些构造很快也可能演化成为构造运动,这将加重局势。报道说,加利福尼亚人已经开始启动使可能发生的地震后果最小化的工作[6]。
2.3 未来台湾西北部发生大地震机率较大
2000年7月6日台北消息 台湾高雄私立高苑技术学院地震预测研究室教授郑魁香,近日发表台湾地区2000年至2010年的地震危险图,对未来10年岛内地震活动程度、地震可能造成灾害的风险进行图像展示。郑魁香依据台湾地区100年来的强震潜势分析结果,绘制成这幅未来强震预测的地震危险图。他表示,未来地震风险图显示,岛内东部3个地震带未来10年的地震风险都属于极高,从地震所产生的损失风险看,未来10年台湾东西部6个地震带中,仅东北角的硫台地震带与西部嘉南地震带会有损失风险[7]。
人民网2005年12月26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曾有台湾学者表示,台北101大楼的重量有可能压迫到地下的断层带从而导致台北增加地震发生的机率。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席叶博士(Dr. Kerry Sieh)虽有不同见解,却对于未来在台湾西北部发生大地震的机率发出了特别的警告。报道指出,台湾位于地震相当频繁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每年约可产生百余次的有感地震与无数的无感地震,相较于2004年12月26日南亚大地震一次所释放出来的惊人能量,台湾地层平时持续释放能量虽然有助于地层的稳定,却无法保证大地震不会再度发生。席叶博士表示:“我们发现,位于桃园与台北之间的地层活动相当频繁,将来有可能导致台北盆地的地层突然下沉1到3公尺。除了台北市外,台湾西岸的其他城市也将同时产生巨大的撼动,对台湾整体发生重大的影响。”由于高科技密集的新竹科学园区与台北地标建筑物台北101大楼皆位于断层带上,席叶特别注意这两个地区的地层发展。他指出:“新竹科学园区位于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 地震的断层带上,所以的确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大地震,而台北101也是直接位于活动频繁的震带之上,台湾当局应该重视我们所发现的这些现象,并且采取相关的因应措施。”报道综合席叶博士的分析指出,若是发生以上地层移动的状况,台北有可能产生规模7到7.5的大地震,不但对台北101大楼造成严重的损害,台北、桃园、新竹等台湾西北部大城市,也会产生重大威胁[8]。
2.4 印尼地震缘于地质压力增加 未来可能还有大震
据路透社2005年4月1日报道,地震学家指出,3月28日晚在印尼发生的大型海底地震的起因是去年12月那次引发灾难性海啸的剧烈地震造成的地质压力增加。他们还警告说,这个地区迟早会发生第三次大地震。同去年底的地震一样,这次地震也是垂直方向的,由于部分海床被另一块冲到下面的地质板块“顶”起来而引发。 澳大利亚地震学家菲尔·卡明斯对路透社记者说:“看起来两次地震发生在同一处板块边界。澳大利亚板块滑到了苏门答腊板块下面。”卡明斯认为还会发生第三次地震,因为在最近这次地震之后,地质压力将进一步增加。他说:“偏东南方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可能会早于我们的预料。但我们无法预测准确时间。它也许会在20到50年之内发生,而不是100年。”但他补充说,它也可能就出现在未来3个月内[9]。
在2007年9月6日发表的《自然》 (vol.449 ,no.7158,Page: 75) 中,科学家认为缅甸沿海地区有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风险。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和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对地球科学界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突然。虽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在中苏门答腊附近紧靠2004年地震震中东面的地方发生另一次大地震的风险很高,但似乎人们对北部的俯冲带(在孟加拉北部湾沿缅甸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却不是很担心。不过,费尔. 秋明斯(Phil Cummins)提出,大地震活动在这一地区是有可能的,而且众多脆弱的人口将面临一次相当大的地震和海啸的风险[10]。
2.5 美国西部未来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加大,西雅图市受灾可能性最大
2003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认为,今天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里氏六点五级地震,意味着未来一个世纪内美国西部可能发生强度更大的地震。加州一家地方报纸引用地震专家的话说,美国西部未来十二年内可能发生里氏九级的大地震。西北部的西雅图市受灾可能性最大。根据大陆板块学说,加州正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结合处。太平洋板块一直缓缓地向东北方向移动,不断挤压北美洲板块,造成加州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其中著名的圣·安德利亚断层(San Andreas Fault)是加州地震的最大肇因。它南起加利福尼亚湾,向北经过洛杉矶市区,直贯旧金山半岛,并继续向北延伸。断层以东向上隆起,形成海岸山脉;断层以西是海岸,向太平洋洋底滑落。每过一百多年,断层附近即有一次震动,使此断层不断向下滑跌。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岩层移位二十五厘米。而今天的地震就发生在一个与圣·安德利亚断层平行的未知断层之上。迄今,科学家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比如一九九九年洛杉矶大地震的强度达到了七点一级,但它由一个被地震学家们认为不活动的断层引起。一位地震学家解释说,因为加州断层多得可怕,所以只能对情况最严重的断层进行分类识别,这自然也就造成了很多遗漏[11]。
2.6研究称旧金山20年内爆发大地震几率为25%
2001年年初,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曾经列出了最有可能威胁美国的三大潜在灾难:一是纽约遭受恐怖袭击,二是新奥尔良遭遇飓风袭击,三是旧金山发生大地震。迄今为止,前两大潜在灾难都已经相继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那么第三大潜在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根据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未来的20年内,旧金山很有可能会再度遭遇与1906年类似的那样一场大地震。科学家预测,这场地震的发生几率为25%。20世纪初的那次大地震使旧金山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长期以来,对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准确的预测一直是地震学家面临的一道难题。通常情况下,科学家一般会利用测量地质断层的应力积聚状况或者通过分析过去的地震数据来确定地震的循环模式。美国地质测量局于2002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曾利用后一种方法计算出,在2002年至2031年之间,圣安德里亚斯断层有18.2%的可能性爆发7级或7级以上的地震,从而对旧金山地区造成致命打击(据估算,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约为7.9级)。
在一项新的研究工作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物理学家John Rundle和地质学家Donald Turcotte与同事将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利用一种名为“虚拟加利福尼亚”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该系统将圣安德里亚斯断层和附近断层的地质压力积聚、这些断层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该地区的地震历史数据等因素进行了整合,研究小组模拟了未来4万年中圣安德里亚斯断层的地震活动。模拟结果显示,4万年里像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地震将重复395次——平均每101年发生一次。研究小组于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说,在这一数据的基础上,他们推断,在未来20年中,旧金山地区爆发另一场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25%。在未来的45年中,爆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为50%,而在未来的80年中,爆发大地震的几率达到75%。美国地质测量局的地球物理学家菲尔德说:“这场大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将在8200万美元至2.52亿美元之间,死亡人数将在3000到1.8万之间[12]。”
2.7东京发生地震的几率为90%
据2007年9月5日报道,今后50年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几率为90%。首都圈肯定会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说得不好听,到那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就看各人的运气了。差别在于灾害发生之“前”和之“后”,预先的防灾措施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现在就应该收集情报,采取对策[13]。
2.8在未来30年内,发生日本东南海大地震的可能性在60%以上
中国青年报东京2004年9月6日电 9月5日晚至6日凌晨,日本本州南端的纪伊半岛附近海域连续发生多次较强地震,给日本中西部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但是更令地震专家担心的是,这次地震为日本敲响了大地震的警钟。第一次地震发生在5日晚7时07分,震中在和歌山县纪伊半岛东南10公里处,震级为里氏6.9级。当晚11时57分,在30公里外的同一地区再次发生更强烈的地震,震级达到7.4 级,日本气象厅发出了海啸警报。到6日中午,当地共发生了16次有感余震。
6日下午,日本政府召开地震调查委员会会议。日本气象厅专家在会上介绍说,两次地震均由菲律宾板块内部裂变引发。更多的专家指出,不排除它对日本担心的“东南海大地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谓“东南海大地震”是指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引发的地震,1944年和1946年曾连续发生。据日本地震专家统计,这种地震的周期是50年至100年,震级将在8级以上。日本中央防灾会议预测,如果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地震,将造成2.8万人死亡,96万栋房屋毁坏,经济损失将超过81万亿日元。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大阪府震灾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河田惠昭指出,此次地震可能是东南海大地震的先期征兆,因为1946年大地震前40年共发生10次6级以上的地震,这次继阪神大地震后也已经发生过5次,说明大震的危险系数在增高。地震调查委员会指出,在未来30年内,发生东南海大地震的可能性在60%以上,它因此呼吁日本社会增强抗震防灾意识[14]。
3.历史强震的发生规律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中国测定为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紧接着发生了苏门答腊8.5级和智利8.1级两次强震。回顾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强震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性:准60年的强震周期。
表1 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八大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00年以前有4次;从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第8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次)
第7名、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第4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第3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第8名、(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0次)
无8.5级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次)
第4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从表1中可以看到,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15]。
4.结论
在2007-2030年内,将要发生5次左右的8.5级以上地震。我们列出的8个名单中约有一半可能发生。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中国西部也是地震高发区域。我们必须增强抗震防灾意识,现在就应该收集情报,采取对策。
参考文献
2.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 乔琪源.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3.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4.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9636.html
上一篇:
抓紧建立国家地震速报预警系统: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下一篇:
英国、法国、瑞士、韩国、日本连遭寒潮袭击和潮汐组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