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NOAA预报:自10月以来拉尼娜减弱

已有 2748 次阅读 2011-12-8 04:2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预测

美国NOAA预报:自10月以来拉尼娜减弱
        杨学祥
    据NOAA 预报显示,自十月以来,赤道太平洋(7.23,0.05,0.70%)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负值有逐步减弱的迹象。该气象机构曾预测拉尼娜将持续到2012年2月。
    早在9月我就指出,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地球自转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影响,9月过后拉尼娜减弱,厄尔尼诺增强,目前发展符合这一预测。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和24-26日强潮汐组合可导致厄尔尼诺增强,可及时监测检验。
    拉尼娜结束厄尔尼诺发展的三大有利条件: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导致拉尼娜现象结束,8-11月仅为4个月,拉尼娜事件不能形成。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加速地球自转,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
    2011年11月18日-2012年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
   
相关新闻:
连豆迎来反弹 谨慎看待高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8日 00:08  鲁证期货
  虽然拉尼娜天气或影响南美大豆种植的担忧仍存,但据NOAA 预报显示,自十月以来,赤道太平洋(7.23,0.05,0.70%)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负值有逐步减弱的迹象。美国农业部11 月供需报告预计11/12 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7500 万吨,较上年度下降50 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5200 万吨,较上年度提高300 万吨。总体而言,南美大豆本年度丰产,产量较上年度提高250 万吨。目前巴西大豆和阿根廷大豆播种分别完成77%和44%,预计拉尼娜天气对南美大豆种植实质性影响有限,待南美大豆主产区天气炒作期过后,国际豆价将面临较大回落风险。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鲁证期货研究所
  鲁证期货 李苑
拉尼娜结束了吗:监测对比
2011-12-7 04:56
[1]wangchun41  2011-12-6 10:15
杨教授:你好。您总吵着“拉尼娜”结束了,可是:既然结束了,怎么还见到赤道中太平洋存大片蓝色偏低区域???既然结束了,是不是就不应该在“大片蓝”的,应该是大片”黄“才对,才像厄尔尼诺啊、赤道中太平洋分明还是”拉尼娜“状态嘛,而且这种”蓝色“以及保持了两年之久了,我估计:这种”大片蓝色“还将持续到明年年初~!我坚信美国的预言:拉尼娜将持续到明年年初~!!拭目以待
博主回复(2011-12-7 04:42):美国的监测是,拉尼娜在2011年5月结束,8月重返,2011年5-8月为中性状态,没有拉尼娜持续两年的记录。
博主回复(2011-12-7 04:37):已经逐渐变为大片黄色了,完全变为黄色就是厄尔尼诺形成了。
检测对比:
 
2011年7月11日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
 
2011年12月5日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比
    2011年7月11日赤道太平洋海温中性状态和2011年12月5日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比,中太平洋已经出现大片黄色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将持续到2012年2月,甚至到第一季度,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不会超过今年年末。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5710
拉尼娜结束 厄尔尼诺发展
2011-12-6 06:01
拉尼娜结束 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
    计算表明,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慢时期,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9月23日秋分是形成拉尼娜的高潮时期,9月过后,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地球自转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影响,9月过后拉尼娜减弱,厄尔尼诺增强,目前发展符合这一预测。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和24-26日强潮汐组合可导致厄尔尼诺增强,可及时监测检验。
    拉尼娜结束厄尔尼诺发展的三大有利条件: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导致拉尼娜现象结束,8-11月仅为4个月,拉尼娜事件不能形成。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加速地球自转,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
    2011年11月18日-2012年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5340
11月25日极地日食结束拉尼娜
2011-12-2 03:34
11月25日极地日食结束拉尼娜
        杨学祥
    早在9月24日我就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慢时期,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9月23日秋分是形成拉尼娜的高潮时期,9月过后,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地球自转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影响,9月过后拉尼娜减弱,厄尔尼诺增强,目前发展符合这一预测。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和24-26日强潮汐组合可导致厄尔尼诺增强,可及时监测检验。
    2011年11月25日极地日食导致拉尼娜现象结束,8-11月仅为4个月,拉尼娜事件不能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390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27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044.html

上一篇:浙江玉环“楼歪歪”建成就拆创纪录:警告为什么被忽视?
下一篇:亚奥地区中强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杨文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