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缺的能源能让人类度过下一个冰期吗?
——气候变暖政治化加剧了欧元危机
杨学祥
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下台了,希腊的乔治·怕潘德里欧早已“光荣下岗”。这两个国家因债务问题,可能要把欧元乃至欧盟拉入分裂的边缘。
卖房卖地,借债度日,昔日败家子弟的求生伎俩,如今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国家层面的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良策。造假的恶性循环带来的是假货的报复,在碳交易激发出的欧洲虚假繁荣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碳排放就像金融的衍生品,其虚假的价值难以掩盖欧洲的债务危机。
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这“无疑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美联储更有创新精神。他们实施的货币定量宽松政策,如同一只手打白条,另一只手印钱去买。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是危机前的3倍[1]。
恩道尔指证,替希腊“做花账”的帮凶,就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2002年就在希腊要加入欧元的关键时刻,高盛为它设计了复杂的衍生品,进而对欧洲央行隐瞒了债务真相。而可笑的是,在危机发生后,帕潘德里欧政府竟还让高盛“帮助”希腊应对危机,“它们对希腊会计报表太熟悉了,比布鲁塞尔清楚得多了!华尔街狐狸正在给欧元看管鸡窝呢。”
造假是当代世界最流行的手段,经济学家造假,政治家造假,科学家也造假,他们违背科学规律和诚信原则,把利益、权力、迷信和信仰当作科学论证的目标,把气候问题政治化,在政府部门获取最高的利益和荣誉。欧洲在高唱改变气候的高调之后,迎来的不是安全的环境,而是危机四伏。
人类刚刚经历过15-17世纪300年的灾害性的小冰期,18-20世纪的气候逐渐变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工业化把人类带进现代化社会。可惜好景不长,有人认为,工业化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事实还是谎言?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温室效应灾难说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减排温室气体不是驱逐魔鬼,而是迎接死神。能源危机对人类是最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个小小的代价,至少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温室效应给人类生存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环境。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仅为-8度,远不适于人类生存。
据2007年3月13日美联社报道,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大胆的,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此举将促使美国、中国和印度也出台同样的立法。按照该立法的草案,英国到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60%。“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而采取的一项革命性举措。”托尼?布莱尔说:“它为全球其它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近几个星期以来,英国的政治党派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纷纷进行了“绿色”表决以展示他们的环境态度。无论是布莱尔的工党还是反对党保守党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他们把更多的媒体时间放在了臭氧层问题上而不是英国在伊拉克的驻军问题。来自伊拉克的坏消息已经让布莱尔的阵营受到打击,他们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可以使布莱尔掌握主动权的问题上,比如环境问题。布莱尔计划于9月份离任,如果他能够在离任前成功促成一项全球二氧化碳协定,这将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政绩[2, 3]。
如果把竞选的宣言当成行动的纲领,那么你就一定会上了机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贼船。布莱尔在为世界人民画饼充饥!如果布莱尔能把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那么,人类就可以靠热情、愿望和幻想解决一切物质的危机。布莱尔只给出发达国家可接受的极限,他没有给出发展中国家离开低价的石化燃料如何生存的方法。在将石油和天然气驱逐出国际燃料市场的表决中,美国、澳大利亚、中东和俄国决不会投赞成票。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布莱尔的错误政策不仅没有将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反而引火烧身,加快了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两伊战争激发了美国的次贷风暴,欧盟减排激发了债务危机。对于飓风和地震都无可奈何的人类,我们有多少资金、人力、物力、能源和资源来改变全球气候?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我在2007年指出,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我在7月15日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8]。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4]。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3-5]。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在37.5亿年前拯救了地球,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斯的地下《地球与行星科学》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尼克拉斯•多普尔斯(音)称,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地球的怎样从被冰冻的厄运中解脱出来的。此前曾有研究表明远古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液态水,但是来自太阳的微弱的热量不足以使这些水保持液态,这些水为什么能保持下来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成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更为温暖,这些液态水才得以保存。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远古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地球大气。多普尔斯称,“我们现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远古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当丰富,这些二氧化碳也许就是使地球免遭冰冻的主要原因,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氧化碳就象是一种行星的温度调节计,在地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它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会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这样有利于保持行星的温度。”
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金星因为二氧化碳太多而生命无法生存。现在,地球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间冰期时期,离火星的状态很近,离金星的状态很远,“二氧化碳威胁论”只能误导公众走向歧途。
全球变暖可以减少人类的能源消耗,延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如果全球变冷,短缺的能源能让人类度过下一个冰期吗?
参考文献
1. 欧债危机为什么愈演愈烈。2011年11月14日 08:43:34 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1/14/c_122273795.htm
2.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2007-03-20 10:09:08稿源: 光明网。http://gb.cri.cn/9083/2007/03/20/1965@1505175_1.htm
3. 杨学祥。全球变暖会成为世界灾害吗? 2009-11-30 12:52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5056
4. 杨学祥。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修改稿)。上传日期:2007-3-12上海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84.htm
5. 杨学祥。中国下一场战争的对手会是谁:历史的足迹。2011-4-26 05:15 光明博客。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465-do-blog-id-34101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