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作为一种职业的三种境界
李 侠
近日看到王晓东教授的访谈《科研不只是谋生的手段》(人民日报,2011-10-27),这篇文章主要是谈当下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的,王教授的很多观点,笔者都是赞同的,文章的名字想必是记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特意设定的,文章中王教授对科研与谋生的关系所谈并不多,但这实在是一个习惯被一带而过的话题,值得深入分析一下。正所谓,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那么活着本身还肩负什么样的其他使命呢?在笔者看来,职业的境界有三个层次:谋生、事业和源于内在召唤的使命感。
参照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提出的说法,人的活动主要分为三种:劳动、工作与行动,每一种活动都指涉了人类的不同存在状态。笔者愿意把这个三分法做一些拓展:劳动,体现了人作为动物性存在的生存本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养家糊口的本能;工作,体现了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交往或实践本能;而行动,则是人类活动中唯一不需要中介的理想性活动,换言之,行动体现了人类的超越本能。在这个简单划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科研活动的性质与条件,自近代科学建制化以来(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为标志),从事科研日益成为一种职业,这种建制化的实现,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科技事业在近代的发展;另一方面,科研不再是少数有钱、有闲之人的消遣活动,而成了很多人借以谋生的职业。而职业的一个最基本职能就是谋生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科研为职业与一个汽车修理工或者厨师等职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这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既然如此,那么社会上为何还给从事科研的人如此高的声誉呢?这与从事科研工作需要较高的准入门槛有关,换言之,要想从事科研,除了个人天赋外,尚需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积攒一定的学术资本,还要接受多年的职业操守的规训,再加上,科技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为公众所了解,公众对于从事科研的人的认同感与期望值也一同快速升高,甚至会出现期望值过高的情况,由此也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道德绑架现象等。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祛魅的世界,即去除神秘的世界,这是科技普及化的结果。这种趋势必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科研为职业的人也必然要经历这种去掉光环的转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导致科研的神秘感日益丧失,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马克斯·韦伯在后期的著名演讲《学术与政治》中的要求来做一个相应拓展,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职业的境界可以分为三种:首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它完全是私人领域内的活动,应该遵循诚实劳动的伦理要求;其次,职业上升为一种志业(事业),它是社会领域内的活动,应该遵循专业化的伦理要求;第三,职业作为一种召唤,它是公共领域内的活动,应该遵循乌托邦的超越原则,即恪守信念伦理。职业的伦理要求是从责任伦理到信念伦理的提升过程。于是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共同体中的大多数人是要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这是职业的基本功能,无可厚非;当人们越过生计阶段,就会开始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事业,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化的要求;超过这个层面后,还有极少数人从科研活动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即来自内心的召唤,以此实现对于超越的追求。
共同体职业境界的提升,是需要诸多条件支撑的,需要在漫长的文化熏陶下形成,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科技发达国家由于文化中拥有传统的宗教因素,以及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作保证,他们比较容易出现符合社会分工要求的职业精神以及对于神圣使命的不懈追求。相比较而言,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对于科技的投入一直偏低,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收入状况还比较拮据,因此,科研职业也就沦落为谋生手段,这也是中国科技共同体职业境界比较低的最基本原因。再加上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对于超越的追求,导致共同体的境界地图很难出现对于神圣召唤与使命感这种高级伦理的积极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职业境界方面存在的差距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大。
然而,一味埋怨中国科研人员职业境界不高,而不从根本上改善科研人员的生存状况是于事无补的,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多数科研人员还是要靠科研谋生的,中外概莫能外,只不过这种状况在中国尤甚而已,一旦突破某个束缚个人自由的阶段(劳动),科技共同体成员的职业境界很容易快速地从生计阶段上升到专业化阶段。至于超越阶段的使命感与神圣召唤,在我们文化中很难出现,这是由于缺少信仰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我们改造中国文化需要努力的方向。也许,今天我们更因该谴责那些拥有大量科技资源,而不思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的家伙们,因为正是这些人代表了当下中国科技共同体的职业伦理的现状。
说明:本文发表在《科技日报》2011-11-4,科技话题栏目,发表时编辑对标题进行了通俗化的处理,感觉不错,一并致谢,是为记。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向作者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