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亚洲东部地震值得关注

已有 2521 次阅读 2011-10-16 06:0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亚洲东部地震值得关注
      杨学祥
    最近,在中俄边界和中蒙边界相继发生了6.6级和4.8级地震。
    统计表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亚洲东部地震值得关注。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99-2011年中国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有8次: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2010-04-14 07:49:40 7.1 33.2 96.6 14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08-05-12 14:28:04 8.0 31.0 103.4 14 四川汶川县
2008-03-21 06:33:02 7.3 35.6 81.6 33 新疆于田县 
2002-03-31 06:52:49 7.4 24.22 122.22 31 中国台湾地区 
2001-12-18 04:02:58 7.5 23.92 122.95 27 中国台湾地区
2001-11-14 09:26:09 8.2 35.92 90.53 11 中国青海省
1999-09-20 21:46:40 7.0 23.84 120.67 1 中国台湾
1999-09-20 17:47:15 7.4 23.97 120.75 5 中国台湾
http://www.ceic.ac.cn/AdvSearchHandler
蒙古发生4.8级地震
2011-10-16 03:42:56 来源: 中国地震网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时间: 2011-10-16 03:42:56.3
纬度: 43.2°
经度: 100.6°
深度: 9km
震级: Ms4.8
震中位置: 蒙古
地震类型: 天然地震

(本文来源:中国地震网)
http://news.163.com/11/1016/04/7GF7EGBE00014JB6.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10-16 03:42:56 4.8 43.2 100.6 9 蒙古
地图 2011-10-14 14:10:12 6.6 54.2 123.7 10 俄罗斯
地图 2011-10-14 11:35:13 6.7 -6.6 148.0 40 新几内亚东部地区

地图 2011-10-13 18:49:58 3.1 32.6 96.5 5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地图 2011-10-13 12:27:52 3.6 35.7 115.4 7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交界
地图 2011-10-12 16:40:20 1.8 40.0 116.2 5 北京市海淀区(有感)
地图 2011-10-10 09:55:38 4.1 36.2 82.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民丰县交界
地图 2011-10-10 05:16:26 3.3 32.1 94.0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巴青县
地图 2011-10-09 23:54:24 4.0 22.5 121.0 6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0-08 19:25:15 3.0 32.2 120.5 12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有感)
地图 2011-10-08 16:53:14 6.0 -20.4 -173.3 20 汤加
地图 2011-10-07 16:58:29 6.3 -32.4 -179.0 30 克马德克群岛
地图 2011-10-07 06:24:04 3.1 24.7 99.1 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
地图 2011-10-06 19:12:28 6.1 -24.2 -64.2 10 阿根廷

地图 2011-10-06 10:26:00 3.3 42.1 87.0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和硕县交界
地图 2011-10-06 02:54:19 3.7 29.9 97.4 8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
地图 2011-10-05 22:40:49 4.7 38.3 87.3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1-10-04 16:40:05 3.0 36.6 105.4 8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
地图 2011-10-03 10:42:30 3.2 25.5 105.8 7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交界
地图 2011-09-30 20:08:09 3.7 31.4 94.0 7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比如县
地图 2011-09-30 08:07:56 3.1 36.4 113.1 5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长治市交界
http://www.ceic.ac.cn/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362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2010-4-11 11:31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杨学祥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09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7316.html

上一篇:前九月自然灾害频发 直接经济损失3028亿元:关注潮汐周期
下一篇:湘江长沙段持续枯水逼近城市供水警戒线:关注潮汐周期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许培扬 钟炳 毛克彪 杨文祥 全嬿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