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谁是科学网最会炒作的明星?

已有 4654 次阅读 2011-8-30 21:21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院士, 炒作, 擂台

过去文体明星的炒作是互相揭短、自曝隐私,以提高自己的露脸机会和知名度,这种方式用的太多太滥,已经老掉牙了,该换点新招了。

在科学网上,有人对炒作有了“创新性”发现。裹着科学外衣,打着“为科研环境鸣不平” 的旗号诱导多人成为自己的“粉丝”,为己摇旗呐喊,是新发现的基本特征。

在竞选院士失败后,多数人最多会发发牢骚而已,不会在网上公然说“以后不候选院士”。其实如果你觉得院士称号不重要,你就不会同意成为院士候选人,也不会在落选后愤而退出还高调宣布“以后不候选院士”,这说明你在骨子里还是很在意的,只是觉得“我的学术水平高,我不上别人上,我的脸面往哪放?”。这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

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心理平衡了也就罢了,没想到过几天又说出了“屠呦呦和张亭栋是发现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代表人物,不仅可以拿院士,甚至可以拿Nobel奖”。诚然,如果你说的是真实的,没人会否定这样的科研成果。问题是说这种话“潜伏”的意义是什么?其隐藏的意思或许是说“在那个年代,他们够院士水平但没上;但在新时代,我(海归人士)水平够了为什么不能上?”。实质上还是在为自己鸣不平。

今天又说“要和院士良性竞赛”,这实际上是一种“幌子”,在玩“障眼法”。其实饶毅不用和今年的候选院士和已当选的某些院士比,胜负已有定论,因为多数人(包括他自己)已认为其学术水平高于或不低于本领域的候选院士,甚至比某些已当选的院士水平高。饶毅故意拿“良性竞赛”的“幌子”和相关领域的院士比学术水平,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实质上,这句话的“潜台词”还是在说“我已经比你们这些院士强多了,你们不如我,从院士评选制度上找找原因吧”。其真实目的还是在为自己壮大声势、扩大影响。呵呵,为何科学网上的某些人除了瞎起哄,不会动脑筋深层次想想呢?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某些热炒事件引发大家的深思,不要人云亦云,静心想想始作俑者热炒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这次“擂台赛”比武的赢家会是谁呢?大家想想,只能是饶毅教授本人。他通过连续不断的“亮剑”,吸引了眼球、赢得了人气、同情和支持度,不管以后能不能当选院士,他都是最大的赢家。

中国有句话叫做“有一有二,没有再三再四”,出于不满对同一件事说一次也就够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就同一件事“说事”,难免让人对其动机产生怀疑。

我个人的观点是“饶毅这次没选上院士心理很难受,通过热炒引发的社会舆论或许是在逼别人说:这次我没上,但下次你得求着我上,看看谁怕谁”。呵呵,但愿我没说对,如果我的猜测是错的就好了,如果不为个人而真为改善科研环境献计献策的话,相信大家都会欣赏和支持的。

还是王博士说的好:“我觉得吧,RY最近被炒得太热了,虽然院士落选了,但比上去的还热,该泼点冷水了。胜者为王败者寇,不要喊什么口号,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做出一点儿让世人瞩目的成绩,未当选只是少了一个称号而已,但会永存科研史册!”

对科研人士,还是少喊点口号,多干点正事吧。如果你能治愈了癌症,没人能阻挡你当选院士,问题是你没有做出这样有“显示度”的成就,导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果,不值得大惊小怪。

本文的目的是就事论事,剖析某热炒事件的幕后意图,无恶意攻击别人之目的,希望不要推而广之。如果大家对我的说法不同意也没关系,欢迎讨论和拍砖。

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4811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81246.html

上一篇:和院士如何竞赛?
下一篇:邢台老震区又死灰复燃了?
收藏 IP: 118.186.202.*| 热度|

15 吴飞鹏 蔣勁松 陈安 李学宽 孔晓飞 许培扬 陈龙珠 王媛媛 李维 付碧宏 肖重发 朱教君 邢志忠 waun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