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也好,泥石流也罢,如果没有带给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都称不上灾害。减少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最有效途径不是与天斗的豪情,而是科学合理的避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减少灾害。
汶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的龙池在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短短3年时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震后重建(2009-2010)——遭超强泥石流重创,为世人上了一堂震撼的一课:尽可能避让,才能真正减少地质灾害。
以下图片是本人亲自经拍摄的龙池地区地震后的惨状、震后重建短暂的繁荣、特大泥石流肆虐后三个阶段沧桑巨变的场景。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能够引起社会的警醒。
地震后的照片拍摄于2008年6月15日,重建后的照片拍摄于2010年4月23日,泥石流之后的照片拍摄于2011年2月2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2010年8月13日,四川龙池等地突发泥石流,左上角为2010年4月泥石流前的照片,右下为2011年2月所拍。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图中的小姑娘不知道现在何处。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震后重建的场景,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龙池镇,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滑坡面上已经长了绿草,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前面(08.6.15)的照片对比。
震后滑坡体上建成了公园,2009年4月23日。
震后整个龙池沟都成了公园,地震时崩塌的巨石成了公园景观,到处都在建设中,2009年4月23日。
龙池公园景区大门。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就建在龙池公园大门的左边,2009年4月23日。泥石流后被彻底夷平,踪迹皆无。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公园大门。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公园大门左侧农家院的女主人在讲述泥石流的经历。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