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递交基金申请书之前做什么? 精选

已有 16903 次阅读 2011-3-7 08:42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润饰, 定稿

据我估计,近日国内约有1315万学人忙着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不少单位要求在8日~10日递交申请书初稿,很多人正在做“最后冲刺”。我则忙着为各路朋友修改标书、出谋划策。这里,跟朋友们说说:在“最后冲刺”阶段该做些什么?情况千差万别,我只能一般性地提个醒。

目下,要对申请书做颠覆性的重大修改为时已晚,只能抓一些关键性的润饰、完善工作。申请者不妨按申请书的顺序回答如下问题:

1.        项目名称是否简明扼要、统领全文?是否过大过空、过长过短?是否有生僻的缩略语?

2.        申请亚类是否恰当?尤其是第一个申请代码是否合适(第二个申请代码不大重要)?

3.        申请经费是否合适?用途说明是否理由充足?

4.        摘要是否用足了400个字?对申请的内容、途径、方法、结果、意义是否做了足够描述?是否头重脚轻?是否有生僻的缩略语?

5.        梯队组成是否恰当?查重时是否会有问题?是否有“横向超项”问题(即同一年申请总数超项)?成员是否有“被签名”现象?

6.        立项依据“四要素”(立项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总体构想)是否铺陈到位?国内外主要研究者是否已经提及?准备研究的问题是否清晰?是否引用了足够多的现代文献?

7.        研究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过大过小?

8.        研究内容是否具体?层次是否清晰?

9.        对关键科学问题是否提炼得到位?是否言简意赅?

10.    研究方案是否具体?拟采用的方法、技术是否细致、缜密?技术路线是否可行?

11.    创新之处是否提炼得精当、合适?是否讲清了思路、概念、方法、技术、结果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12.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描述是否可信?是否讲明了所涉及的理论、方法、路线等的可实现性(即技术可行性)?

13.    研究条件的充分性讲得是否可信?是否做到了图文并茂?

14.    工作基础(能力可行性)是否陈述得很清楚、准确?

15.    预期成果是否恰当?考核目标是否过大过小?

16.    申请人简历是否清晰?是否讲清了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承担过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总揽?列出的相关论文是否真的相关?列出的数目是否过多?

17.    已做过基金项目者是否提供了上一个项目的结题摘要和所获得的成果?

18.    申请书的文字是否准确、明白?行文是否流畅?是否有错别字或病句?

 

如果对上述18个问题有了明晰的答案,就可以放心地递交申请书了。至于是否中标,则要经受全面考量,谁也不能打包票。回答好上述问题,你至少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不会让即将到手的果实溜走。

上面是一孔之见,供朋友们参考。

 

写于201137日晨

追加三个问题:

19. 中级职称申请者是否已有两份推荐书?

20. 合作单位是否已经盖公章?境外合作者是否有签名的合作承诺书?

21. 所附的附件是否必要和翔实?

 

补写于2011年3月9日晨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19581.html

上一篇:我国力学界又失英才——痛悼沈青研究员辞世
下一篇:周末闲话-4:学会“笃脱”
收藏 IP: 222.71.160.*| 热度|

44 江志坚 杨月琴 闫小勇 梁建华 张月婷 孙学军 朱志敏 毛培宏 武永军 邰宁正 马剑 戴力扬 刘广明 张志东 季斌 余世锋 刘艳红 王永林 赵慧宇 黄军林 唐小卿 梁智鹏 杨继平 陈远川 刘凌 吕喆 赵凤光 宋晓伟 佟冬 薛常喜 衣瑞文 张欣 陈绥阳 王秋良 孙富学 岳金星 许培扬 tanzhjin fqk6166 宋敦江 chuyuefeng sailboat08 dreamworld ahsys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