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原名:风雨兼程三十年,敬业办刊每一天)
说明:昨天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创刊30周年座谈会,被安排代表编委发言,会后一些编委用邮件索取发言稿,当时在手机上只有个提纲,现删去一些口语元素,改写成这篇博文。
高朋满座,群贤毕至。今天很荣幸在这里代表评审人发言,场景可用王勃和王羲之的16个字来描述:“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序)。我们的编委中有多位院士,著作等身的张院士是我们的主编;今天来了二十多位新编委,还来了二十多位老编委,他们都成果累累、德高望重;这里有两种60后、70后和80后: 60年代出生和60岁以上的,70年代出生的和70岁以上的,80年代出生的和80岁以上的,最高的84岁;大多数是近地的,也有从外地千里迢迢赶来的,所以,用“二王”的16个字描述,是恰如其分。
看看我们的老编委,苍苍的白发,折射了人生沧桑与学术经验;爽朗的笑声,诉说着为杂志给力的无悔岁月;矍铄的精神,表明了他们的健康和豁达。
再看看60后、70后、80后的年轻人,他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眉宇间透着英气。他们的青春和热情,已经传染了我,今天老朋友多,比较亢奋,就不再拘束,说话也随便了。
下面模仿伟人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的句型,说几点感想:
1《计算机应用》是成熟的杂志,“三十”这个数字很特殊,诗词中很多:三十而立、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河东,等等。“三十”是成熟的标志,软件每小升级一次,版本上升0.1;升级30次后,3.0版本的就比较成熟了。硬件到第30版本也比较成熟,比方汽车,有很多包含“30”的品牌名称,如长城腾翼C30、北汽C30、 风神H30、奔腾B30、 北京现代i30、还有沃尔沃C30,厂商们就是看中了“三十”蕴含的成熟。
这里还要感慨几句:第一次读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时,大约19岁,其中有“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38比我当时的年龄大一倍,觉得好长、好难想象。60年代的自然灾害才三年,就觉得时间好慢好长, 38年怎么会是“弹指一挥间”呢?
现在理解了,现在《计算机应用》杂志也30年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日子过得好,过得忙,过得充实,就觉得时间快;“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已驾鹤西去的老编委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真有弹指一挥间的感觉。
这里有远地来的朋友,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改几个字:“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楼入云端”。不知能否描述你们重访成都的感觉?
人生百年,能有几个三十年? 3.33个。这里有条 bad news: 我和我的同龄人已经用了2个多;这里又有条 good news:还剩下一个,还可认真规划,用好每一天。
岁月是魔法师,三十年岁月可以做什么?可以使10多岁的计算机爱好者成长为专家,可以使师父的徒弟变成徒弟的师父,可以使爷爷奶奶的孙儿孙女,变成孙儿孙女的爷爷奶奶。
所以,我们的杂志的30年真不容易,六个五年计划,风风雨雨三十年,兢兢业业每一天。在五周年,十周年,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曾检讨、曾反思、曾为开拓而殚精竭虑;真像李春波在《小芳》中说的“多少次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祝福你,三十岁的《计算机应用》,祝福你,成熟的《计算机应用》。
2 《计算机应用》杂志是团结学术界朋友的纽带。是什么力量,使得大家,跨越万水千山 聚会在一起?是朋友情、师生情。是计算机杂志这个纽带。
中国人重视传统的亲情友情,有的编委来自外地,有几位编委在外地任研究院院长,千里迢迢来聚会,就是要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回忆那依稀的往事,追寻那如梦的岁月,万水千山总是情。今天大家能在一起庆祝,这叫“缘份”;是杂志之缘,学术之缘。
3 《计算机应用》是一本局部的学术和技术历史。会场后有《计算机应用》杂志三十年成果展览。刚才翻看了各个年代的杂志关注的内容,最初是DOS、单片机、Basic、Pascal; 稍后一点是Netware、dBase、Oracle、Java; 今天的热点已经是物联网、云计算和可信计算。这里能看到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过程,能看到当年的差距和肤浅,能看到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能看到一个局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历史。
4《计算机应用》是培育人才的苗圃、是新技术的孵化器。一些现在有成就的年轻人,他们的第一篇论文是在计算机应用上发表的。 他们在这里发表首篇作品,收到了审稿意见,得到专家指点,受到严格的磨练,今天他们回头看,或许会感谢当年审稿人的苛刻,或许会觉得10年20年前的论文肤浅; 能看多过去的肤浅,可谓“敢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正表明了他们的进步和今天的高明。
5 《计算机应用》杂志是编委心中的作品,是编辑手中的艺术品。我们的评委,包括我自己,看论文时候严格、严谨,同时充满了对年轻作者的鼓励和宽容。常常在批评论文不足的同时,也指出修改的方法和方向。
每一期杂志的责任编辑,都把杂志当做作品,当做艺术品,精雕细磨。 他们在文章编排、审查、格式、参考文献格式方面都非常认真,以至于有的作者抱怨检查得太苛刻,抱怨完了之后,还是夸奖编辑认真。
这里走过了几代编辑,从杨老师、秦老师、到夏老师这一代,至少三代人。编辑部有很多编辑部的故事,故事中有浪漫、有严肃;有酸甜、有苦辣;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顺心的郁闷;但是,这些故事最核心内容的就是辛苦,严谨和认真,不停的收稿审稿拒稿,是编辑部里的常规风景线。
几代编辑们和编委们和《计算机应用》结下不解之缘,有首歌这样唱:“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其中还有句“我的一生就献给了你”,用来形容编辑和编委们和杂志的关系很贴切。有的编辑,毕业后来到编辑部,在这里慢慢长大,慢慢变老,最后在这里退休;可以说,编辑们把青春献给了《计算机应用》。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三十年的坚持,谢谢你们三十年的守望。
6 《计算机应用》杂志是接力棒。我们的编委也是几代,张院士、潘老师、刘老师、周老师,是第一代, 55岁-65岁的是第二代, 下面35岁-55岁的又是一代。在接力赛中,有一种学风搭载在接力棒上,那就是 严谨、严格和热情;有一种作风也搭载在接力棒,那就是团结、和谐、执着和潇洒。
三句真心话 . 再做完这一届编委,我也要退出了。人之将老 ,其言也善, 其言也真。三句真心话:真的希望杂志越办越好;真的希望编辑部和编委一代更比一代强;最后,大家都不会质疑的,真的还想再活500年。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再过二十年,是新世纪的三十年代末。我们这一代编委和年轻编委们有个约会,一定来参加《计算机应用》杂志50周年大庆;现在生活、医疗条件好,我们有信心一定来赴约。
庆祝会在什么时候开呢? 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新世纪三十年代末的那个冬季。
那时的《计算机应用》杂志,已在“知天命”之年,一定很红火;我们现在已经被国内若干索引和国外7种索引检索,那时候一定有更多的索引检索:EI、SCI、或者新的XYZ-I。
那个时候,歌要怎么唱呢?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计算机应用》编辑部和编委的新一辈!
相关博文(发言稿系列) 相关博文(不说套话更精彩 系列) 一个任遐想驰骋的Logo --- 它包容了执着、团结与潇洒 NDBC10 牛年,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 (NDBC2009闭幕式发言) 群星正灿烂,科学有希望 第十五届中创软件基金人才奖励颁奖仪式 如今老去才华尽,犹盼春来草上笺(NDBC2015闭幕式发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