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末流的原野
-----自由度里的约束与资本----
不久之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川大的校园里给自己“充电”,大家在一起时,有人问我是来自哪里,我回答:“河西学院。”有一位非常优雅的先生仿佛不经意似地轻声说道:“天底下有个河西学院?”他脸上的表情风轻云淡,他是一位成熟而从容的知识者。当然,我脸上的表情也非常地风轻云淡---------这是完全肯定的,现在的天底下的确有个河西学院,它就在我身后,在遥远的西部,仲春开始直到深秋,它的校园里开满了各色花草,虽然不是名贵娇气,却能经风沥沙生机盎然。
也是一件旧事,那时我还在高中读书。同宿舍的女友给大家讲起了她们的一个很酷的老师的故事。据说那位老师当班主任,而自己的班在学校的评比中得了个倒数第一,该老师给学生开班会,不发火训斥也就罢了,还说-----没什么啊,倒数第一也要有人来当。不巧的是他的这番言论却被教室外的校长听见了。结果就好玩了,不训斥学生的他,挨了领导的训斥。那时我们在宿舍里说起都觉得这事好玩,那位老师很可爱。而今天,我看见一句诗“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想起了那个可爱的从容的老师。
依从物理科学的基准,一切测量都来自比较。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的结果当然就是鉴别了。所以,无论以什么为基准出发去做鉴别,总得有一个“倒数第一”,总得有落后分子,总有边远和贫穷。可是,鉴别的群体是同一个系统的,如果要有公平的鉴别,则这个系统本身就是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区别的,那么,先进分子和落后分子在这个平台上是一样的,即可以同样是“人”,或者,同样是“学校”、“地区”、“民族”等等。以学校为平台鉴别,河西学院是一个处在落后的西部的不入流的学校,因此,我是站在这个末流的原野上做着我们的工作,展望我们的未来。
给学生讲解自由度的概念,诠释它的含义是自由度越大越自由,越自由的意义在于个体选择余地大,少一个自由度就意味着加上了一个约束。如此,高中生比大学生自由度大,学生比教师自由度大。而我们的生活总是朝着自由度减小的方向发展,谁也挡不住。于是,大家挤破头要上北大清华,再高一层去剑桥牛津……把一生的能量都用在“提高自由度”上,而这个提高也还是相对的。你到牛津学了法律,就不能在物理方面指手划脚吧,呵呵,专业方面仍然是自由度下降,只不过你可以是从那繁华先进的地方来衣锦还乡,那时你可以更加自信迷人,但是你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整个奋斗过程中自由度的极度“专一”。
然而不幸的是,成功和失败也是比较鉴别出来的,没有失败者就没有所谓的成功者,成功者奋力冲破了一点约束,去了清华,可是更多的“失败者”被约束在我的“河西学院”了,这个所谓的“二本”在他们找工作、考研的时候总要被提出来,成了一个带有出身封印的“约束”!
然而,物理科学之所以精美就在于它非常的精确、非常的科学。自由度里的约束难道仅仅是“约束”吗?如果给绕瞬时转轴转动的刚体再加上一个约束,让它成为做定轴转动的刚体,自由度下降一个,却成全了门、成全了辘轳,门之所以成其为门,就是因为那个定轴。那么,这个约束是不是就是事物成为它本身的资本?我认为是。河西学院是我身后的单位,我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有经验的,能被称为教授副教授的老师,就是因为在河西学院的历练,没有这个历练就没有已经有了如此基础打算再进一步的自己,所以,这个学院就是我的资本。当然,我的这些学生们也一样,凭什么成其为大学生,就凭他们已经考入了河西学院,从此以后,河西学院就是他们的身份和资本。
当约束变成资本,丑小鸭就和白天鹅在人格上平等了,都一样,是富有生灵的鸟啊,你可以自信迷人,我为什么不能可爱活泼呢?于是,为约束而生的抱怨就应该变成积累资本的积极从容的面对了。约束仿佛是外界强加的,而资本却可以是归属于自己的,由内力而生的积极性和希望是物理科学带来的力量!^_^
如此一来,我站在这末流的原野,听您说“天底下有个河西学院?”,我可以恬淡回应您“是的,天底下有个河西学院!”也许我没有冲天的自豪,但是我有希望和信心。再名贵的花,都是一种草,再普通的草,它也会开花。我的河西学院静卧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有萋萋芳草环绕,有沉默的沙枣树不屈地站立,有花花草草不停地开开败败,有年轻的男生女生思考和学习人生。可以在万里蓝天下看见熠熠生辉的祁连雪峰,也能够有戈壁中弱水蜿蜒的浇灌。请您,饱学的志士,败于名校的学子,不要梦一般地走过,踏进这个校门,给我们的原野增添您的色彩吧。(此非广告啊^_^)
当有一天,我们这末流的原野变得柔美秀丽,变得井井有条,变得成熟丰收,您想想,这里还有末流吗?而当全国所有被“天底下不知道”的末流都改变了模样,您想想,我们还需要迫切地建造一流吗?并且,我们需要“分流”吗?所以,我以物理的名义告诉大家,让我们先站在这末流的原野上,让我们先把这末流的原野站稳当了,站成锦绣天地,一切都会改变了模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