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本文内容基于为什么要发表?和“Publish or perish” vs. “Publish and perish”两篇博文, 应《科学新闻》双周刊袁玥编辑的邀请而作]
科研工作不仅仅限于研究发现和数据记录, 而且还必须包括发表。正如曾任Science主编和斯坦福大学校长的D. Kennedy博士所述, “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论文发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立科学记录,丰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作者科学发现优先权的证明;其二是交流研究成果,通过知识共享推动研究的深入。因此,作者在论文撰写和投稿前至少应当思考如下问题:(1) 是否实施并完成了新鲜有趣的研究?(2) 是否检索过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3) 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对照?研究结果能否被验证或重复?(4) 是否在表述一个好听且完整的故事?(5) 是否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需要,科学界的“发表或灭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论文发表目的的“异化”,在很多情况下,论文发表不是为了科学交流,而是作者为提升自己地位而累积分值的一种方式。其结果是大量平庸论文因为各种需要而发表,具体表现为:重复已有的研究、没有科学意义的报道、过时的工作、不合理的方法或者结论、数据不充分的成果、零碎发表,等等。正如“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办人和组织者Marc Abrahams指出,现在不少研究已经脱离了科学的本质,(人们)仅仅是为了职务升迁而发表论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编辑Relman曾通过二个重复发表或“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篇论文发表)的案例分析,阐述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及Publish and perish(发表并发臭)的论断。
对于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方面来理解: 其一是对于科研成果:如果成果没有被发表,就等于其不曾存在;其二是对于研究人员:如果一位研究人员长期没有论著发表,那么他(她)的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至少可以在基础研究领域做这样的推断:发表研究论文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能力和获得同行认可的重要途径;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研究人员申请基金、竞争职位和晋升职称的重要筹码。
对于Publish and perish,我认为也可以有二层意思,其一是“发表并发臭”, 其二是“发表并灭亡”。对于那些抄袭、剽窃、一稿多发、数据造假等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轻则是作者被要求撤稿、被编辑部纳入“黑名单”、被相关部门通报、被同行轻视……直至在科学界“发臭”,重则是作者被剥夺学位、被摘取“权威”的光环、被逐出科研队伍……直至在科学界“灭亡”。
我不知道国内是否有科研人员因为Publish而Perish,但我知道已经有些国内作者因为Publish而获得“国际影响”了。近年来屡屡有国际性科技期刊因为抄袭、剽窃、一稿多发、数据造假等原因发表声明,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涉及中国作者。如果这类事件不断累积,难免会导致某些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对中国学者的科研态度和学术严谨性产生怀疑。时常有国内的作者抱怨某些国际性期刊对自己的投稿存在“歧视”或“偏见”, 审稿过于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某些“发臭”的论文有关。
如果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国际论文不仅使作者自己发臭,而且殃及到作者所属团体的国际声誉,那可就麻烦了。
任胜利. 为什么要发表?科学新闻, 2009, (20): 5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