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素写道,“世界上做到了凡事与自己利益完全相符的人,是那些基于道德的理由有意去做他们相信是与自己利益相反的事的人。其次是那些力图从理性上、意识上考虑什么与自己有利,而尽量排除受情感影响的人。再次便是那些本性上精明的人。最后一种是那些所怀恶意超过精明的人,这使他们追逐别人的破产衰败,而不知自己也已陷于如此境地。”(《爱与真――罗素散文集》p. 156)
上述说法很耐人寻味,特别是第一句,多少有些令人费解。不过,这是中国先贤早就理解的道理。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应用于社会现象,就是第八十一章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表明老子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只不过很难做到,只有少数圣人才能身体力行。我理解,这些是种实证观察,而不是价值规范。
全球长期畅销的《人性的弱点(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把(发自内心)曲己从人的道理和方法发展到极致。前段热炒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的Elbert Hubbard的business “Credo”也说到,“I recognize the fact that the first requisite in success is not to achieve the dollar, but to confer a benefit, and that the reward will come automatically, and usually as a matter of course. ”因此,他坚信“when I make a sale I make a friend. (A Message to Garcia, p.73)”
《看不见的心》中所引用某制药公司董事的话“药品是为病人而生产的,我们不要忘记药品是为人们服务的,不是为利润。利润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牢这一点的话,利润总会出现的。我们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p. 85)”也只是这个道理的一个应用。类似的,成功的医生都是专心为病人治病,不管病人的贫富,也不论病情的难易;他们不为名利工作,但名利双收只是时间问题,更不用说还有自己的成就感。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并不介意生意的成败,只是专心与顾客包括潜在的顾客交朋友。
不过,上述道理实在是知易行难。人的本性是最关注自己的感受,让自己首先关心别人,多数人做不到。因此,从长期看,成功的人,或许是道德高尚的人,或者是兴趣强烈的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