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沉沙日久竟成洲

已有 493 次阅读 2025-3-28 10:58 |个人分类:读书小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历史久远能见到最早的正式官方文为《周礼·冬官考工记古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大意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高低享用不同形制规模和奢华程度的建筑,目的为了保证统治者建立起来的“礼制”,或者说是维护统治者建立的社会等级秩序

只有在全国统一的政令体系范围内,被纳入监督的建筑采用统一的制式来建造,采用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才能判断工程是否“逾制”,或者说建筑等级制度有可操作性。这些“标准化”、“模数化”产生的必需条件正是我国古代都具备的。

汉代以,历代朝廷都建筑等级制度颁布法令,给具体、明确的制式量化指标。经历朝历代发展、完善、细化,指标详细等级的人享受“几间几架”的房屋,以及什么标准的装修等等。

大一统的国家和大一统的建筑体系传承几千年,建筑等级制度以及其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脉相承,体系内的建筑只能在基本相同的典章制度框架下建造,这就慢慢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标准化”、“模数化”的建筑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创造出世界上最早“标准化”、“模数化”建筑体系这一成就,并不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初心。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礼制”框架下建筑等级制度建造活动长期受相同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约束,逐渐摸索出一套在“礼制”框架约束下,操作最为简便、又方便监督是否“逾制”的建造技术,就是后来的“标准化”、“模数化”建筑体系

实行“建筑等级制度”的目的是维护统治者建立的社会等级秩序,目的达到了,意外(也可说必然)得到“标准化”、“模数化”建筑体系这一副产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79672.html

上一篇:仓颉造字之伙伴消失
收藏 IP: 119.130.154.*| 热度|

21 许培扬 张晓良 王从彦 刘进平 钱大鹏 雒运强 孙颉 杨正瓴 刘炜 高宏 崔锦华 汪运山 钟炳 尤明庆 郭战胜 郑永军 谢钢 朱晓刚 范振英 杜占池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IP: 223.72.65.*   | [1]许培扬   2025-3-28 12:10 (审核未通过)
审核未通过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