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转载]王波:高校图书馆员科研指南

已有 2214 次阅读 2021-11-3 10:07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圕人堂文摘

图谋按:图书馆员培训丛书《高校图书馆员应知应会》第9讲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所撰《高校图书馆员科研指南》。该指南原名为《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年1、2期连载),收入该书时进行了修订增补。为了助力“科学普及”,本文予以摘编。

图谋摘编自:陈红主编.高校图书馆员应知应会._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10:226-247.

1 写作指南

1.1 端正态度

    研究者的研究动机越单纯,越接近于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目的,所取得的成果的价值就越大,相应的荣誉和利益作为社会对创造性劳动的奖励自然会找上门来,而不是研究者在从事创造性劳动之前就能打好算盘的。为了写好论文,应该提早数年着手,使自己能够从容地以一种单纯的求知态度来确定研究方向,构思自己的论文。

    值得提倡的图书馆员写论文的非功利的出发点主要有四个:①解决问题。目的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找出方案,付诸应用。②谋划事业。有些问题是面向未来的思考,并没有客观的、绝对权威的答案,但能够对学科以及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③还原真相。探索事物真实、客观的面目。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引起自己强烈好奇心、特别感兴趣的存有疑问的数据、事件、人物等,令人产生对它们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探究的冲动。对同行们也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的找寻,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④创造理论。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追问和探索。图书馆学理论是图书馆实践的升华和结晶,由于经过了多层抽象,和实践表面上会有距离,但内在一定要有经脉相通,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每个图书馆员的学科背景、倾向旨趣和所处岗位不同,写作论文的优势也各不相同,各人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感兴趣和有心得的课题来研究。   


1.2 讲究方法

    无招胜有招,研究方法尽管千变万化、林林总总,但貌似空洞无招,实为众法之宗的还是胡适先生提出来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有的科学研究无非就是以直觉或些微之依据,而提出大胆之猜想,然后再以扩大之依据,小心对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在落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应该走好一下几步:

    ①第一步:大胆假设——精心选题。“假设”就是选题,就是找亮点,就是寻找当前学科和事业发展的着力点、关注点、空白点、困难点。一是从工作中找,二是从阅读中找。对你选定的选题的学术史进行全面的回溯检索,从而对选题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正。

    ②第二步:小心求证——备足论据。“求证”就是广泛而精心地搜集理论素材和事实素材,使猜想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理论基础和事实基础之上,让读者心悦诚服地认同猜想的成立。论证的“小心”体现在:只有孤证的东西不写,明知没有可操作性、不可重复的东西不写,论据不充分的东西缓写。求证的环节是一个严格遵从学术规范的过程,最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素养。求证应做到:对学术史尽可能进行全面、公允的回顾,不遗漏、不歪曲;对自己研究的意义进行客观评估,不夸大、不护短;所有的论据出处明确,不断章取义、不造假;所有不注明出处的内容,皆能做到言从己出,不抄袭、不剽窃;方法上力求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逻辑推演和调查归纳相结合,主观判断和科学实验相结合。

    ③第三步:精心写作——精益求精。学术论文虽然有各种学术规范的约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天马行空、语言华丽、情节生动,但也要服从一般的文章写作规律和审美要求,这包括:一气呵成,保持文气的连贯性;逻辑纠错,增加文章的严谨性;语言斟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学术论文不仅在求证时要在内容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在写作和修改时还要从形式上遵守学术规范,后者实质上是对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进行二次约束和提醒。

    论文完成后,不要急于投稿,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处理,放置几天或更长时间后再看,这样可以发现文章刚写好,自己处于兴奋状态时所难以发现的语病和逻辑问题,以便进一步修改论文,使之更加严谨耐读。


1.3 贵在创新

    论文的价值取决于其创新性,“新”是论文的灵魂。对于人所共知的宏观情况、历史情况、负面情况可不介绍或简要介绍。为了使论文出新,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训练和实战运用。①提炼新概念。学者应具备的才能之一就是擅长提炼新概念,概念是理论的种子,理论都是从概念生发出来的。采用新概念容易给整篇文章的表述都带来奇崛和陌生化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消解枯燥感,增加新鲜感和可读性。学术研究的炒概念是有前提的,应做到严谨,合乎尺度。②阐发新观点。学术论文是创造新知,交代学术史的小述是为了创造性的大作,必须从前人讲完的地方接着讲,发前人之未发。需要娴熟地掌握三板斧:别具只眼,细察深思;面向未来,把握先机;冷眼观潮,审视批判。③切入新视角。同样的材料,由于切入角度不同、组织方式不同,就能说明不同的问题,从而产生新意。④列举新举措。新观点需要由新论据来支持,对图书馆学论文来说,新论据通常不是史料,也不是经典著作中的言论,而是图书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⑤升华新理论。概念和观点的交代都是为了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所以在对既有成果的追述等方面一定要从简,但对自己的心得以及自认为对理论发展有独特贡献的地方一定要浓墨重彩、说深说透,充分加以表达。理论的升华是新颖鲜活且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概念与科学、规范、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优美的语言表达的化合反应。只有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位,理论的升华才能更璀璨、更成功。

    

1.4 不落俗套

   ①样本要有代表性。实证研究是当代学术界非常推崇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书馆学领域对实证方法的应用也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分析一类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正确应用实证方法的前提是科学选择样本,如果样本选择不当,研究就毫无意义,结果就毫无价值。好的样本应该有代表性、示范性,最好是公众感兴趣的对象。②谨慎翻译。因为牵涉版权问题。编译稿在表达形式上已与原作迥异,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智力成果,无须征得所引用论文的外文作者的许可,信息量大,侵犯版权的风险小,通常比单纯的翻译稿更受编辑部欢迎。③严守规范。形式规范除了统一的文后参考文献规范,还有各刊要求的个性化规范。

2 投稿指南

    投稿要及时,但投稿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应对其有所了解,在投稿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1 扫描病毒

    分类总结一下,稿件落选的原因有18种,大家可视为病毒定义,在投稿之前对自己的论文扫描一遍,删除或隔离找各种病毒和bug,这样您的论文才有可能顺利突破编辑的经验防火墙,离被选用更接近一步。

    ①选题结合热点,有新意,但同类来稿太多,“撞车”严重,期刊已留相关稿件,不便再用。②题目太大,类似提纲,未能深入展开。③选题不新,炒冷饭,未能跳出以往的窠臼。④立论牵强,提法不妥,论证不足。⑤内容虽新,但移植痕迹太重,文章前后缺乏有机联系。⑥写得全面、系统,但无新意,无新的突破。⑦内容较空,可行性差,无实际意义。⑧涉及面窄,无普遍意义。⑨内容过简,理论深度欠缺。⑩重复讨论,知识性内容偏多,创新不够。⑪图表过多,不便排版,图表中某些内容与文字叙述重复。⑫引文分析、期刊分析和调查研究样本偏少,流于形式,没有采用新方法,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⑬篇幅过长,且内容一般化。⑭综述文章意义不大。⑮编译水平欠佳,食洋不化,生涩难懂。⑯非图书馆学论文,与刊物不对口,或体裁不是学术论文。⑰缺摘要、关键词,或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⑱写作欠认真,语句不通,层次不明,逻辑性较差。

    学术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比赛周密、比赛严谨的过程,希望作者们每写一稿,都能痛快淋漓地扫除这18种障碍,彻底征服编辑,如此在学术之路上才能要风得风、风风光光,要发就发、发得漂亮。

2.2 谨慎投稿

   精校稿件;精选期刊;准确投递。

3 申请课题指南

   申请课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基于两个角度选题:基于单位工作选题;基于个人兴趣选题。②尽量从本学科申报。③标题要简练精准。④客观评述研究现状。⑤论述突出重点。⑥高度重视版式美观。⑦逐年修订、逐年申报。若一次申报不中,不要气馁,可以积累经验,逐年修订申报书,逐年完善,连续申报。在课题申报中,不乏多次坚持,直至获得立项的例子。


延伸阅读:

图情出版.高校图书馆员应知应会.https://mp.weixin.qq.com/s/jh_TCfLiOS62x23R82Rf9A

注:点击该文文末"阅读原文",可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图书馆员培训丛书《高校图书馆员应知应会》。

陈红 主编

ISBN 978-7-5013-7240-9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讲解高校图书馆工作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涵盖图书馆行业组织以及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探索、阅读推广、空间再造、科研写作等。全书共九讲。朱强、肖珑、杨新涯、胡小菁、卢振波、黄晨、池晓波、王宇、王波等业内专家担任各讲的主笔。本书以实用性为主要原则,以应知应会、实操技能为主要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馆员培训图书及馆员自我提升的学习材料。每讲后有思考题。

主要作者:

朱强:北京大学图书馆原馆长,现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馆长

肖珑:北京大学图书馆原副馆长,现任山西大学图书馆馆长

杨新涯: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

胡小菁:网名“编目精灵”,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卢振波: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黄晨: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池晓波: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宇: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王波: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10696.html

上一篇:储节旺:混合现实技术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展望
下一篇:悼念古籍版本学家曹之先生专辑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