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科学,萌芽于混沌之中

已有 3090 次阅读 2021-8-30 19:33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日前,读到一文“江晓原、刘兵对谈:必须重新思考技术和技术史”(https://mp.weixin.qq.com/s/f6S3Nwqc2draS7x5P7ELHg ),对谈的双方都是科技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谈话内容围绕刚出版的《技术史》([英]查尔斯·辛格、E.J. 霍姆亚德、A.R. 霍尔、特雷弗·I. 威廉斯主编,姜振寰等主译)展开。

笔者虽然尚无缘见到此书,但对于对谈中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在此与两位商榷。

技术的历史比科学更长。在技术史上,更常见的,还是技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自己发展起来。技术的早期历史,有力证明了技术并不需要以科学为基础——那时候世界上根本没有“科学”此物,但技术却已经在各个古老文明中诞生并发展了。

沿长江、黄河溯流而上,追寻它们的源头,越往前行,发现它们原是潺潺溪水,涓涓细流,以至于滴滴水珠。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著名的《伏尔塔瓦》,在一开始仅用简单的音符来描绘大河的起源。同样,追溯科学史、艺术史、宗教史,或者语言史、文学史,追寻各民族的文化,就会发现,对历史的追溯越是久远,所审视的对象就越是模糊,渐次消失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一、科学的萌芽

1.关于科学的萌芽的不同见解

A.

科学萌芽于1819世纪。科学要反映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要有条理,有完整的理论。18世纪以后,人类的自然知识才上升到这一高度。在这之前关于自然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是杂乱的,并未得到整理,未揭示内部联系与必然性。正是在19世纪,化学建立了原子论,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学和磁学,并联系到光学,热力学因第一、第二定律而得到确立,此外还可举出细胞学说、进化论以及地质理论等。

然而反驳者可以指出,与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上面所举到的这些就不能认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另一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牛顿的力学,难道没有条理和完整的理论吗?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不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吗?

B.

科学萌芽于十五六世纪。正是在这一时期,科学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独立。独立宣言就是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同时,科学所特有的实践方式——实验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发展。”

这一观点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来讨论科学的萌芽。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此提出异议:首先,从逻辑上说,这是用与它者的关系来确定此者,也就是未从科学本身考察其萌芽。于是,也可以从与艺术的关系,与哲学的关系如此等等来谈科学的萌芽,得出不同的结论。其次,实验方法从古即有,如阿基米德的力学。第三,“真正的”这一修饰词使这一观点失去普遍性,只是就某种严格定义的科学而言。

C.

科学萌芽于古希腊或更早时期。恩格斯认为:“精确的自然科学只是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希腊人才开始……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只限于这三个部门。”即天文学、力学和数学。这“三个部门”在古代无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这里,同样给自然科学加上限定词:“精确的”或“本来意义的”。

2.

任何概念的界定在认识的一定阶段都是必要的,然而真实事物并无泾渭分明的界线,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必须打破人为的限定。各种起源问题的一再前推即是明证,科学的起源亦如此。反过来,科学的历史越是前推,也就越能把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含义。

从知识的视角来看,第一种观点割断了零散、杂乱的知识与系统、条理知识的联系,科学在一夜之内即告诞生。然而恰恰正是这一过程引人注目。第二种观点以与宗教对立判断科学萌芽,而问题正在于科学为何以及如何与宗教分野。第三种观点的问题在于,知识如何由原来的不精确到希腊化时期的精确,又为何只限于三个部门。所谓“本来意义”只有在比较和联系中方能得以揭示。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如实正确的反映。作为“活动”,就包含了技术。科学与技术不分,从根本上说是知行处于原始的混沌状态。古代人类要获取食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得生存繁衍,必须要去认识自然。他们的日常生产活动水平虽然极其低下,一开始往往是无意识的活动,但毕竟缓慢地取得了进步,因而必然逐步积累了关于自然的正确认识。

科学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科学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走来,萌芽于混沌之中。这样来定义科学的萌芽,有助于揭示原始科学的知识形态,追随科学知识形态的演变及其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把握科学与宗教、艺术乃至文化关系的足迹。

本文根据笔者《科学与文化的足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第一章第一节写成,此处有修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302116.html

上一篇:学术打假的事实与动机辨析
下一篇: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上)
收藏 IP: 222.94.81.*| 热度|

4 吕建华 王安良 马德义 汤茂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