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张厚生先生书信概况

已有 3312 次阅读 2021-8-16 12:2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近期,笔者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重点关注张厚生先生留下的书信,特此粗略梳理概况。

    书信时间范围大致为1963年至1999年。2000-2008年的通信,多为Email及手机(短信)等,目前尚无法读取张先生的电子邮件,个人自身的电子邮件能找到部分通信往来。纸质书信,时间跨度大,短则20多年,长则近60年。书信书写的纸张,用的笔多种多样。笔有用铅笔、圆珠笔、钢笔、毛笔等。有些纸张有老化、酸化现象,泛黄、变脆。

    书信往来的对象有:老师、同学、朋友(多为图书情报领域内,少量为其他领域)、学生、亲属、求职者(张老师做过一段时间业务副馆长、图书情报教研室主任)、慕名者(慕名而来的来信人员,包括读者、师友推荐等)。与老师、同学、朋友、学生通信,占比较大,在八成以上。张厚生先生1971年开始参加《中图法》的编制,1972年9月,张厚生先生应北京图书馆邀请,作为中小型图书馆特别代表参加新分类法编辑工作会议,是当时参加会议代表中最年轻的一员(29岁),参加新分类法编辑研讨会会议的人员:胡耀辉、彭斐章、周继良、张琪玉、骆伟、成素梅、李秀英、张德芳、狄凤山、朱孟杰、赵永义等10多位图书馆界前辈,倡导并起主要负责工作之一的便是李兴辉先生。李兴辉先生是张厚生先生学术生涯中遇到的“贵人”之一。与李兴辉、张琪玉、骆伟、成素梅等有不少通信往来,尤其是与张琪玉、骆伟,有大量通信往来,持续时间长。因《中图法》编制结缘的人有许多,包括钱亚新、许培生、许培基等等。与同学通信占较大比例,以同班或同级同学为主,且有所拓展(拓展范围为上下年级,甚至更宽)。张厚生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求学时光实际有9年(图书馆学本科是1963年9月至1968年8月,图书馆学研究生是1978年9月至1981年12月),本科时担任所在班级团支书、研究生时担任研究生学生会副主席。朋友之中,与吉林化工研究院图书馆郑树志通信最多,他们相识于1976年,共同的朋友是张琪玉先生,保持持续通信有20余年,且频率颇高。 与学生通信,占较大比例,有的是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学生、有的是进修班或函授班学员、有的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等拜师的学生。张厚生先生“与众不同”之处是,有一定比例的回信在日记或工作笔记中留有草稿或底稿。有不少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因为计划编制年谱,我需要对书信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对人物及所处的背景等有所了解,工作量不小。识读与考证,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识读方面,成百上千的人书写风格各异,有的签名信息需要结合信纸及内容去“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考证方面,当前的考,便利之处是借助数据库,数据库不凑效的,我在陆续与部分当事人或知情人联系,有所收获。比如曾试图联系李兴辉先生,找顾犇先生了解到已于2016年去世。李先生是1914年生人,我专门写了一篇文字《一位值得尊敬与铭记的图书馆员——李兴辉先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8261.html),未料到一位搞图书馆收藏的同行主动联系我,他收藏有13本李先生的工作笔记,有些内容与张厚生先生有交集,可以相互印证。据虞定龙先生提供的信息,钱培生先生仍健在(年逾九旬),并同我分享了两张2018、2019年拍的照片。梳理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当前已初步完成钱亚新、彭斐章、张琪玉的书信整理。

    与张厚生先生有书信往来的人员亦先行梳理一个名单(附后)。需要说明的是,我手头的张厚生先生留下的书信并不全,在书房还会有一些(我见过一部分,且曾用数码相机拍过一些)。手头有的书信实际亦未能做到完全列举,有的是尚存在识读困难、有的暂时不宜公开(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现有书信往来的有

金恩晖、赵世良、张德芳、单行、项弋平、王可权、吴观国、陈誉、卢子博、邱克勤、倪波、王酉梅、潘天祯、桑健、许培基、钱培生、孙绍荣、陈伟明、谢新州、谢阳群、刘炜、郑建明、周晓英、吉士云、马先阵、陆汉荣、颜务林、朱强、黄新、陈光祚、张琪玉、彭庆怀、钟守真、冯白云、成素梅、易世美、王学熙、丁宏宣、萧爱华、李晓明、张玉梅、孙云畴、范并思、朱崇阶、郑树志、陈文华、宋余庆、倪延年、符孝佐等。(其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有:张琪玉、成素梅,1951级;赵世良,1952级;陈光祚,1954级;倪波(1936-2017)、钟守真(1937-2018)、卢子博,1956级。)


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有:

第七届图书馆学本科(1926.9-1928.63):钱亚新

第八届图书馆学本科(1928.9-1930.6):周连宽

第十四届图书馆学专科(1951.8-1953.8):彭斐章

1954级图书馆学(1954-1956)徐召勋、白国应

1955级图书馆学(1955-1958)骆伟

1956级图书馆学(1956-1960):荀昌荣、彭庆怀

1957级图书馆学(1957-1961):张安珍

1958级图书馆学(1958-196   杨建东

1963级图书馆学(1963-1967):杨立珍、杨元生、张喜生、钟醒华、毕秀珍、崔慕岳、张展舒、 柳晓春、陶正秀、潘一燕。其中钟醒华、毕秀珍、张展舒、陶正秀的比较多。毕秀珍后来改名毕嘉,在山东海洋院(现名: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工作,已去世多年(2010年您们同学在武大聚会时已不在了,陶正秀也是)。(注:这一届为本科同学)

1962级图书馆学(1962-1966):李琨玉、 乔好勤、张白影、

1964级图书馆学(1964-1968):石爱珍、 陈耀盛

1965级图书馆学(1965-1969): 杨小玉(杨筱玉)、王作梅

1975级图书馆学(1975-1977)石爱珍、王冰、彭飞

1976级图书馆学(1976-1978)黄慎玮

1977级图书馆学(1977-1981):万述鸿

1978级图书馆学(1978-1982):燕今伟

1979级图书馆学(1979-1983):陈传夫

科技情报专业进修班(1979年2月-1981年1月):马大川、邱均平、邹荫生

研究生:

1978级(1978-1981):乔好勤  倪晓建 (研究生同学)

1979级(1979-1982): 杨筱玉  李景正  王  冰

1980级(1980-1983):匡兴华  马大川 黄慎玮

1984级(1984-1987):周晓英 

1985级(1985-1988):郑建明、刘盈

1993级图书馆学(1993-1996):袁琳。


    我说做的努力,简单概述是“图谋”二字,完整表述则为“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在我的眼里,张厚生先生的一生,是“书海一生”,也是“图谋“一生。张先生自1963年进入武汉大学学学习图书馆学至2008年因病逝世,始终心系图书情报教育、研究和图书馆工作,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开拓创新。我试图围绕纪念与传承,尽份绵薄之力。期待进一步得到学者先进的帮助与支持。如有与张厚生先生相关的信息,敬请告知。我的微信号:libseeker;Email邮箱:37825775@qq.com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028.html

上一篇:关于图书、期刊咨询的简答
下一篇:张厚生研究的意义
收藏 IP: 114.237.120.*| 热度|

2 许培扬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