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古代人口剧烈波动现象内在机理的逻辑解析

已有 5557 次阅读 2021-5-27 20:58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与分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按:本文的撰写缘起于半个月前(2021.5.11)笔者在网上初次看到秦晖先生的“何来如此深仇大恨?”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有关该如何看待古代人口变动尤其是剧烈波动的问题,并做了许多提问式和质疑式的学术探讨,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该文提出的这个问题(包括该文所归纳的那些资料信息)本身非常值得深思,非常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对人口波动现象的梳理剖析,对于理解和归纳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会非常有价值。下文是笔者在阅读了该文后,受该文启发,同时结合笔者多年来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学习、了解与思考所写,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有关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古代人口剧烈波动现象内在机理的逻辑解析。

引言1: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内在的运行机理非常复杂,许多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协同作用的,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既有单向的逻辑递推关系,也有循环往复式互为因果的环状逻辑关系;既会有一维逻辑关系,也可能会有多维的逻辑关系...;这就导致其最终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形成网络式的复杂逻辑结构。从某条一维逻辑、某个视角或某个单因素出发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的剖析和研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真正做得好和做得科学严谨的话,甚至还可以从这种一维逻辑、单一视角或单一因素的分析中,提炼出非常有启发性和深刻性的基础规律和普适规律),但是,仅仅从某条一维逻辑或某个视角或某个因素出发来对该复杂社会现象或复杂社会问题做全局式的结论的话,却很有可能是偏颇的、偏激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对于这类复杂逻辑结构问题的梳理、归纳和推演还原,若能在一个个尽可能严谨扎实的一维逻辑和单一视角的基础上,运用多维、多视角、多因素和网状的系统动力学式的演化思维模式来进行全局的解析,也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其最终所得到的结论也许可以更加逻辑严密和更加科学完整。

引言2:物理学研究中经常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物理图像。与‘物理图像’这个概念同样重要的是,‘科学准确同时又简洁精炼地梳理、刻画所研究事物的物理图像’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应该同样存在类似的‘物理图像’,只是这种物理图像往往更加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且非线性特征和随机性特征等可能更加明显,更为详细地:许多人文社会现象在本质上往往是一种具有复杂逻辑演化结构的系统动力学式的物理图像,在这种物理图像中应该既要有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复杂现象的归纳梳理,又要有对这些现象背后复杂的内在逻辑传递结构、逻辑因果关系的梳理与提炼。但是,在最为核心的特征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这种‘物理图像’,与纯物理研究中的‘物理图像’应该是完全类似甚至完全一致的,即:都必须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而又精炼的梳理与刻画。


正文:

一、有关社会人口波动现象的概括式物理图像

关于对历史上世界各国人口变动内在机理尤其是中国古代人口剧烈波动现象的梳理和理解,笔者想要首先梳理出的一个概括式物理图像是(即有物理意义和有现实对应关系的情景刻画):

中国古代社会很早就有了多子多福的思想理念(参见:中国多子多福观念和人口演变分析),从世界范围来说,类多子多福的生育思想理念在许多国家或社会文化体系中都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论在什么国家和什么社会中,多子多福类的生育思想理念都会对人口的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在这类社会文化思想的背景下,每当该社会或该国家进入一个新的和平稳定时期,都会非常容易出现人口的大幅增长现象(尤其相比没有很强的多子多福类思想的社会族群来说),如果同期还出现了一波新型高效农业技术的发明或推广应用,或是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新物种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等等,则该时期的人口增长幅度会更大。

然而,在任何一个较为长期的和平稳定发展时期里,全社会的可耕地、适耕地的总面积,以及农耕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以及新物种的获得与开发利用等方面都会存在瓶颈现象与停滞期。每当遇到这种瓶颈期或停滞期,而同期人口却仍然继续快速增长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全社会人均耕地面积和全社会人均物产的逐渐减少或快速减少,直至达到危险水平。而在这个全社会人均耕地面积和全社会人均物产逐渐减少的过程中,便会开始不断积累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除此以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存在社会长期运行过程中的财富调节机制和财富分配机制不够合理所导致的土地不断兼并、地税契税不断增加等财富过度集中现象的话,则会进一步加剧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的积累,以及进一步加剧全社会人均耕地面积、平民人均耕地面积和全社会人均物产、平民人均粮食获得量的逐渐减少等问题。

更为详细地:1)如果整个社会都存在类多子多福的生育思想理念,缺乏节育的意识和缺乏节育技术知识的话,则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平民阶层都会倾向于不断地大量生育,此时,一方面在平民阶层和贫民阶层中很容易出现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因为在不断大量生育的同时,若又没有其他的有效方法进行荒地开垦、贫瘠地开垦与改良、拓展全社会耕地总面积或有效提高土地单产的话,则不仅会导致其家庭或家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小,也会直接导致其家庭或家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可获得量的不断减少,从而容易导致其家庭或家族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富裕阶层尤其是完全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富裕阶层的人口数量和生育数量大幅增加,以及直接隶属于或服务于该富裕阶层的同样完全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家丁、仆人、艺人等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包括政府层面所推动的无助于社会生产尤其是无助于农业生产的一些巨大工程或大量劳民伤财的社会活动等),也会进一步导致全社会平均单位农业劳动力所需供养的人口数的不断增加,和导致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和平民阶层人均粮食可获得量的减少,以及不断推动地税、契税等单调增加。2)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地主、资本家和政府行为等)所导致的地税、契税、借贷利率等的不断增加,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很容易造成农业劳作收益极度减小、农业劳动力的劳作负担极大加重,以及造成失地破产人口的不断增加,进而造成无法维持生计只好流离失所的流民的不断增加...;等等。

上述的这几个重大问题:人口不断快速增长,同时耕地总面积无法继续同步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同步增加,加之从宏观层面(政府与民间)到微观层面(地主资本家与平民等私人之间)的财富调节机制和财富分配机制若又不够完善或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改良的话,这几个问题之间的互相嵌套、互相作用便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会不断加剧全社会人均物产尤其是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的大幅减少。当单位农业劳动力所供养的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农业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瓶颈无法继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劳作负担不断加重,尤其是当全社会的人均粮食产量水平减少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以后,就会逐渐积累起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以及导致逐渐出现各种或小或大范围的极端贫困或饥荒等现象。

上述恶性循环过程可以仅因人类社会自身运行中的某些因素(甚至单个因素)的长期恶性积累所导致,而如果在上述过程中还遇到了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是外族入侵,或是内部战争或是重大决策失误、或是劳民伤财却对农业生产毫无助益的巨型工程之类的重大事件的话,就更容易导致整体局面的恶化,以及导致单位农业劳动力所需供养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和导致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的进一步下降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剧各种社会灾难的程度。各种或小或大、或短期或长期的社会灾害的不断来临,形成社会灾难的累积效应之后(包括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以及旱灾、水灾、饥荒、瘟疫等所导致的人口死亡数都容易大幅增加),就会在人口总数指标上出现先大规模增加,后大规模减少,再大幅增加,又再大幅减少...的周期性波动现象了(不过,在人口总数和波动规模上,由于农业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耕地开垦面积的不断拓展,后来的这种波动规模会更大,尤其是在人口增减的绝对数值上会更大或大得多),同时在社会生活层面便会呈现出:繁荣之时极其繁荣,衰败之时极度衰败的历史周期波动现象。

二、对导致社会人口波动的根源性因素的梳理与逻辑解析

对于上述物理图像中所刻画的社会演化逻辑过程,如果没有太大的疑问和明显缺陷的话,接下来便可以围绕上述物理图像去进行逻辑结构梳理和提炼概括其中的关键要素。

在展开具体的逻辑梳理之前,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需要首先做出的一个理念式铺垫是:人类社会运行不仅表象复杂,其内在机制往往也非常复杂,但不论表象上和机理上有多复杂,如果能从根源性因素和根源性作用力的角度出发,来外延推理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许能够在物理图像和逻辑结构上简明扼要同时又逻辑严密地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梳理和解释。本文试图从根源性因素和根源性作用力的角度出发,对上述有关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古代人口剧烈波动现象的物理图像的内在逻辑演化关系进行梳理和解释。

首先,本文认为导致人类社会人口剧烈波动的根源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1)环境资源承载力;2)生育理念,比如是否存在多子多福之类的生育思想;3)农业技术水平(包括农业物种的丰富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等);4)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财富调节机制(包括社会保障机制);5)重大灾难性事件(包括偶然突发的或长期积累导致爆发的重大灾难性事件,如内部战乱、自然灾害、重大决策失误或外族入侵等)。上述五类根源性因素是共同作用的,分别都有着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力,在这五类根源性因素的不同组合情形下,便可使得社会在整体上呈现或欣欣向荣,或稳态持平,或不断衰败的现象,而在社会的这种或繁荣或持平或衰败的过程中,该社会的人口总数就可能会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现象。

上述五个根源性要素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现象,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相互作用细节,以及这些根源性要素对人口的影响机理过程,用以下多维的逻辑推理图来表示可能更为形象、准确和方便(因为多维的逻辑响应关系很难仅仅用文字来进行准确描述和表达,仅用文字来表达可能反倒不容易理解,尤其是不能形象地与充分地刻画出该复杂事物的完整物理图像)。


人口波动现象的逻辑推理图.gif


三、情景分析:导致人口波动的几种重要情景

上述逻辑推理图已经充分表达了本文在人口波动问题上的核心思想和核心论点。值得补充的是,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来对上述五个根源性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演化结果进行论述的话,有如下几个重要情景对于人口波动现象可能是最为有典型意义和最为值得高度关注的:

1)环境资源承载力足够大甚至富余(人均土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技术水平足够发达(包括若有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有重大价值的物种的发明或引进推广等)+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调节机制合理+多子多福或鼓励生育类思想+没有发生重大灾难性事件。在这种情景下,尤其是在和平时期,上述这五个要素的正向叠加形成良性循环之后,会使得总人口得到快速增加。此外,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正如逻辑推理图中所表达的:上述五个要素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多维逻辑结构现象,具体内容不再重复,可参见逻辑推理图中的相关论述。

2)环境资源承载力达到饱和点(人均土地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技术水平长期维持在原有水平,没有或少有重大新技术新突破的出现+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调节机制基本合理+多子多福或鼓励生育类思想+没有发生重大灾难性事件。在这种和平稳定时期,人口也很容易继续增长并积累大量的人口,从而不断导致资源竞争压力、生存压力的增加。当人口过度增长到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全社会平均单位农业劳动力所需供养的人口数等重要指标都达到危险临界水平时,中小型灾害性事件的发生就可以导致该社会的局部或整体出现较严重的饥荒现象。

3)环境资源承载力达到饱和点(人均土地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技术水平长期维持在原有水平,没有重大新技术、新突破的出现(包括没有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没有重大价值物种的发明或引进推广等)+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调节机制不够合理或严重不合理+多子多福或鼓励生育类思想+发生了重大灾难性事件。在这种情景下的长期运行,一方面很容易积累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同时人口往往还会继续不断增加。但过度庞大的人口规模加上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会导致一旦灾难来临,人口的下降力度也会越大。在这种情形下,当真正遇到了战争、旱灾、水灾、瘟疫或重大决策错误等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局部或整体的人口大幅损失和导致大量人间悲剧。

4)环境资源承载力突破危险临界点(人均土地面积过小,人均耕地面积过小、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过小)+农业技术水平长期维持在原有水平,没有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包括农业物种的丰富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没有重大提升等)。在这种情景下,不论另外几个根源性因素的指标状况如何,都很容易发生重大灾难事件导致人口大幅减少。更为详细地,在长期的资源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中,整个社会人群很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冷漠或人际关系紧张、攀比心重、族群矛盾严重、地域矛盾严重等现象,容易导致形成较严重的地域歧视、身份歧视、贫富歧视乃至贫富互相仇视等社会群体心理,这种心理氛围的出现与滋生蔓延,一旦遇上点火事件,就很容易出现惨烈的群体间仇杀或大规模战争或长期的惨烈战争等将人性之恶放大到极致的现象,从而很容易导致人口的剧烈减少。

5)人口大幅减少之后(包括战争、瘟疫或饥荒等基本平息之后),环境资源承载力重新变得足够大且有足够富余(人均土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历史长期积累而得的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包括农业物种的丰富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等)+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调节机制相对合理+多子多福或鼓励生育类思想+不再发生重大灾难性事件。在这种情景下,上述这五个根源性要素可逐渐再次进入正向叠加和逐渐再次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得总人口再次逐渐得到大幅增加,可超出或大幅超出以前的人口历史峰值(尤其是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和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与农业物种不断丰富的条件下)。

上述五种重要情景,可出现循环往复式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如何避免其中的典型灾难性情景的出现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下文进行合并论述。


四、全文总结

对上述所有推理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概括式结论是:要避免人口的剧烈起伏,尤其是要避免人口大幅下降所带来的惨重人间悲剧的出现,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从科学技术的研发到人文思想理念与社会制度的优化调整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更为详细地,在人类社会的日常运行中,要始终保持对决定人口的根源性因素及其相关指标运行情况的高度重视和实时优化调整,这些根源性因素和根源性作用力至少包括:环境资源承载力;生育理念、生育制度;农业技术的研发、革新与推广;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财富调节机制、社会保障制度;重大灾难性事件等五个方面,其相应的关键性指标包括: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全社会平均单位农业劳动力所需供养的人口数、全社会平均单位农业劳动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整体生育氛围和生育欲望、全社会人均粮食产量、平民百姓以及贫困人口人均实际粮食获得量等等。

将这些根源性因素和关键性指标维持在健康水平是获得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虽然这些社会性因素和社会性指标的健康未必一定就能带来个人的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但任何根源性因素和任何关键性指标的过度恶化一定会带来大量惨痛的个人悲剧乃至社会悲剧。因此,在人类社会的日常运行中,应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体系的持续完善:1)在人文社会学层面,应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在尊重人性、包容差异的同时,尽力进行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人际关系的调和、心理的调和与价值观的调和,尤其要通过公共教育树立和传播没有根本性矛盾冲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完善社会生育观念。2)在技术层面,应重视对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监测、夯实、拓展与维护,要科学合理又符合人性地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和提高人口质量,推动农业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革新,改进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和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生育制度,提高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预警和防范能力等等。上述这两个层面:人文思想理念层面和社会管理技术手段层面的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长久和谐稳定与永续发展。


后记:在这篇文章完成之时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这篇文章应该是笔者在最近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在学术分量上最重要的文章,但另一方面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却是一个有些沉重的历程。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思考、调查和研究分析的过程,还是一个心理的体验过程,更为详细地:在回顾和调研分析人口波动过程的时候,如果是人口良性增长、社会不断繁荣的,那固然会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但当分析的局面中包含许多社会的不良现象和重大的社会悲剧时(尤其是要去反复回顾和再次调研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相关信息时),心情就容易沉重甚至哀伤,因为每一次人口的大幅下降往往都意味着大量极为惨痛的社会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撰写和准备这篇分析文章的同时,也曾让我有较大的心理起伏现象(尤其是刚开始的那几天)。我原本以为可以从最初的思想点产生和构思,到起笔,再到完稿只需要几天,但实际到最后完成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过程的延长,也包括我需要尽可能严密地去推演分析整个过程,要去反复调研与反复推敲每一个重要观点和论点是否基本合乎人类历史上的那些重大事件,最后经过多次的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反复咀嚼和反复修改以得到尽可能完善与稳妥的逻辑推理结构和措辞表达。

对文章内容的一些引申和补充:

延申与补充1:在古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粮食问题曾经反复多次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悲剧,但进入现代尤其是到了当代,温饱问题的解决已经是一个普遍相对容易的问题了,这要首先感谢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福祉。到现在仍然在温饱问题的解决上存在普遍困难的社群可能应该首先查找自身的原因,可能应首先从社会体系自身的内因完善入手。

延申与补充2:在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的过程中,人性之恶的释放会放大社会矛盾和社会悲剧,但对于人口大范围波动现象的解释来说,人性之恶的这个视角更多的是局部意义和细节意义,适合解释中微观层面的局部细节现象,而在统计意义和中宏观层面上,人口的大范围波动应该主要是受上述根源性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当然,在人口波动的进行过程中,其具体表现应该是由上述所有因素(也包括一些本文可能尚未考虑到和尚未提到的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

何来如此深仇大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552327951417455&luicode=20000061&lfid=4552327950765548

"中国多子多福观念和人口演变分析"

https://www.docin.com/p-1340469873.html


最后,请允许笔者谨以此文向对世界粮食技术做出杰出贡献的袁隆平先生表达诚挚的敬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288494.html

上一篇:学术水平与说真话之间为何会强相关?
下一篇:长期碎片化阅读和碎片化思考是学术研究的大敌,兼论深度思考的两个前提
收藏 IP: 223.68.90.*| 热度|

9 郑永军 李宏翰 尤明庆 王安良 杨正瓴 周忠浩 宁利中 蔡宁 刘大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