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无招胜有招”思想对科学发展的危害性之探讨 精选

已有 16068 次阅读 2021-5-6 14: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秦四清博主的博文“科研的最高境界之我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84957.html),认为“无招胜有招”是科研的最高境界。LIULI博主在评论中把“无招胜有招”思想进一步诠释为“剑法三境界”:

  第一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是利器。

  第二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却能以剑气杀敌于百步之外。

  第三境界(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

  具体应用到科研,“剑法三境界”就是:

  第一境界:述而作:科研就是论文;

  第二境界:述而不作:论文在“心中”;

  第三境界:不述也不作:手中无科研论文,心中也无科研论文。


  当然,我明白,秦博主所说的“无招”并不是真的无招,而是更高层次上的新招、辣招、狠招、绝招。但是,我觉得,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因为,科学的招数没有高低之别、也没有贵贱之分;科学的招数只有有用、或者没用,只有这两种。科学需要简明,需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科学不要拐弯抹角、不要故弄玄虚。能够解决问题的招数就是最好的招数,不论这些招数是已有的、还是自己新发明的。

  科学的好处就在于存在客观的标准:能解决问题就是有招,不能解决问题就是没招。简单明了。把这个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有招说成“无招”(所谓更高境界的有招),容易让一些人把水搅浑,为窃取别人劳动成果提供方便。比如,当一线科学家辛辛苦苦找到一个招数把问题给解决了,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他在更高的层次上已经预见过这个招数。他们会找出他们过去曾经说过的一些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话,把功劳归于自己https://zhuanlan.zhihu.com/p/260190195)。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科学最大的魅力之所在。一个科学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解决,无论由什么人来解决,都是一样的。中华文明没有产生科学(李约瑟之问),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中华文化的基因嵌入在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孝敬父母、精忠报国。等级架构(Hierarchy)就像空气一样,对我们来讲是那么的自然。我对等级架构进行过详细深入的定量化研究(对炒股有用,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比如,将155个人由单一领导的两层架构变成每5人一组的四层等级架构,政令的渗透速度提高了10倍(见论文“L. X. Wang, “Hierarchical fuzzy opinion networks: Top-dow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bottom-up for election,”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Vol. 28, No. 7, pp. 1265-1275, 2020.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957283”)。

  所以,管理一个社会(国家、公司、军队等),等级架构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工程项目也是如此,因为工程项目人们已经知道如何去做,可以下达正确的指令。打仗就更是这样了: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向着太阳,去争取光荣的胜利。可是,对于科学创新,等级架构就不适用了。因为,在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之前,谁也不知道解决这个科学难题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只有等到这个科学难题解决之后,人们回头一看,才知道正确的方法原来是这个。也就是说,等级架构不适用于科学创新的原因是:等级架构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政令”向下传递,而在科学难题解决之前,不存在这样一个解决科学难题的正确的“政令”。比如,拿诺贝尔奖,靠“去拿诺贝尔奖吧”这个政令是拿不到的。

  重大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成果,是由杰出的科学家(“天地境界”的科学家:“科研的四种境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84567.html)、通过一个个个体的人的大脑的深度思考来完成的,不是通过领导别人来完成的。牛顿领导别人做不出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领导别人也做不出他的那些相对论。所有这些大科学家,都是自己脑子去思考,苦思冥想,最后灵光乍现,做出这些伟大的科学贡献。爱因斯坦有过很多科研助手,不但没有出来爱因斯坦第二,连爱因斯坦第百都没有。

  李约瑟之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这种等级架构基因现在依然还在深刻地、决定性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科研体制以及科学文化,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科研人的思想与行动。做为整体意识,我们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创新和社会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创新需要扁平化管理架构(Flat architecture),而社会管理可以采用等级化架构。文化的魅力在于,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许多关键性的决定。比如,评上导师了,就应该领导研究生来做科研;大家都是这样,一代又一代,没有问题呀。

  领导别人来实现自己的科学事业,真的没有问题吗?等级化科研架构以及相对应的科学文化,无论对于科学家个人、还是对于国家与人类的科学事业,都有着巨大的伤害作用。这些伤害,至少包含以下七个方面:

  1、误导了科学家的成长之路。科学家的成长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在第一线的摸爬滚打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与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学科专业知识越来越深、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科学家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走出自己灿烂的科学人生。

  2、导致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匮乏。基础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需要科学家在静心思考的环境中来完成。领导别人做科研,势必杂事缠身,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一线。我国高校科研的绝大部分成果是由研究生们在第一线完成的。研究生初入科研,需要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很难一下子做出基础性、原创性的一流成果。

  3、为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空间。由于领导别人做科研,自己不在第一线,不清楚研究细节,因而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之后,当其他同行发现论文有造假抄袭,自己也很难说什么,因为自己的名字就在作者之列,而且往往是最重要的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另一方面,做为领导者将科研任务向下压,也会诱发下面的科研人员在保住饭碗、拿到学位等基本生存需求的压力之下,铤而走险采取造假抄袭等行为来完成科研指标。

  4、制约了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的空间。年轻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是做出开创性成果的好年华。长期形成的科研等级架构,限制了年轻人的探索范围,不利于青年人做出开创性的成果。在西方大学体制里,博士生和导师是一对一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做科研是为了自己达到博士学位的成果水平,而不是给导师打工。导师的工作是引导和协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5、增加了科研队伍的内卷。领导别人做科研就会形成天然的等级架构,越往上位子越少,自己想上去就得把别人踩下去,这就导致了内耗。西方大学采取扁平化架构,无论你是刚入职的助理教授还是资深的讲座教授,在科研体制上大家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这就避免了内卷,使得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专注于科学问题本身,而不是周围的同事。

  6、导致“唯经费”的错误评价指标。领导别人做科研,科研经费就成为了必需品。然而,经费是科研活动的输入,不是科研活动的输出。科研看的是输出成果的质量,而不是输入了多少经费。 “唯经费”将科研的目的本末倒置,形成错误的引导。

  7、浪费了国家宝贵的资源。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数量是很大的,但获得的基础性、原创性成果却非常少,长期被别人“卡脖子”。科研经费成果效用不高,与科研的等级化架构有着深刻的因果关系。因为,等级文化与架构使得许多很有科学天赋的科学家早早地走上了领导岗位、离开了科研第一线,失去了在科学的道路上做出基础性、原创性重要贡献的机会与能力。

  所以,深刻反思传统等级文化对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推行符合科学创新自身发展规律的扁平化架构,让科学家们回归实验室,是促进我国基础性原创性科研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人聪明、勤奋,如果我们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那就必将迎来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科学之春。

 

:本文属于探讨。由于作者是理工男加码农,绝大部分时间与数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为伴,读书很少(尤其关于中华文化的书),所持观点难免幼稚。欢迎拍砖。

致谢:感谢秦四清博主、LIULI博主、钟定胜博主、求真博主等科学网大侠们的精彩博文与评论。本文受他们的启发而写,在此深表谢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85284.html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致年轻的导师们
下一篇:科研的六个层次
收藏 IP: 161.81.76.*| 热度|

50 刘立 周阿洋 李维纲 吴斌 李宏翰 李东风 邹斌 武夷山 吕健 毛吉平 李文靖 杨正瓴 曾杰 谢力 郑永军 钟定胜 郑强 张红光 周向军 卜令泽 李毅伟 徐长庆 黄永义 彭振华 梁洪泽 吉培荣 朱志敏 王庆浩 李剑超 陈孟孟 王宏琳 王安良 王恪铭 冷成彪 白龙亮 黄育和 刘山亮 陈南晖 文克玲 俞云伟 郭娟 张明武 杜学领 谭平连 姚远 杜永军 周忠浩 高峡 黄河宁 许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